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研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3



基于军民融 合式 军事人才培养研究与思考

张宝星 颉永祥

(海军某部军事职业教育中心 北京 100841 )

要:富国和强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基石,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构建国家战略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习主席多次强调,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才强则事业强,人才兴则军队兴。在强军兴军征程中,只有努力培养、造就和储备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才能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模式曾经轰轰烈烈,但因其培养目标不够明晰、军地协同不够顺畅、培养方案不够科学、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国防生“兵味”不浓、“水土不服”,难以在军营扎下根来,从指挥机关到基层部队对国防生有些微词,根据军队改革部署,国家明确从2017年起不再招收选拔国防生,但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路子仍将继续走下去,要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加大人才培养引进的力度,为更多地方优秀人才进入军队提供宽阔平台,构建起以军队院校培养为主体、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格局,突出以军队需求主导,聚焦紧缺专业、重点高校、优势学科,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当前,我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整体与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还不相匹配,与我军新的组织形态还不相匹配,必须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将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关键补充作用发挥出来,为“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贡献力量,为强军兴军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构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对策,希望为提升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事人才;核心思想;培养体系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任务,推进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社会服务和军事后勤统筹发展、国防动员现代化建设、新兴领域军民深度融合。为贯彻落实关于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这一战略决策,除延续实施的“强军计划”、大学生参军、直招士官、青少年航校等军民融合式培养途径外,近年来还推行了“直招军官”和文职人员,试行“双一流”大学士兵免试读军校等政策举措,这些都是军民融合式培养军事人才的有益探索。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军民融合式培养之路应加快推进,在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明确为什么要融、融什么、如何融等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问题,全面推进新时代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军事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军队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

一、基于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重要意义

首先,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是军事强国的通行做法。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和资源培养军事人才是世界各国军队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通行做法和重要手段,是军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在400多所高等学校开设了后备军官训练团(ROTC),72所大学的学生可以参加海军后备军官训练团(NROTC),在地方多所医学院校设军事医学系,在财经院校设军事财经系。英国军官几乎全部接受过地方高等教育,根据需要还定期选送进地方大学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法国对一些技术性强但军队需求量不大、军队院校无需或无力设置的专业,采取从地方院校直接接收或选派军队人员委托培养的方式进行。从各国军事人才培养实践不难看出,借助社会力量培养军事人才符合国情军情,也充分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彻底打破军地二元结构,最终可实现人才共赢局面[2]

其次,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带给现实世界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万物皆可数据化,这使人们坚信“世界的本质是数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也会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样也会改变战争模式。试想,如果所有军官皆由军校自己培养,必然有其规律性,也将带来局限性,难以形成开放多元、出奇制胜的生动局面和人才格局,尤其是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创新并应用,数字化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军事变革日新月异,对新型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深刻把握时代大势,认清军民融合培育新型军事人才的现实意义,才能加快推进强军目标的实现。

最后,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由之路。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标志着军民通用技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战争实质上是科技密集型和质量效能型的战争。面对现代科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军必须加快新型高科技人才培养。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不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压缩培养成本,而且是弥补信息化建设先天不足的需要,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优化军地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以地方院校为主培养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动力工程等军地通用专业技术人才,为军队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既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使命所系、任务所需。建设一流军队当以一流人才作支撑,在军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为主渠道的同时,以军地通用专业人才作为有益补充,是当今世界一流军队的通行做法。实践反复证明,通过军地合力培育的军事人才有其独特的视野和视角,有其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有其宽泛的基础和技术,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不可少的人才保障。

二、构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一)必须融合思想提升政治站位。从前几年国防生培养实践看,高校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军民融合程度深浅不一,凭感情推动、靠交情协同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貌合神离,反映出思想认识跟不上、政治站位上不去,工作上难以形成合力,必须提高政治站位,从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高度认识军民融合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真正实现思想上的融合,改革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政策制度,以军队需求为主导,建立服从服务于国家层面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军地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同时,军民融合培养对于提升国防意识,聚集民众力量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政治效益显而易见。

(二)必须融合目标提高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比数量更重要,对于军民融合下的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应排在第一位,军事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决定了军民融合教育实施的成败[3]。军事人才有其特有的标准和属性,军地双方应加强融合,形成共同明晰的培养目标。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想层面的引领强化政治认知,明确政治立场,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和行为,培养有理想、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革命军人,在任何情况下不能背叛祖国,不能背叛军队。二是要加强科学文化知识传授,夯实军事人才专业知识基础,用科学方法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三是要加强军政训练,在军事理论基础、军事体能、军事技能等方面,锻炼并加强其领导能力、指挥能力、军事管理能力等;四是要强化战斗作风,形成一种吃苦耐劳、果敢无畏、无私奉献的意志品质 ,以适应信息化战争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坚持部分军队特色专业学历教育培养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军事职业教育,与地方院校建立协作,形成合力,制定军地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有关军事专业的教学内容,确保全方面、全方位的军事人才培养,有效提升人才的军政素质,在专业教学力量、器材、场地保障、武器装备等方面,为军事人才培养提供扎实基础[4]

(三)必须融合体系提速法规建设。基于军民融合背景下培养军事人才,需要构建完善的制度机制,促使军事教育和地方教育达成统一,并在制度约束下,持续推进军事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构建科学规范,且具有活力、动力,以合力的方式方法,最终才可以进一步强化国家战略竞争力、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在真正意义上助力军队战斗力提升[5]。需要明确的是,军民融合背景下,对于军事人才培养制度机制的构建,既要体现出军地统筹管理,也要落实共同参与体制,确保军与民分工落实人才培养工作,在相互协调下,收获成果。军民融合下,针对军事人才培养工作,要建立健全引进机制、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优化工薪制度,在福利待遇方面合理提升,构建岗位职责业绩相互挂钩的分配政策。除此之外,要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军地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科研院所等资源优势,拓宽技术人才引进渠道,引入兼职制、合同制等形式,为军事人才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保障。

三、构建军民融合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对策

(一)强化“三种意识”,确保军事人才培养工作向高层次迈进。一是强化战略意识,搞好顶层设计。地方院校应从战略高度认识军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始终把军事人才培养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会议先议、制度先立、人员先配、工作先做,充分利用院校教育资源,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规划方案,成立军事教学基地、生源基地,加强调查研究,准确掌握部队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素质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思路,做到需要什么专业就培养什么人才,缺哪方面素质就练什么本领,不断优化教学体系。二是强化主动意识,加强交流对话。军事人才的培养具有特殊的要求,为适应部队人才需求,军地双方应密切配合,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开展全方位交流对话,了解部队需求,探索育人规律。三是强化创新意识,拓展合作领域。随着军事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展开,培养军事人才已经成为各地方院校教育资源和育才能力的直接检验与内在推动,军地合作的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强化创新意识,扩大军地合作领域,创办“将军论坛”等国防教育讲座,解读国际国内安全形势,讲解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需求;聘任部队和军队院校领导、专家为客座教授;院校定期召开“军事学术交流研讨会”,共同探讨军地协作办学和科研合作。

(二)实施“三铸工程”,夯实军事人才建功立业的素质基础。一是实施“铸魂工程”,强化军事人才从军报国的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军事人才从军报国的思想政治基础。铸牢军事人才理想信念,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是地方院校军事人才“铸魂工程”的重要内容。坚持用红色理论武装,把革命斗争传统和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创建网站,组织军事人才进行研讨交流,阐明理论观点,深化思想认识,发挥“军事爱好者协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掀起了学习红色理论的热潮。二是实施“铸剑工程”,打牢军事人才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军队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地方院校应把提高军事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驾驭高技术装备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铸剑工程”的重要内容,建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高校各种讲坛,内请专家外聘学者,开大课做报告,以精品课为牵引、专业课为重点、公共课为基础,实施“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既注重课堂教育,更强调拓宽眼界,为军事人才教学配备教学骨干队伍、学科带头人队伍、学术专家队伍。三是实施“铸形工程”,锤炼果敢坚毅的军人作风。通过高校文化熏陶、军政训练和实践活动摔打锻炼,培养军事人才坚韧不拔、敢打必胜的优良品质,这是“铸形工程”的重要内容。应着力打造具有军味、兵味的文化品牌,建设阅览室、图书室、荣誉室等展厅,设计队旗、队徽、队标,创作队歌、队训,培育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采取“入学合训、军校全训、部队特训”等方式,人员分类、内容分块、系统施训、全程打磨,将“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军人意志溶入军事人才行为规范,将战风斗浪、抗晕耐暑的水兵本色转化为军事人才内动力,积极打造坚毅果敢、团结奋进的战斗作风。

(三)健全“三个机制”,努力推进军事人才培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保证军事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起点、规范化、长效性,充分发挥军方“政策导向”和“把关定向”作用,积极与高校协调,突出地方院校在培养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建章立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通过军地双方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教育教学管理、接力培养等制度机制,从而实现军事人才学习、训练、生活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军事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建立“一把手”主抓、各部门分管的军事人才培养机制,在军事人才培养工作中,学校把军事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党委、行政主要议事日程,实行党委统揽,校长主抓的“一把手”责任制,形成校长挂帅,分管领导负责,机关职能部门和院系书记全程参与的军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体系,成立相应的培养机构,建立军地工作例会制度,分析形势,总结经验,表彰先进,解决问题。实现高校上下、军地双方紧密配合,齐心协力创大业、联手互动谋发展的大格局。二是构建“三级联动”教育管理体系。高校应坚持自律与监督相结合、内部管理与外部指导相结合,构建军事人才培养三级教育管理体系,采取“岗位竞聘”、“轮岗代职”等方式在军事人才中选拔管理骨干,从而形成以老带新、自我管理的模式。其次统编军事人才培养总队,由军事人才培养工作机构老师兼任总队长和教导员,定期参加会议和组织总队大会,实现总队全面管理、全程负责。成立由学校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军事人才机构各司其责,统一对军事人才培养对象的学习教育、生活训练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三是探索军地院校“双向承训”的接力培养机制。为紧跟部队需求,培养部队急需人才,地方院校要将地方优势与军校特色有机结合,优化培养机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专业需要,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大二、大四学生中挑选优秀学员到军事院校,以“2+2”、“4+1”等模式进行阶段培训和深层加工,形成教学两地联动、管理分步协作的培养格局,建立全程跟踪问效、同步检查测评、定期纠错完善的教学框架,不断完善军地院校接力培养的“双向承训”机制。

结束语:

基于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与实践的背景下,国家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有关政策和内容,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确实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通过本文对军民融合的军事人才培养研究与思考,提出了构建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体系的思路与方法,为进一步推动军事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参考、发展方向及目标蓝图,由于时间仓促及资料有限,与军队“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衔接研究不深不透,体系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希望在日后研究中,与有关研究人员共同探索实践,为我国军民融合式军事人才培养提供更加系统科学的借鉴参考,为世界一流军队人才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岳文婷, 王紫君. 高校军民融合机制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 032(002):62-66.

[2] 黎丽荣. 军民融合对士官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J]. 文存阅刊, 2019, 023(013):197-197.

[3] 齐悦.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太原广播电视大学某舰军营辅导站为例[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12(3):100.

[4]曾波. 军队装备保障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探讨[J]. 科技资讯, 2019, 017(006):203,205.

[5] 左永刚, 张镇, 杨静,等. 军队研究生军地联合培养机制研究[J]. 中国储运, 2020, 023(003):141-142.

一作简介:张宝星,男,汉族,江苏省南通市人,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某军事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方向:国防教育管理、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