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

吴俊蓉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成都市 610500

摘要:本篇文章目的就在于对儿科护理操作过程中,沟通技巧的应用及应用效果。通过随机抽取我院60名病患儿童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主要采用的是一般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用抽象式沟通技巧,与病患儿童进行交流。抽象式的沟通方法,主要是采用游戏和绘画的方式与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观察组病患儿童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此次实验得出的结果是经过合理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的治疗中有效率在92.7%以上,护理满意度100%,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在72%,护理满意度仅有42%,在研究过程中是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护理干预较满意,在儿科护理中运用抽象式的护理行为,是进一步提高病患的恢复性。

关键词:沟通技巧;儿科护理;应用及效果

前言

儿童在8岁之前,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较差,大多是通过视觉上的感官来表达,要想与成年人进行语言沟通是非常困难的,再加上儿童智力尚未得到全面发展,对于抽象事物还不够了解,所以和外界的沟通大多数是抽象性的。抽象式的沟通主要是与照片,视频,音乐或者衣着等外表的选择进行表达,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某一事物进行沟通。本篇文章主要探究抽象式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应用效果,随机抽取60例病患,儿童可以在儿童治理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护理手法可以看出,抽象式沟通的护理效果更明显。

一、一般资料

(一)研究对象

医院随机选择的60例病患,儿童将会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每组30例,可以通过更直观的数据看出我们所选择的效果。在对照组中男童占12例,女童占18例,年龄大致在3~7岁平均年纪差距不大。在观察组中,男童占14,七力女童占16例。年龄在3~8岁平均年龄差距也不算大,通过比较这两组资料是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也需要排除选择更合适的对象。这一标准就在于选择的变化,不能存在任何既往病史或者急症病症。住院时间不能超过5天,并且在其他科室或者从其他医院转入到我院治疗的这些病患都不能选择,很容易造成数据不精准。还有一些儿童容易过敏或者是对护理方法不耐受的,都是很容易在护理中途无法完成整个治疗,而退出整个实验研究。

(二)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时使用的护理方式是不同的,对于常规的护理进行严格的落实。观察组的护理方式在传统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更加抽象化的形式进行表达,将沟通技巧应用在其中。具体的护理方法第1步为语言沟通技巧,对话而进行护理时,语言表达是最常见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沟通工具,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合适的语言进行护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更好的护理效果,让儿童的整个治疗更加快速有效。

患儿的心性相对敏感,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通过在语言沟通上的语气和神态,能够分辨出儿童的心性。因此在接待患儿时,更需要让护理人员面带微笑,语言柔和的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进行肢体语言让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知识情感。在此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患儿进行沟通交流,也需要对儿童的家属进行沟通介绍医院相关规定和制度,注意语气用词,既要表出对患儿的关心,又要明确医院的相关规定培养良好的沟通前提。

(三)观察指标

统计并总结两组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抵抗行为发生率、配合度良好率。采用自制的量表对两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四)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病儿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临床儿童是较为特殊的一个科室,正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健全,再加上身体健康较为脆弱,导致儿童会有其他并发症。患儿对于疾病的承受能力较差,很难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主观控制,在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下,很容易让儿童对于治疗产生排挤情绪,除此之外对相关的治疗和护理都会有一定的感染,继而会引发更多的不良情绪,对患儿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临床儿科对于患儿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还需要注意儿童的心理情绪也要将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

根据相关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的家长认为儿童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还需要根据儿童自身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儿童积极的配合治疗,尽快完成身体健康的恢复。与此同时,大部分的护士也认为在儿童方面也需要积极落实有效的护理方案,取得更加理想的护理效果,使护理工作尽快落实到位。但是,很多家庭的实际情况是不具备相关的医疗护理知识,很容易导致儿童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受到干扰,进而减弱儿童心理发展。出现儿童心理不成熟,不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技能,或者是儿童不配合的情况。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此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充分的证明了护理干预,对于儿童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是十分分有必要的,体现了护理治疗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牟宗娜.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4):236-237.

[2]王雪莲.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人人健康,2019(17):152-153.

[3]秦芹.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与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1):102+104.

[4]郑霞风.非语言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科学,2018(10):255.

[5]韩艳丽.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前宣教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6,24(06):538-539.


作者简介:吴俊蓉(1990-10),女,汉族,籍贯:成都,当前职务:临床护理,当前职称:护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护理(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