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实践

窦庆晨,张瑜,刘静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神经康复科,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探讨培训对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的影响。方法:对我科室中的12名护理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巩固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讲座、现场示范、查房以及临床实践等,在培训后统一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结果:在规范化培训后,相比较于培训前,护理人员介入治疗和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较培训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践活动得出,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实践对提升护理人员介入护理专业能力、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介入治疗效果,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介入护理;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

在社会发展日益繁荣昌盛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以及日常生活饮食习惯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患者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治疗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脑血管介入治疗是应用特别的器械,通过股动脉,通常选择右侧颈总动脉及左侧颈总动脉、主动脉等,得出全脑血管的造影检查结果。现阶段在该种疾病治疗中,患者能否在发病后6h内接受介入治疗对治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患者越早接受治疗,那么治疗效果往往就越佳[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介入医学得到了较好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但是在德国学者一项调查中,超过70%的介入护理人员在参加工作前没有接受任何的培训教育[3]。基于此,为了能够提高我院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从2019年起对我科室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了介入护理专业能力规范化培训,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当前一共有12名护理人员,同时拥有45张床位,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在年龄上,最小护理人员为27岁,最大年龄为35岁。在学历上,中专学历以上有0人,大专学历以上有2人,本科学历以上有10人。在职称上,有3名护士、8名护师和1名主管护师。我科介入医生他们具备熟练的介入诊疗技术,并开展新的介入治疗技术的学习,但是我科所有的护理人员在此之前均未接受过专业的介入护理培训。并且在2019年我科开展培训前对我科所有护理人员进行了一次理论知识和技能考试,结果只有40%的护理人员通过了考试。

1.2 方法

1.2.1 界定专业培训内容

依据介入护理治疗的宗旨和目标,确定专业培训内容,对护理小组展开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介入护理专业的理论知识,能够熟练的开展各种护理操作并明白其中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践当中,能够配合主治医生的工作,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及身体状况的观察,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1.2.2 培训周期与目标

培训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强化培训,为期半年,第二阶段为巩固培训,为期一年。护理人员在培训后能够达到以下目标:①所有护理人员能够通过理论和技能考试;②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术前和术后的护理工作;③护士的工作考核能够达到合格以上、护师工作考核能够达到良好、主管护师的工作考核能够达到优秀[4]

1.2.3 培训方式与方法

1.2.3.1 强化培训

在强化培训期间,培训工作主要是由科主任领导开展,培训时间为每周四下午4点-5点30分,所有护理人员都要参加到学习当中来,培训内容主要为介入护理治疗,该阶段的学习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并结合适当的实践活动。培训的形式主要是通过集中授课的方法,在授课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培训结束后统一的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要通过。

1.2.3.2 巩固培训

在巩固培训期间内,培训的时间根据实际工作来合理安排,培训主要内容为:①手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介入手术治疗的原理和过程;②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前后的常规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判断。在此阶段的培训中,侧重点在于实践培训,除常规的理论授课外,同时还有临床示范和实践。在培训结束后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要求所有护理人员均能够通过考核,并根据护士的职称提出一定的要求。

1.2.4 考核方法与内容

1.2.4.1 考核方法

在强化培训考核上,主要以试卷考核的方式,试卷由科主任出题,而在技能考核上,由护士长来完成。而在巩固培训考核上,根据不同级别的护士来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如护士的考核工作由护师护士监督完成,护师的考核工作由主管护师监督完成,最后主管护师的考核工作由科护士长监督完成。

1.2.4.2 考核内容与时间

①考核的内容:为培训期间的所有内容;②考试时间:在强化培训结束后立即安排考核,在巩固培训完后根据护士的层次来分阶段考核,由上级护士完成对下级护士的考核,在整个培训结束后,由科主任和科护士长统一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

[5]

1.2.4.3 培训效果评价

理论考核满分为100分,根据护理人员的得分情况分为三个标准:合格(60-74分)、良好(75-89分)、优秀(90分以上)。在强化培训结束考核后,所有的护理人员均通过了考核,其中5名护理人员成绩达到良好、1名达到了优秀。而在巩固培训结束考核后,所有护理人员成绩均通过,其中9名成绩良好、3名成绩优秀,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和技能知识运动到临床当中。

2 结果

2.1 护理方面

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后,所有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考核通过率由最早的40%到后面的全部通过,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并能够应用于临床实践当中,给予患者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的护理满足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见表1。

1不同阶段护理人员专业能力考核成绩比较(616fbbe976dad_html_a81f17ff16f4cab2.gif±s,)

时间

人数

理论

技能

平均分数

合格率(%)

平均分数

合格率(%)

培训前

12

59.54±5.36

41.67

58.54±5.12

41.67

强化培训

12

76.64±11.02

83.33

70.47±9.71

83.33

巩固培训

12

89.74±4.42*

100

90.02±4.12*

100

注:巩固培训结束(即规范化培训结束)考核与培训前考核成绩比较,经t检验,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介入治疗疗效方面

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介入治疗的时间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介入治疗时间离发病时间越近,治疗效果越佳。在培训过程中,要向护理人员明确治疗时间的重要性,要求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铭记下来。当患者入院时,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患者溶栓药物,并做好手术准备工作。通过本次培训后,我科的脑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成功率明显提升,同时术后并发症明显下降,确保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 讨论

通过强化培训和巩固培训后我科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实践技能水平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脑血管内成形术或内支架置入术等血管内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在介入手术的护理过程当中,需要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工作经验和技巧,所以值得我们去不断总结、探索及提高。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对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影响,有效的提升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谢可平. 规范化培训对介入护理专业能力的影响[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2):247-248.

[2]李红文, 张玉莲.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 山西医药杂志, 2017(15).

[3]姜松, 解秀芬. 护理专项培训在介入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033(014):1326-1328.

[4]李婷婷, 赵灵利, 李苗苗,等. 新媒体平台在介入治疗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18, 40(17):140-143.

[5]齐艳丽. 护理专项培训在心内科介入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15):95-96.

[6]汤珂, 蔡益民, 石泽亚,等. "1+1"培训模式在介入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 05(46):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