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法条背后的原理——“经济法”课程建设的认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理解法条背后的原理——“经济法”课程建设的认知

吴小渊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西班牙研究中心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经济法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商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法律课时本就不多,因此让商科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学习庞大的商法就成了《经济法》课程建设的重要探索。在经济法的实践教学中,主要以寻找和理解法条背后的原理及价值选择为思政点,融合教学内容,使思政育人与法条学习相辅相成。

关键词经济法 教学 课程思政 价值选择 原理


歌德曾经说过,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在于能让人理解社会规范,并自觉将其作为自我行为的准则,进而能够抵制破坏法律秩序的行为。但是黑格尔也曾经说,法律决非一成不变的,相反地,正如天空和海洋因风浪而起变化一样,法律也因情况和时运而变化。对于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商科专业的学生而言法律课时本就不多,因此让商科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有效学习庞大的商法就成了《经济法》课程建设的重要探索。

在经济法的实践教学中,主要以寻找和理解法条背后的原理及价值选择为思政点,融合教学内容,使思政育人与法条学习相辅相成。

一、融入价值塑造,技能学习与价值养成同步

经济法本身就是一门思政特征十分明显的课程,教授法律知识,规范自身行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分析法律问题的能力可以直接运用到纠纷解决中。法律同时也是具有价值导向的,深入挖掘法律的价值导向功能,不仅能内化知识点,而且能帮助学生价值养成。比如在前述的外部债权人对合伙人的债务追偿案例中,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外部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和对内部受债务承担比例限制合伙人的保护,哪个更优先。学生能自己思考并发现对外部债权人的保护更优先,因为要保护外部的信赖利益。比如在讲到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什么除了林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能继承以外,其他的不能继承,引导学生思考土地的性质,承包经营权其实是社员权,为的是保护农村经济合作社社员的权利不被侵犯、不流失,这也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学生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自然能感受到价值在取舍之间的升华。

二、更新教学方法,传统教法与信息化手段并用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吸收和优化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传统法律课堂中的案例教学法、专题讨论法、比较延伸法等在现在的法律教学中依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帮助学生知法、用法,讨论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深化理解,比较帮助学生识别异同、优劣。法律知识从未停止变化,教学的对象也各有不同,不仅以往的学生与现在的学生不同,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面对学情的变化,课堂也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辅助教学。信息化手段不仅能更好地帮助我们收集学情数据、分析学情、因材施教、收集反馈、调整教学,更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开展教学、抓住学生眼球、提升课堂参与度,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法律是有其本身的魅力的,经济法的课程也是有其固有魅力的,利用得当的教学方法,让课程散发其本身的魅力才能感染学生。

三、改变学生固有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大学生普遍是二十出头的年纪,看上去与初入社会的人相差无几,但是大学生由于生活的环境单一、未经风雨、思维定势,所以部分同学处事不太考虑是否合法合规,也没有风险规避意识。比如,笔者所在院校每年都有学生被诈骗,尽管诈骗的方式前期都已经有宣传预警,但被诈骗仍然屡见不鲜。尤其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案子,其实只要学生对诉讼的地点、流程有些许的了解就可以识破骗局。比如有的学生从事网上刷单、申请校园贷,其实学生应该利用经济法的知识,了解市场规律,了解市场公平竞争的相关法律知识就可以自觉地与这些行为划清界限。很多的学生在校园里也会有租房、创业签协议的经历。良好的法学普及知识教育可以让学生知道合同的基本构成,掌握合同审查的基本流程与注意事项。法律知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就业都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往往学生认为自己并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指导那么专业的法律知识。这样的观念应该尽早摒弃。良好的法律素养是众生受用的,尽管有些法律问题的解决仍然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但是法律素养可以让学生意识到尽早介入的有利之处,而不是任由事态发展。

四、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课堂参与度

课堂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在《经济法》的教学中,有的知识脱离生活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当下智能设备已经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中也应该利用起学生的智能手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一方面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另一方面让课堂更具有延展性。

61712ea32fb77_html_cd6acac85eaef4b7.png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线上教学资源,也可以加入时事新闻、案例解析,提前上传到教学平台,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熟悉有趣的案例材料,上课时间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创设任务情境,再用法律知识来引导学生找到正确或合理的答案,提高课堂知识的渗透度。思政教学也可以融合进线上的教学中。比如,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尽量选取正面的案例来进行讲解,在选择时事新闻的时候可以多选择能够传递正能量的新闻。课程思政并不是禁锢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而是可以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拓宽到学生的生活中。

61712ea32fb77_html_15a188da1211294d.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有关教育的论述中曾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更好地将课程思政往深处、实处、细处做依然是经济法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经济法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法条的温度与生活的温度是多么贴近,从而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一堂课、一次讲授都仅仅只是某个片段中的一环,有限的课堂时间无法给予学生全部的知识,但是通过知识讲授与思政育人相结合,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追求知识和价值养成的天窗。

参考文献

[1]林艺芳.“法学本科案例教学研究:兼论“阶梯式”案例教学模式之构建[J].科教导刊,2021(10).

[2]饶冠俊.法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关系及融合架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