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高洁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诊断学是研究如何运用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对患者提出诊断的临床学科,是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传统的诊断学课堂,信息传递往往是单向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则被动接收,渐渐变成了“填鸭式、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兴趣。基于此,为了实现诊断学的教学改革,对诊断学的教改工作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及发展的大背景下,职业院校特别重视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改革。而对诊断教学工作来说,涉及的课程内容较多,并且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强、内容广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需要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理论知识能力水平,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这样才能为将来步入医院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诊断学课程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内容抽象滞后

诊断学知识点相对抽象,学生对特定疾病的临床诊断缺乏一种整体认识而呈现孤立感,很难产生直观视觉印象,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存在困难。同时,诊断学涉及面广、内容较多,且融合了多门其他学科基础知识,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学生学习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并应用于临床,需要得当的课程教学体系做支撑,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2.课程结构不合理

诊断学课程包括基本理论、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及沟通技巧,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落后,未能及时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医学教育标准和改革成果,许多医学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其表现是忽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致使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实训教学与临床脱节。结果是直到课程结束,有些学生对部分内容的掌握仍然感到茫然。当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由于基本技能差,动手能力不强,面对临床工作往往无所适从。

3.教学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在诊断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经验、临床经验等有所不同,在实训课堂中往往流于形式。各种检查检验手段日新月异,即使有临床经验的医生,查体水平也会下降。部分教师工作重心偏向临床或科研,对教学投入度不高。诸多原因导致教学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

1.强化师资管理,不仅要重视内部高年资教师的管理,还需积极吸纳、培养低年资教师。因为教学需要发展与延续,未来的教研工作还需由低年资教师肩挑,壮大年轻教师队伍,给予低年资教师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有助于巩固、发展师资力量,避免教学队伍出现断层现象,保证教学的连续性、持久性。还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整合教师的薪资福利体系,由内而外地培养低年资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提高学生素质教育

医护人员应该更有服务意识,所以对学医人员的素质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医学院对诊断教学进行改革时,应该把素质教育加入到教育中去。校领导应该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并把学生的素质教育成绩纳入到学生结业成绩中去,让学生自己也重视素质培养。避免学生在实际工作和患者发生争执,从而影响的学生的经济利益以及发展前途。当学生素质较高的情况下,医院的领导会因认可这个人从而认可学生所在学校。所以,较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还是对学校具有重要的意义。

3.优化教学内容

诊断学教学内容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拟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是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础。诊断学涉及广泛,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涉及知识面广。根据最新临床需求,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授课计划和教学内容重难点拟定方面,以教研室团队形式集体讨论编制,并结合教学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完善。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积极倡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传授为辅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诊断学课程重点章节部分,结合案例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课程内容类似章节和辅助章节部分,以学生自主交互式学习、主题演讲式教学和模拟式教学为主。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程的重难点并加以应用,还有助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4.转变诊断教学观念

传统的医学教学都是通过规训和教化的方式进行教育,封闭了学生的自主思想,形成一种惰性的思维,在面对问题时不愿意去思考和请教,只是通过老师的讲解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医学教育事业更应该与时俱进,为了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必须研究出更先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医学老师也要不断改进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发展新的教学模式。


结语:综上所述,进行诊断学课程改革,必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对传统的临床诊断技术进行改革,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和极具专业特色的培养方式,并成功培养出具有扎实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端应用型医学人才。因此,针对目前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需要专业性强的授课老师不仅重视专业性,也发展趣味性,增强和学生的互动,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反思和总结,从教学理念到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进步,寻找更优质和更适合培养现代医学临床诊断技术专业人才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2)

[2]陈雪梅,王帅琦,闫雪.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数学课程建设的特色与启示‐‐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