意外生成铸精彩 破茧成蝶翩翩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意外生成铸精彩 破茧成蝶翩翩飞 祁灵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中学 浙江省绍兴市 312065

一、课堂里的“意外”

教学部编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中《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基本完成了诗歌内容的教学后,原本计划学习下一首古诗。这时有个女生怯生生地举手站起来说,她小学时背过这首诗,好像最后一句是“随风直到夜郎西”,不知道哪个版本才对。

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备课时已发现,但一直以来都本着尊重教材的原则没有特意指出,没想到有学生看过老教材的版本。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教学价值。我顺势将这个疑问抛给学生讨论。

学生A:肯定“随君”好,部编教材刚刚编订的。

学生B:我觉得“随风”也挺好,“风”是触摸不定,“随风直到夜郎西”可见李白的浪漫情怀,他与王昌龄相隔千里,无法目送,看到明月就托付明月寄愁,听到风声,心中愁思又起,就借风寄愁。

学生C:我觉得“随君”好。用“君”把李白的愁心集中体现,不放心友人此行路途遥远,想要陪伴友人左右。

学生D:风将自己的思念带给朋友也很合理啊。

学生E:我觉得用明月来寄托思念之情在古代诗歌中比较常见,“风”更多地用在边塞景物或者是写春风拂面时。所以如果是“随风”在诗中有些多余。

……

友人将愁心寄托给明月,每夜都跟明月在一起关注他陪伴他安慰他。如果是”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话,风吹的受动方就不明确了。风吹明月吗?极不合乎事理,明月又不是风能吹动的。风吹李白的心吗?因此,“随风直到夜郎西“这样的写法,首先在事理上不合,风不能吹动明月;其次在情理上不合,体现不出在路上一直相伴友人的深情厚意。

此诗是李白写给朋友王昌龄的。听说王昌龄被贬龙标,李白以诗相赠,表达同情与关切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将满心牵挂描写得分外动人。明月在天,我看得见,你也看得见。即使无法相见,也能共望月光。就这样,一轮明月,把两个相隔遥远的人联系了起来。

如果用“随风”,那么风到底是为了表现什么,仅仅是带“愁心”一起去夜郎西吗? “愁心”既随月又随风,似乎有些多此一举。蔡义江先生在《绝句三百首》中曾说“若是愁心随风而去,那又何必寄与明月呢?”

月亮在李白诗作的意象群里占有重要地位,“愁心”已寄与了明月,明月与人相随,“随君”比“随风”显然更符合李白的写作习惯。总之,“随君”比“随风”高妙许多,也更接近事实。

古诗词在选入教材的时候,选用哪一个版本的依据标准我不得而知,但这次课堂上利用学生的质疑进行了一次比较阅读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认真推敲咬文嚼字,可以更好地领略经典诗歌的美妙况味。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诗意,了解写法,感受诗情。这样的比较阅读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学生分析诗歌内容、诗人写作背景、诗人创作风格、诗歌情理推究等等,是一次很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二、学生的问题生成精彩的课堂

这次课堂中意外的问题促成了精彩的课堂的生成,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一次深层训练。我们今天的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来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我们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意识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没有问题,就意味着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自主进行探索。

“精彩不是出现在老师的讲解里,而是出现在孩子们灵光一闪的表现。”课前的设定越多,课堂上学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越小。课堂上,我们绝不能简单地把教学方案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而要敢于突破预期的目标,走向生成和开放的广阔天地,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得到充分的表现并达到极致。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师生的创造活力。

三、鼓励质疑生成思维的课堂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曾说过 :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开放、动态的交流对话过程,“意外”时有发生。因此教师需要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巧妙开发与利用“教学意外”资源,捕捉课堂生长点,从而打造灵动精彩的课堂。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是师生、生生、生本的多向对话互动过程,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积极思索,敢于质疑,敢于提问,表达个人独特理解与观点,注重创造性阅读,多元化解读,读出新意,读出个人感悟。同时,善于利用妙语加以疏导、启发,点拨思维,让学生自己释疑,完善认知。不能及时解惑的,可巧妙引导学生讨论或辩论,集思广益,碰撞出灿烂的思维火花。

如学习《老王》一文时,有学生质疑老王送香油鸡蛋的情节中,为什么还是接受了杨绛的钱?原本大家在讨论杨绛一家的善良同情,这样的疑问无疑掀起了波澜。有的说是老王了解杨绛的个性,即使现在不收,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给他,这样反而给杨绛他们添了麻烦。有的认为可能老王已经没有精力和他们再在给与不给的问题上争执,收了也好让杨绛他们安心。当时我将本文的写作背景文革时期的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学生再结合前面有关老王与杨绛他们家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比较。如果不收,会让别人误会杨绛他们在剥削劳动人民,会给他们家带来更多的灾难。此时老王的善良朴实的形象更深刻地映入了学生的脑海,在特别时期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那样的难能可贵。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仅好保护学生质疑的声音,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质疑,在问题中学习更能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事事要问个为什么,不要迷信权威,不要唯书,不要人云亦云,要让他们具有怀疑和批判的精神,这样新问题就会源源不断地从他们脑海中流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到会问,再到善问是一个复杂的、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教师不应急功近利。作为教师,更应该为学生起到模范作用,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都应该做到会问、善问。教师不应给学生灌输死板的知识和答案,而应诱导和启发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出和解决问题,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超越自己,从而使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教师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内容矛盾之处的注意,使其产生疑问,从而训练学生发问的技巧。比如在《社戏》中,没有文中的“寻船波折”,没有“我”内心的一番纠结期待,那“戏”或许就没有那么“好看”了;而在郑振铎的《猫》中,作者先从“矛盾的统一面”来叙述两只可爱活泼又有用的小猫的悲剧结局,然后再从“矛盾的对立面”推出那只来历不明“、不好看还很瘦”的小猫,将矛盾的焦点指向“人性的思考”。再如有些看似矛盾的词语也是引导学生质疑的切入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正是在“确凿”的清晰与“似乎”的模糊中,百草园悠悠的神秘与融融的乐趣便弥散开去,化作一汪清泉,流淌于“我”的心间。

课堂中的意外,若处理得当就是“有效性的生成性”。有待完善的真实的课是好课,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在课堂中绽放他们的魅力。但是,意外与惊喜是并存的,只要把握捕捉得恰到好处,就有可能生成最精彩的语文课堂。




作者:祁灵 学校:绍兴市齐贤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