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在痛经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1

针灸在痛经的应用

陈曦

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四川乐山  614000

痛经是妇科中尤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临床表现在月经前后或者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等现象,其中,痛引腰骶、小腹绞痛等是痛经的主要临床症状。痛经会给病患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形成不良的影响,在病床中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其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所以,需要深度的探究针灸在痛经中的应用。

一.针灸治疗痛经的原理

经络能够反馈出病后的特征,其是人体通内达外的联络系统。一些疾病在发生时,往往会在经络的通路上形成压痛感或者生成结节等一些反应物,效应部位的形态以及皮肤色泽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使用针灸治疗,刺激患者体表经络的各腧穴,以达到调节病患脏腑气血功能的目的,以此来较好的治疗疾病。

痛经可以分成继发性痛经以及原发性痛经。其中,原发性痛经通常是一些未婚未育的女性,由于内分泌失调或者子宫发育不良等因素所引起的子宫强烈收缩,一些原发性的痛经病患会在生育之后逐渐消失或者减轻痛经的症状。继发性痛经一般是生育之后或者中年妇女,其主要是由于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所引发的痛经疾病,例如子宫肌瘤或者盆腔炎症等。这类疼痛机制和经血瘀滞及内膜脱落异常存在着一定的连接关系,在这两类痛经类型中,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疾病的疗效最为显著。

这是因为原发性痛经隶属于中医学的经行腹痛范围,其带有随月经周期发作的特征,使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会比较强,同时操作起来较为便捷,价格较低,使用针灸刺激患者的相应穴位,帮助病患调节自身的脏腑气血功能,疾病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但是在继发性痛经中使用针灸治疗,其能够缓解病患疼痛的症状,并不能治愈其原发的疾病,所以其发性痛经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去接受治疗,要明确的诊断清楚原发病,之后在实行针对化的治疗。

6170d89b480e7_html_afbdc2c58cb82727.png

图1

二.针灸在痛经的应用益处

以中医经络理论以及阴阳脏腑等理论为主,分析病患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辨证分型的处理,选择适宜的经穴,其中要以任脉、督脉、代脉为主,同时取肝、肾、脾、胃等一些经穴进行治疗,可以在使用针灸治疗的同时应用中医熏蒸以及拔罐等多种方式,这样可以进一步的调动并激发患者体内的精气,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目的。

针灸在痛经当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其不但能够起到镇痛的效果,还可以帮助病患调节自身的免疫功能,让其机体抵抗力变得更强,增强机体自身的生理防御功能,挖掘机体的潜在能量。就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逆转,让其可以朝向良好的方向不断的发展,这就能够突显出针灸在痛经当中的作用,其对机体多个系统的功能均会起到改善的效果。比如,在临床中使用针刺可以抑制子宫收缩,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在卵巢中的表现被激发排卵,治疗不孕症。所以,针灸的应用并不会对患者的机体组织产生破坏,也不会让其机体出现其他功能紊乱等的问题,会让其机体的防御机制变得更强,能够兼治痛经多类伴随症状。

三.痛经日常调护

饮食生冷或者肝气不舒等是痛经的主要病因,但是一些病患会对这一病因存在认知方面的误区,会认为经期只要避免饮食生冷即可,这种认知并不够全面,所以非经期的调护尤为关键。若没有对自身进行调护,那么长时期的饮用生冷食物会导致这部分物质在体内不断的挤压,进而形成宿疾。因此,痛经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冷饮或者生冷的海鲜,若没有在日常中注意调护,很容易加重痛经。要在经期保持清淡的饮食,注意保暖,同时还需要确保作息时间的规律性,配合针灸治疗。

四.小结

针灸刺激痛经病患的穴位,让病患水管周围灰质能够释放内源性阿片多肽,激活病患中枢神经阿片受体,从而起到一种镇痛的效果,会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患的临床症状。另外,针灸方式的使用,还带有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所以在临床当中应用针灸治疗法治疗痛经的效果较为理想化,可以减小病患痛经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