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吕潇 祝跃君

乐山市中医医院 老年病科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入样本80例,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选入样本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将样本经双盲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一般资料对比后分别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总结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心理指标方面相比于参照组更低,P<0.05;总结分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个性化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且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当中,同时该疾病病程时间比较长,一旦发病就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此需要予以患者心理护理。但由于患者性别特点与主观意识有所不同,患者对病情的主观想法也有一定差异,为此心理护理应该要有针对性,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更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疾病的主观幸福感,应用效果更为显著[1]。本文主要分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截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80例,样本需接受对比分析,首先经双盲法分组,不同组别需应用不同护理方法,分别为个性化心理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65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72.46±3.04)岁;患者的病程时间为1年到10年,平均病程(5.87±1.85)年。参照组一般资料如下: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65岁到83岁,平均年龄(72.02±3.42)岁;病程时间为1年到11年,平均病程(5.28±1.49)年。经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为P>0.05,说明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需要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为:患者入院后根据相关护理流程与规范开展相应的检查工作,充分掌握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病情状况,予以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需要施加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内容为:(1)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心理变化情况,可通过与患者沟通等方式明确患者的心理动态变化,对于配合度不佳患者,则可采用一些量表充分了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便于后续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2)健康宣教:健康宣教的目的在于纠正患者对疾病产生的不正确观点,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患者本身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必要的健康宣教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健康宣教工作中,也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宣教工作,如结合患者的学历水平、性格特点等,在健康宣教过程中尽量少使用专业术语,采用温和、耐心的态度,沟通时要面带微笑,充分尊重患者;由于患者年龄较大,每天开展的健康宣教不宜过多,最好每天1个小知识即可,且知识内容与患者的日常生活相关,这样不但能提升患者的知识了解水平,还能保证知识点的实用性。(3)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心理护理期间,应该要联合患者家属共同开展,让患者得到家属的支持与鼓励,提升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以及控制措施,让家属充分了解到家属支持与鼓励的重要性,联合家属心理护理也能体现出个性化,应用效果显著。

1.3研究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SAS评分、SDS评分)与主观幸福感(松弛与紧张、对健康的关心、对生活的兴趣)。

1.4数据处理

研究数据应用SPSS21.0分析,计量数据采用(616fbc91ef3b5_html_77c60684361f49e1.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患者的情绪指标

参照组患者的情绪指标相对比于实验组,互相之间差异显著,实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的情绪指标对比(616fbc91ef3b5_html_77c60684361f49e1.gif±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实验组

40

34.22±3.64

32.45±2.45

参照组

40

39.16±2.15

36.19±2.57

t


7.3904

6.6618

P


0.0000

0.0000

2.2比较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实验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相对比参照组明显较高,互相之间对比显著(P<0.05),见表2。

2: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比较(616fbc91ef3b5_html_77c60684361f49e1.gif±S

组别

例数

松弛与紧张

对健康的关心

对生活的兴趣

实验组

40

18.24±2.35

10.27±1.26

9.58±0.56

参照组

40

16.48±1.82

8.31±1.05

7.26±0.91

t


3.7449

7.5579

13.7323

P


0.0003

0.0000

0.0000

3讨论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上升,糖尿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对于该疾病并没有特效药能够治愈,只能通过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合理用药等稳定血糖水平,缓解患者病情发展。在长期用药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为此需要予以患者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2]。相比于常规心理护理来说,个性化心理护理更有针对性,常规心理护理通常是予以普遍心理疏导,如通过鼓励、安慰的语言改善患者情绪,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个性化护理干预则是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评估,明确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协同患者家属开展心理护理,既能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性,还能拉近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改善患者精神状态[3]。从结果上看:实验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有明显上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情绪指标有下降趋势,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有效性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0,28(04):159-160.

[2]沈秀虹.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19,14(08):53.

[3]魏敏.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19,33(03):53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