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目标下幼儿园生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3

立德树人目标下幼儿园生活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徐晶

(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幼儿园 353000)


摘要:近几年来,国家将立德树人放在核心和首要的位置,国家颁布的各种政策、法规、教育规划一系列文件都要求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品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前教育规律,牢牢把握学前教育正确发展方向,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应当更加关注品德教育,抓好习惯养成教育,才能为幼儿一生发展夯基。

关键词:立德树人;生活教育;幼儿


  1. 合理制定幼儿园生活教育“立德”目标

对于3-6岁的孩子而言,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的有效方式。针对问题确定工作思路,为保证教育实施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认真梳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目标内容,广泛征求基层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最终确定在生活教育中养成“生活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三大良好行为习惯。再按照小中大年龄段幼儿不同身心特点进一步细化出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目标内容,明确幼儿的培养和发展方向。每学期教师再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制订渗透品德教育的生活教育计划,整体把握幼儿生活教育中的细节,实时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自信、热爱劳动、文明礼貌”的优秀品质,促进幼儿综合能力提升。

  1. 在幼儿园生活教育中贯彻实施“树人”任务

聚焦培养“生活习惯、劳动习惯、文明习惯”三大良好行为习惯,结合生活教育实际和幼儿身心发展变化,在行为习惯养成上下功夫,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1.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1.创设自主、卫生的饮环境,支持欣赏幼儿的自理行为

1)创设轻松舒适的自主用餐场所。播放轻松优美的背景音乐,使幼儿心情愉快地进餐。提供轻巧、美观、实用、便于消毒的餐饮用具。食物应合理搭配,营养均衡,烹调方式要考虑幼儿的咀嚼特点,提供便于幼儿自己动手吃的食物,建议每周让幼儿吃些麦片、玉米和小米等粗粮。为刚入园的幼儿准备简便的“围兜”,鼓励自己进餐,使他们逐渐过渡到能够独立进餐。自理过程中不能责备幼儿将饭菜撒落或弄翻,随着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髙,应注意提醒幼儿不撒落饭粒,动手整理掉下的碎屑及残渣盘,体验自己做事的快乐,逐步产生独立做事的愿望。

2)给予幼儿自主取餐的机会。取用点心及午餐环节应给予幼儿自主机会,点心时间可提供不同的点心供幼儿自选,让他们自己倒牛奶等。小班可以为幼儿提供两种糕点,供幼儿选择;中大班可创设点心自助区,供幼儿自主选择糕点;大班还可以让幼儿自主决定点心的时间。午餐时为小班幼儿少盛多添饭菜,盛好不同量的饭菜让中班幼儿自主选择,提供机会让大班幼儿按自己的需要盛饭,自己取菜。以多变的餐饮形式,使幼儿接触了解不同的餐桌礼仪,如自助餐、西餐等。自主服务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利于培养自理能力与自立精神。

2.创设愉快、安全的午休环境,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

1)创设适宜入睡的温馨环境。拉上窗帘,保持室內空气流通,播放轻柔优美的音乐,说话或行动保持轻声安静。教师具体帮助逐步学会生活自理,不得包办代替。帮助幼儿穿脱衣服从最简单的脱裤子开始学习,然后再学自己穿;幼儿正反分不清,可先帮他把衣服翻到正面;不会穿脱套衫的,可帮他脱去袖子,然后让他自己脱出头;或帮他套进头,让他自己把手伸进袖子。

2)尊重幼儿的情感寄托。允许有需要的小班幼儿带一个心爱的玩具陪伴午睡,在床头张贴喜爱的图案,舒缓独自午休的不适;中班可每学期选择一次“和好朋友一起睡”,更加增进同伴间的情谊;大班则可每月选择一次“和好朋友”“和需要帮助的朋友”一起睡。午睡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整理床铺,自己穿鞋,学系鞋带。提供小梳子、镜子,让幼儿自己梳头,短发自己梳,长发可互相帮着梳。

3)关注幼儿自主感知冷热。幼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在家中已形成的方式穿脱衣服,教师应允许并赞扬他们能自己做。关注天气的变化,教师应细心观察孩子对冷热的反映,用语言和动作提示幼儿,如“出汗了,脱去衣服真舒服,活动起来真方便”。指导幼儿养成及时增减衣服的生活习惯,让幼儿感受衣着与自己身体的关系,自主感知冷暖。

3.创设方便、卫生的如厕环境,养成文明的如厕习惯

1)如厕环境注重安全氛围。厕所应保持干净、明亮、有安全感。小班幼儿目测距离能力弱,便池间应有安全隔离栏,蹲式的便池旁应设有扶手,方便幼儿排便。幼儿大便需要一定的时间,盥洗室里应备有坐便器,使幼儿安心排便。厕所里应备有便纸供幼儿使用,定期备用一些干净的衣裤鞋袜,为尿湿裤子的幼儿及时替换。

2)鼓励幼儿自己上厕所。结合日常生活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教幼儿拿纸、折叠、擦拭大、小便的方法,养成文明的如厕习惯。便后抽水冲洗厕所,便后要洗手,不随地大小便。教师要经常提醒小班幼儿有便意时自己上厕所,特别是在集体及外出活动前要提醒幼儿上厕所。认识、熟悉幼儿园内的所有厕所,户外活动时让幼儿能就近上厕所。

3)尊重幼儿差异进行个别照料。午睡前,教师要提醒易尿床和尿频的孩子先如厕再睡觉,并让他们睡在离盥洗室近的床位。特别关注胆小、性格内向的幼儿,主动询问午睡中常扭动身体、发出声音是否有便意。有的幼儿常因贪玩或担心玩具被别人拿走而憋尿,教师可提醒他去小便并为他保管好玩具,使他安心如厕。有的孩子每天要在幼儿园里大便,边帮边教幼儿作便后凊理,直至他们能自理。冬天穿脱衣着上的困难会影响他们及时排便,教师要细心观察,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二)提供劳动实践机会,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

1. 值日生活动是幼儿体验劳动的主要途径

1)每个幼儿都应参与值日劳动。教师应激发幼儿学做值日生劳动欲望,通过各种活动使幼儿感知值日任务图谱、值日生标志、值日生工作内容,以及做值日对自己和他人的意义,引导幼儿在值日劳动中学会分工与合作,当教师需要值日生帮忙时,要尊重他们的分工。使幼儿喜欢参与,对值日产生敬意。

2)结合实践教幼儿学习劳动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值日工作的能力,如整理环境的能力(扫地、整理桌面、分碗筷、整理玩具、拔草、浇花等);为他人服务能力(穿衣、叠被、梳理、系鞋带、洗手帕等);农村园所可让幼儿参加摘野菜、拔草、饲养小动物等。大班可设置帮助他人的展示环境,提供给幼儿自主预约、自主帮忙的记录,体验做值日生的自豪感和增强劳动的责任感。

2.体验家务劳动创造生活的幸福

1)发布“劳动清单”。生活是劳动教育最好的“活”课堂,幼儿园和家庭要为幼儿提供劳动实践的机会,“劳动清单”使劳动教育不再盲目空泛,变得具体形象。“饭前帮家人盛饭、摆碗筷,饭后收拾、擦桌子”能够培养孩子的生活礼仪,“上超市购物”“管理家庭一周的生活开支”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管理思维。一方面,“劳动清单”为家园提供指引,循序渐进让从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另一方面,有助于端正家长的教育理念,当意识到劳动教育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广大家长自然会积极响应、主动配合。

2)让幼儿参与帮厨劳动。烹饪、拣菜、清洗餐具、整理房间等家务劳作似乎一向是大人们的事,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机会,能够培养劳动观念与自我服务的意识。可在幼儿园劳作室里提供微波炉、烤箱、榨汁机、电磁炉,锅、铲、盘子、碗等厨房用品,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环境中,提高动手能力,获得劳动技能,体验劳动的喜悦。家长在家中为孩子提供一些帮厨的机会,与幼儿讨论家庭厨房可以做什么,怎么做,学习清理葱蒜、剪香菇蒂、剥蛋壳、摘豆角、洗青菜、削萝卜以及磨豆浆、捣花生、压模制作糕点等点心制作等为餐饮做准备的活动,不断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及劳动水平。

3)丰富幼儿的种植劳动经历。每年“植树节”,让幼儿在园内参加植树,或带幼儿到社区参与植树活动。春秋游活动带幼儿到田野采摘苦菜、蕨菜,挖小笋、红薯,拔小兔、小鸭爱吃的野草,到果园采摘水果等,让幼儿把果实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

(三)注重文明举止实践,感受礼貌交往的愉悦,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1.养成有礼貌的行为举止

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其今后成长有深远影响。一是为幼儿创造文明的精神环境。“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注重用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榜样,注重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幼儿学说和运用礼貌用语,知道礼貌用语的含义和作用,养成幼儿自觉学礼、待人有礼等好习惯。二是关注年龄和个性的差异,加强个别引导。对于胆小内向、不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教师应在日常的交往中给于更多的关注与引导,不要“放任”不“嘲笑”。不急于斥责个别幼儿不文明的言语,应了解孩子说脏话的原因,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三是掌握激发幼儿学说礼貌用语的有效策略。采用“及时回应——多多鼓励——持之以恒”策略,面带微笑地及时应答幼儿,用亲切语态加上亲昵举动鼓励幼儿,不厌其烦地坚持引导幼儿学说有礼貌的话。经常给孩子朗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孩子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和文明,并乐意模仿。

2.养成讲文明的生活方式

培养幼儿学习生活中文明的交往礼仪。一是树立小主人意识。让幼儿懂得自己在家是小主人,结合日常的角色游戏,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小主人”,学习当小主人的基本礼仪。让幼儿在扮演主人和客人时运用学到的基本礼仪,感受礼貌交往的快乐。二是坚持把文明礼仪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从清晨到幼儿园,教孩子用礼貌的问候;喝水时排队不拥挤,不浪费水;同伴间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户外活动捡起落叶、废纸等,增强文明意识。三是应让幼儿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关注和尊重他们自发生成的规则。

3.养成懂关爱的美好情感

一是让幼儿体会到关爱。在长辈的呵护、老师的鼓励、同伴间相助中获得情感的关怀与满足,逐渐形成爱父母、爱长辈,懂得“关心”他人的情感,感受“团结力量大”,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二是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资源,结合“妇女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活动,如自己制作礼物送给家人一个惊喜,给长辈做一件事等体会浓厚的亲情氛围。

三是幼儿园要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创设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

三、家园同步推动“立德树人”同向共进

1.家庭环境育德,以家庭的幸福促进幼儿健康发展。树立良好家风、家规、家教,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用自己的言行表率为孩子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环境,上好孩子的“人生第一课”,从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帮助幼儿形成良好品格,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家长榜样立德,多给孩子增强劳动观念的实践机会。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孩子的榜样。家长在做家务时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使孩子觉得劳动是快乐的事情,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带领孩子一起关心邻里、参加社区献爱心与公益活动等,培养幼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热爱集体、艰苦朴素的思想及初步的劳动习惯。

3.家园携手弘德,共同推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加强家园沟通,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切忌说空洞的大道理,可反馈幼儿行为细节表现,让家长感悟到礼貌教育蕴含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疫情期间陪伴幼儿开展亲子活动,给幼儿讲述“我眼中的抗疫故事”“我身边的小康”“劳动最光荣”等故事,帮助幼儿了解熟悉身边的人与事,带给幼儿不一样的成长体验,共同推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实践证明,良好习惯养成不是通过一次活动、一堂课、一则故事就能有效的,幼儿品德教育的过程不是管控是引导,不是压制是赋权,不是训练是唤醒,不是塑造是构建,是一个螺旋上升、反复教育、不断培养的过程,既是纵向延伸的,也是横向联系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始终牢记,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面向全体幼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各环节中渗透品德教育,养成良好习惯,引导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沈蕾.“活”策略 “趣”成长——主题背景下幼儿园趣味生活游戏活动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1(19):189-190.

[2]陈改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专生品德教育工作的启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01):88-90.

本文系2019年度南平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落实立德树人,构建闽北幼儿园全面育人体系》(立项编号:NJYKT2019-091)的阶段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南平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项目(NJYKT2019-091)

[作者简介] 徐晶(1977.06-),女,汉,福建省南平市人,福建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任南平市学前教育教学研究指导组副组长,南平市幼儿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武夷学院特聘学前教育系客座教授。曾荣获全国宋庆龄幼儿教育奖、福建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