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关于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分析

姜小龙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摘要: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血液检验工作已经成为诸多医院必不可少的常规检查,血液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直接关系到医院诊疗水平的高低,检验过程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疾病状况的判断,影响患者接受的医疗干预,对受检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根据样本的检验分析节点,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开展,分别为样本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样本分析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和样本分析后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样本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作为医学检验质控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一阶段中的接收查看患者检验申请单、安排患者进行检验前的准备、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存放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以及运送血液标五个环节的监管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 血液检验;质量管理与控制;样本采集

第1章 引言

医学检验技术已经发展为现代医学诊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医学检验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医院诊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生对患者疾病状况的判断,关系到受检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疾病的诊疗[1]。对于医学检验的质量控制一直都是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关键一环,对于检验科工作的开展中占据全局地位和核心位置。根据样本的检验分析节点,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共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开展,分别为样本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样本分析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和样本分析后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医学检验的质控工作关键在于对于医学检验各个流程的监管,进行严格的标准操作。按照现有的医院常规医学检验工作开展流程,对于血液检验工作来说,分析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需要关注的检验过程主要有五个环节,分别为接收查看患者检验申请单、安排患者进行检验前的准备、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存放采集的患者血液标本以及运送血液标本。

第2章 影响医学检测的因素分析

2.1临床医生工作的状况

从临床医生开出检验项目申请单开始,临床医生的工作成为了医学检验的第一个环节。在医学检验样本分析之间的阶段,临床上出现的医学检验误差或错误大约20%是临床医生工作的疏忽引起的。目前医院的电子诊疗系统较为先进,也相应的使得一些医生养成了过度依赖套餐医嘱的习惯。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使得医生所开医学检验项目的申请目的性不明确,不能深入分析各个检验指标之间的联系。此外,医生所开申请单可能会出现患者基本信息遗漏、样本种类信息不明确、临床诊断不清楚等问题,都会影响检验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2.2患者自身情况

医学检验样本的获得来源于患者的身体,因此患者自身的状况直接影响了样本的质量。一般情况下,患者都会根据护士的安排采取一些准备活动或注意样本采集的相关事项,才能采集到有价值的检验样本。患者的饮食情况直接会影响众多血生化指标,为避免饮食影响血脂、血糖、尿素等指标,一般采血时间的选择都会在早上患者空腹时[4]。当然也应当避免患者出现过度空腹的情况,患者过度空腹时,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影响部分检验结果分析。

2.3护士采集样本等相关操作

医学检验工作中,样本的采集、保存、运输等核心工作都需要护士完成。护士应当在正确的部位进行采血,采血部位的正确选定应当避开输血侧手臂,避开溃疡部位,采血部位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了采血过程的顺畅性,这样才能提升采血质量。患者的采血体位以及采血时间也要注意,护士在采血时,应当注意患者体位对于指标的影响,尽量保证采血过程中患者体位不发生变化,采血时间时间应当控制在1分钟以内,避免随着时间的延长,相关指标发生变化。

第3章 医学检验分析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检验科工作的意义在于辅助临床科室医生诊疗,因此检验科检验人员应当与临床各科室保持顺畅的沟通和联系。检验科工作人员在与临床医生沟通过程中应当提醒医生在开具化验单时应当准确,信息详细。检验申请单中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应当具备,便于检验工作的开展。

3.2注重生物学影响因素的影响

血液各种生化指标能反应某些疾病状况,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收到患者本身正常的生理学因素影响。不能年龄段的人群某些指标的检验结果可能出现很大不同,若不考虑年龄因素而只根据检测指标的高低给出检测结果,有可能造成误诊,例如正常人在新生儿阶段,其红细胞计数水平较其他年龄段较高。

3.3 提升采血质量

提升采血质量,首先要在正确的时间点进行采血,根据我们要检测指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不同的时间点进行采血,检测结果会出现很大不同,当前,为了能够满足大部分生化指标的准确测定,一般采用上午9点前进行空腹采血。提升采血质量,还应当在正确的部位进行采血,采血部位的正确选定应当避开输血侧手臂,避开溃疡部位,采血部位的合理选择直接影响了采血过程的顺畅性。

3.4严格规范血液样本的运送、保存与处理方法

血液样本正确采集后,距离检验操作还有运送、保存以及前期处理的过程。血液样本的应当尽早进行检验,避免长时间的保存。随着血液样本保存时间的延长,一些生化物质可能发生降解或其它物理、化学反应,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血液样本保存过程应当温度设定为4℃,可以降低反应发生的速度。

第4章 讨论

医学检验过程需要临床医生、护士以及患者的参与,每个环节的差错和疏忽都会影响检验的结果。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约束各操作流程的规章制度,建立提升操作流程工作质量相关培训的具体规划和考核方案,通过培训和考核,提升医生和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李蕴力.如何提高医学检验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J].大家健康旬刊,2014(10):413-414.

[2]张琨.浅谈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0):1-2.

[3]陈琼.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和存放对其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74-76.

[4]刘风华.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J].医学信息,2014(22):458-459.

[5]惠陈敏,潘宇航,宋旭东,等.成人不同采血体位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3):200-201.

[6]康丽霞.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差异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169-171.

[5]季泽俊.三种质子泵抑制剂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成本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160-161.

[6]孙月.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在治疗高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智慧健康,2018,4(11):66-67.


姓名:姜小龙,性别:男,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大纵湖镇陈捷村三组七号,职务学生,职称:无,学历:大专,单位: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邮编:22403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