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帮学生脱“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有的放矢,帮学生脱“困”

沈冬梅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浦街道三川小学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全纳教育这一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而学习困难儿童作为全纳教育的实施对象之一,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教师,是教育的最终实施者,也是学生接触最密切的教学者,因此,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教师在学习困难儿童指导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学障儿童的特点研究其重要性。

引言

学习障碍(简称LD)儿童是特殊需要儿童类型中的一类,又称学习失能、学习困难等,是指身体健康、智力正常,但是学业成绩低于其潜在能力的一种特质性病变的总称。通常体现为智力基本正常的儿童学业成绩明显落后,且每个学障儿童都有与众不同的特征,读写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都是学习困难儿童的典型特征。国外调查资料表明,学习困难儿童人数占学龄儿童总数的4%~6%,在某一项或多项功课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有13%。可见社会中有相当数量的学习困难儿童的存在,严重地困扰着教育的发展,尤其影响着义务教育的提高。这种特殊需要的儿童群体并非像盲聋儿童那样身体上有所缺陷,他们的身心是健康的,只是在一些注意因子、记忆因子等认知方面发展有所不平衡,因此他们的缺陷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治疗加以改善。作为最直接接触学生的教育者,教师在学习困难儿童的指导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扛起大任,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究教师在学障儿童的教学指导中起到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一、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

(一)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由于各种原因,往往出现病态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自卑心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起源于人在幼年时期由于无能而阐述的不胜任和痛苦的感觉。现状一般指个人由于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几个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差、进步缓慢的状况,常常认为自己低人三分,从而产生不敢与人交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的情况,孤立、不合群,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

第二,惰性心理。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用优秀的成绩来获得荣誉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性地产生自我放弃的念头,主要体现在没有学习目标、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缺少远大的志向、淡薄的学习兴趣等。他们可能甘于失败,逐渐地消磨自己的意志力、忍耐力,心甘情愿地脱离群体,形成严重的惰性心理。

第三,反抗心理。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受到教育者和同学的歧视,尤其是教师的否定。当学障生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得不到理想的结果,甚至被教师予以否定、批评、指责,一次次的失败将会成为儿童心中压抑的大山,并逐渐转化为对他人的反抗心理,以此换取内心的平衡。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行为特征

记忆困难:学习困难儿童在记忆的长度、广度、速度、精确度等方面都明显弱于同龄正常儿童,特别是在有意义的加工记忆上有明显的缺陷。由于视知觉上存在缺陷,他们在区分数字和复制图形能力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很难清晰地或在很小的空间里书写数字,很难记忆数学问题,导致学习成绩一直落后。

注意力持久性困难:学习困难儿童很难建立学习的兴趣,注意的稳定性差,很难在单位时间内注意到多个对象。他们不能有效地专注特定的物体和任务,更多是不随意注意,以自己的短暂兴趣为中心,并且兴趣中心极易转移、消逝。

思维困难:学习困难儿童的思维水平较低,思考问题时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学习中难以掌握各种规律和概念,尤其是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普遍缺乏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在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指导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最早发现学习困难儿童

首先,教师作为与学障儿童在学习上关系最紧密的人,可以最早地发现儿童的学习问题,知悉儿童存在学习困难的可能性。学习困难儿童最基本的特征是他们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并且一般没有明显的生理缺陷。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最直接地观察到注意力经常不集中的儿童,在作业中发现书写能力缺陷和拼词能力困难的学生,体育老师可以在儿童运动过程中发现儿童的动作不协调、左右不分的情况,而通过汇总和统筹儿童的考试成绩,也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儿童对知识的掌握速度、掌握程度。所以,老师是最早、最容易也最应该发现儿童学习困难现象的人,是学习困难儿童的“吹哨人”。

(二)帮助学习困难儿童修正错误的行为

在发现了学习困难的儿童之后,教师就是他们的“主治医师”,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性的训练,来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改正影响学习、生活的错误行为,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尽可能正常地学习。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记忆力。学习的前提是记忆,要想学生能够理解知识并探究知识,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将知识牢牢印在脑子里。学习困难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记忆困难这个问题所困扰,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专业知识,有条理地为这些学生设计记忆力强化的训练方案,也可以传授给学障儿童加强记忆力的方法,比如交替记忆法、自测记忆法、系记忆法等。同时,对于学习困难儿童记忆不是很深刻的内容,教师也可以专门设计几道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慢慢地掌握知识。

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学习困难儿童来说,注意力的缺陷(稳定性差、持久性弱等)往往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漏下一个重要知识点,尤其是在数学、科学等需要时刻专注的课堂上,分心绝对是大忌,将会对儿童在后续的知识理解中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照顾这些具有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在授课过程中多加留意,一有发现立刻做出行动,提醒其集中注意力。在课后,教师可以为注意力缺失的儿童开小灶,传授几套注意力训练方法,比如辨音法、字母划消法、表象训练法等,培养他们的注意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优化思维能力。学习困难儿童的思维能力往往比较刻板、僵硬,难以对所学知识进行变通,这个问题最容易在数学等注重逻辑的课程中体现,教师在发现后,可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在休息时间对思维能力弱的学生进行专门训练,一对一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直到学生的思维大体正确,能够掌握绝大多数的概念、规律,可以满足学习需要为止。

(三)帮助学生修正心理问题

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最具权威的榜样,其有效接触时间甚至远多于家长,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心理辅导,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身心成长。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教师的思想水平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一名优秀的教师对教育工作应当是充满热心、信心、恒心的,这种积极、昂扬的情绪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效仿,对于自卑心理明显的学习困难儿童亦是如此。除了用自己的内心感染学生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正能量短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培养学习上的自信力。对于那些自卑心理很深的学生,教师也可以通过单独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尽量多的找他身上的闪光点加以激励,帮助学生重拾学习、生活的信心和热情。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改正惰性心理。前文中提到,学生的惰性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无法通过获得荣誉的方式来肯定自己。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迎合这些具有惰性心理的学生的长处,在班级里设计一些独特的奖项,比如“班级小画家“、”班级劳动先锋“等,并设立适当的奖励,可以是橡皮、铅笔,也可以是奖状,通过获得荣誉感来消除学生的惰性心理。

教师可以弱化学生的反抗心理。教师的否定是学生形成反抗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帮助学生改变之前,教师要立即减少甚至停止对学生的负强化行为,停止指责批评,遏制反抗心理的进一步恶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反抗心理严重的学生进行日常观察,对学生取得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鼓励。除此之外,还要观察周围同学对他的态度,如果有歧视、嘲笑的行为出现,立刻予以制止,必要时可以在班内开展相关的班会活动,促进学生之间和睦相处,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来减少他们对世界的恨意,从而削弱其反抗心理。



参考文献:

  1. 森永良子,静进.儿童学习困难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02):81-85.

  2. 陈再兵.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教学建议——以数学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9(56):50-51+57.

  3. 张迪,白春玉.学习困难儿童个性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73-1374.

  4. 曾洁珍.普通班学习困难儿童教育干预的探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1):24-27.

  5. 牛秀平,张艳芬.儿童学习困难的表现特征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