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术后如何进行活动锻炼?如何饮食调护?

/ 2

骨折术后如何进行活动锻炼?如何饮食调护?

丁纪琼

平武县中医医院 622550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患者受创伤、手术等因素影响,机体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康复周期较长。因此,骨折患者术后做好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患者既要及早、准确进行功能锻炼,又要注意平时的饮食问题,以免在日常生活中因护理不当而影响康复进程。本文将与大家一起探讨骨折术后为什么需要及早进行锻炼?又如何进行活动锻炼?如何饮食调护?

1、骨折术后早期活动锻炼意义与重要性

1)消肿并预防关节软组织黏连:骨折会导致患处软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与出血,使淋巴、静脉回流受阻而造成患肢肿胀,若肿胀不能及时予以消除,极易引起相关组织黏连、僵硬。而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有助于促进静脉、淋巴回流,利于血肿吸收,消肿,进而达到预防关节软组织黏连、僵硬的目的。

2)促进骨折愈合:功能活动锻炼会使患肢适当进行舒缩活动,这就能够增加骨折处的纵向挤压力,便于缩窄骨折的缝隙,使骨折固定更稳定。而且,骨折病人进行活动锻炼还能够对骨折处微小的错位予以纠正,有助于促进骨折更好地愈合,恢复效果更理想。

3)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骨折患者术后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肢体肌肉较少进行舒缩运动,使得机体血液流速变慢,降低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率,使骨折愈合延长,而且由于骨折本身会损害血管壁,当血液在受损血管内流动时会极易形成血栓。小的血栓可自行溶解,大的血栓则有可能会从血管壁上脱落,并随血液进入到全身循环系统中,出现心梗、脑梗、肺栓塞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早期进行功能活动锻炼有助于促进机体内血液循环,达到血栓形成的预防目的。

2、常见骨折类型的术后锻炼方法

术后早期(术后1~2周)为骨折患处炎症消退期,此阶段活动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加快血液循环,使肿胀早日消退,并避免患侧肌肉萎缩或关节黏连。

术后中期(术后3~7周)为患处骨痂的形成成熟期,此时期不仅要对患肢肌肉开展舒缩活动,还需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进行骨折附近的关节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次数和扩大活动范围。

术后后期(术后8~10周)为患处的临床愈合期,主要是加强患肢关节主动运动,使各个关节迅速恢复正常活动。

1)锁骨骨折:①早期:手握拳后伸开五指;内外旋转前壁和腕部;肘屈伸。②中期:手抓小球;并进行抗阻力腕屈伸;肩部外展外旋活动训练。③晚期:双肘支撑进行挺胸练习;肩部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见下图。

6170c8ba6643c_html_c0e4e524005712a5.png6170c8ba6643c_html_f3307dbf58e35aab.png6170c8ba6643c_html_e2fdd00e064dd947.png

2)肱骨外科颈骨折:早期:锻炼方法与锁骨骨折相同。中期:肘关节前屈后伸;肘关节部位需向前屈曲90°,并需适当对肩关节部位开展旋转活动。后期:此时可缓慢外旋、外展患侧上臂,见下图。

6170c8ba6643c_html_ee906d5691d10ba7.png

3)前臂骨折:早期:锻炼方法与锁骨骨折相同。中期:锻炼方法与上臂骨折相同。后期:手推墙,并旋转前臂,见下图。

6170c8ba6643c_html_7f828071d8607dc6.png

4)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平卧硬板床;中期:经轴线翻身练习,即肩部与髋部一同翻身;后期:开展腰背肌、腹肌以及背部肌肉的练习,见下图。

6170c8ba6643c_html_60218458cbb5f25a.jpg

5)下肢骨折这会内固定术后的功能活动锻炼:早期:等长收缩→直腿抬高;中期:屈伸髋膝,见下图;后期:扶拐→弃柺→下蹲起立。

6170c8ba6643c_html_a1e44249b86edae9.png

3、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功能活动锻炼必须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

(2)功能锻炼开展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依据实际的骨折稳定程度,从轻微运动开始逐渐延长运动时间或增加运动量,切勿操之过急。因为突然进行剧烈活动极易导致骨折断端再移位。

(3)功能锻炼虽可促进骨折愈合,但其运动是有禁忌的,若不注意反而影响骨折愈合,例如:前臂骨折者早期不宜进行旋转活动;屈曲型骨折避免屈曲活动等。

4、骨折术后饮食调护方法

为了促使骨折病人术后更快、更好康复,我们建议患者术后应按照骨折愈合不同阶段(早、中、晚期)的特点给予相应的饮食补给,者既有利于血肿吸收,促进骨痂形成,也可为恢复提供物质基础,

1)早期(骨折<2周):骨折发生会导致局部淤血阻滞,经络不通,故骨折早期宜活血化瘀,行气消肿。饮食上宜清淡,多选择瘦肉、豆制品、鸡蛋、蔬菜水果等,但需禁止进食燥热、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肥鸡、骨头汤、炖水鱼等,这是因为肥腻之物有可能导致淤血积滞,难以消肿,延长病程,不利于骨折愈合进程。此外,在骨折愈合早期可选择当归10g、三七10g、肉鸽1只炖煮,每日1次,持续7~10日。

2)中期(骨折24周):此时期大部分血肿已被吸收,故治疗上宜和营止痛、接骨续筋。饮食上宜以清淡饮食为前提,适当补充营养的补给以满足骨痂生长所需,可选择动物肝脏、田七煲鸡汤、骨头汤,并适当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A、蛋白质等。药膳上可用骨碎补15g、当归10g、续断10g,牛骨或猪骨250g煮汤,每日1次。

3)后期(骨折≥5周):此时期骨折部位的瘀肿基本吸收,开始有骨痂生成,故治疗上宜补肝肾、壮筋骨,故饮食上基本无禁忌,可进食猪骨汤、炖水鱼、老母鸡汤等,若患者能够饮酒的还可适当饮用鸡血藤酒、杜仲骨碎补酒等。药膳上可用骨碎补15g、薏苡仁50g、枸杞子10g、续断10g煮粥,每日1次,连续服用7日后停3~5天再服用。

5、骨折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1)喝水过少不利于骨折康复:卧床骨折的患者,特别是盆骨骨折、脊柱骨折、下肢骨折的,由于行动较为不便,通常会自己限制饮水量,以减少小便频率。这种做法是错的,卧床患者本来活动量就少,胃肠蠕动较慢,若再加上少喝水,就会容易导致便秘,有的甚至会发生尿路感染、尿潴留等不良事件,故骨折术后长期卧床病人切勿不少饮水。

2)不能大量饮酒:有部分患者认为骨折后大量饮酒(包括药酒)能够活血散瘀,利于骨折愈合,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酒含有大量的酒精成分,如果骨折病人术后饮用过量酒精不利于骨骼组织新陈代谢,影响骨骼失去生长发育、修复损伤组织的能力,而且酒精还有可能影响药物的药效,不利于临床治疗,因此,骨折后不可饮用大量的酒。

3)切勿盲目补钙:有的患者或家属认为钙是骨骼构成的主要原料,故骨折后需多补充该以促进断骨愈合,这观念是错误的。实际上,骨折患者并没有缺钙,即使是骨折疏松导致的骨折不需要盲目补钙,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适度补钙。

4)骨折术后盲目多吃骨头有害无益:由于骨折的愈合需要依赖骨髓、骨膜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又只有在骨胶原的支持下才可发挥其功能。又因为肉骨头中含有的主要成分为磷、钙物质,故有部分患者会大量饮用骨头汤。这做法不科学,因为过多食用骨头汤或排骨,就会使机体骨质内的无机质成分显著增加,致使骨质内的含有的有机质比例失衡,不利于骨折早期愈合,而且骨头汤过于肥腻会刺激患者的食欲,故骨折患者因尽量少进食骨头。

5)患肢不能持重或负重:骨折术后早期患肢骨质尚未形成稳定的骨结构,若过早负重或进行持重训练有可能会引起内固定物断裂。因此,骨折患者术后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时进行上肢部分持重物过渡到完全持重物练习,从下肢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练习。

6)定期复查:通常情况,骨折的愈合需要3个月时间,但不同骨折部位,不同骨折情况其骨折愈合时间也不尽相同,愈合时间最慢的是小腿部位骨折,一般需6个月以上,因此骨折患只需定时到医院复查,汤专科医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功能锻炼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功能锻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