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病案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浅析病案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对策

肖燕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0004

摘要:医院每天的人流量并不少于步行街、商场的客流量,每天都会从医院获得新生,有的也会去往新的地方。对于庞大的患者信息要做到及时的整理分类,对于档案的管理要清晰明了就需要结合现代化的发展技术实现对病案信息的管理,是信息的检索录入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本文主要对目前医院对者档案信息管理的现状浅要分析,就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关于建设病案信息技术管理的对策,为医院的技术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病案管理;信息技术;现状;对策

  1. 病案管理的现状

针对于我国的病案管理来说,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整理形式,主要是对患者基本信息以及诊疗效果进行完整细致的记录。目前档案管理的发展没有更上时代的步伐,发展的程度也比较的缓慢。国内目前的大中小医院现有的管理模式还是采用纸质编号对患者的档案进行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个别大型的医院在档案管理上结合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急症病人出现突发情况时,对以往的档案进行找寻起来既费时费力,还耽误了患者的病情。总结来说费时费力吃力不讨好,并且医院纸质档案的存储还是存在一定的隐患,就好像书籍一样,长期的摆放过程中,受室内湿度和温度的变化,纸张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受潮发挥,吸引一些外来的因素度档案本身造成破坏,例如耗子、白蚁等会破坏档案的完整性,使得纸质档案出现残缺。随着时代的发展,小部分医院为了实现对自己长期的规划发展,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档案管理之中,实现对档案的信息管理。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档案管理并没有进行高效、便捷、安全的作用。引入技术实现对档案的管理目前发展的并不全面,信息技术在医院中并不能得到良好的体现,操作过程中造成的失误使得患者的数据和信息被损坏,需要从头进行数据的整理。技术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压力,但是对专业管理人员、对技术的培训并不到位,使得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的发展受到外界因素的限制,无法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1]

  1. 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档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磨合

传统档案管理主要是依靠医生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考察进行文字的记录,主要依靠的动手的实操能力实现对档案的管理,采用人工管理对病案进行分类、存储、病情的记录更新等。这样的管理手段在实际的应用中效率低下、进展缓慢,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效率。将信息技术纳入对医院的管理效果来看,会使得新旧两者之间出现摩擦,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下意识的习惯性动作,在对档案记录管理时,按照以往的常规性思维,还是会走传统管理的模式,一时间工作的方式很难形成转变。再就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盲区,对操作管理的手法并不娴熟,对操作系统的认知并不全面,使得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只是起到了对档案管理的辅助作用,并没有在实际的应用中实现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的统筹功能。最后就是在两者进行磨合的构成中很容易出现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对于信息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之中,管理手段并没有随着管理模式进行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病案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会一定的事故,由于信息系统的不了解或者是操作手动存在的问题,致使病案信息在流动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失。两者在初期的融合达不到预期值,病案管理还是处于长期混乱的局面,初期的磨合使得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2]

  1. 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受限

作用首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病案管理质量受限,其二是病案管理效率受限。对于质量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技术受限,无论是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目前的信息技术需要一定的发展空间,就目前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明确的看出,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阻力限制了信息技术发挥自身的能力。造成技术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引进技术的同时没有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上的指导,打破对信息技术不了解的僵局;其次是操作能力受限,这主要针对医院内部的工作人员来说的,在信息技术进入医院内部建设规划中时,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并没有跟上医院革新的步伐,对于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运用跟不上系统的操作,使得操作能力延缓了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发展,达不到好的管理效果;最后是培训条件受限,由于医院本身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急促的,在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抢救人员,减少人员的伤亡。繁忙的工作使得信息技术在被引进的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培训,使得在实际使用的工作中手法非常的生疏。在抽空培训期间很可能由于一场重大的人员抢救行动使得培训中断,达不到良好的培训目标,使病案管理发展存在一定的难度。

  1. 信息技术管理能力缺乏

对于信息技术本身来说,就需要建立起安全、高效、合理、有保障的基本要求,实现对信息技术的落实。再就是从病案管理来看,本身就是一种繁重、复杂、实施难度大的精细活,要在两者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达到协调发展的目的,就需要病案管理者具备专业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的技术手段。就目前的管理层来看,病案管理中管理人员基本是不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的,在医院中出现了一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使得管理的效率低下。其次就是管理人眼对自身的要求过低,对管理的建设并不能实现很好的发展。结合了信息技术的病案管理本就不需要实现太多的医护人员的参与,只需要管理层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即可

[3]

  1. 病案信息技术应用对策

  1. 建立磨合机制

针对传统管理与信息技术管理之间的磨合,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实现病案信息共享建设。在磨合的初期阶段,还是采用两者并存的形式进行病案的管理,但是要坚守的原则是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要同时进行信息整理,确保两者之间记录的完整性,将纸质档案入库,将电子信息档案入管理系统,能够加强工作人员在前期的磨合;在磨合的中期,适当的让电子档案位于首要的位置,将纸质档案作为辅助工具,完善建设;后期便不要磨合实现电子档案对数据的管理,也能从根本上解决使用的效果。

  1. 加强观念建设

加强观念建设实质上是转变工作人员对信息技术的观念,在磨合期结束之后,对病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评估,要加强人员对质量和效率的正式。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被工作人员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被接纳,提高技术的使用空间,为信息技术提供发展的平台;提高人员的操作能力,促使人员在建设的过程中感知信息技术的作用;最后就是重视对人员的培训,使得人员能够领会技术。

  1. 提升管理能力

对于病案信息技术的建设需要管理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实现对病案管理的控制,建立起统一的病案管理标准,在标准的作用下,针对管理者进行专业的培训,提升管理者的专业实操能力。极大对管理者的培训力度,确保病案管理能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发挥快捷高效的作用,减少对患者病情的延误。管理人员要提高对自己的标准,将档案管理做到细致化、全面化。

  1. 总结

就目前现有病案信息管理技术来看,不管是计算机技术还是电子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信息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使用情况,结合医院实际的情况对病案管理作出及时的调整,对管理人员、对管理机制还是对培训力度的改善,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病案管理高效、快捷的使用的效果,就要加大对信息及时的建设,促进医院管理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金兰. 病案信息技术在医院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24卷14期, 2041-2042页, 2020.

[2] 万金辉. 探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的现代化管理方法[J]. 经济视野, 2020(2):66-66.

[3] 邱海英. 浅谈病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