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深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效果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深 静脉治疗并发症管理中的效果探究

段彩艳

云南省肿瘤医院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在深静脉治疗中对并发症管理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深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86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静脉治疗的患者通过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降低,应该投入到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深静脉;并发症

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方式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通过静脉治疗进行医治,这种治疗的方法通过长时间在患者体内进行留置以及快速的治疗为患者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着[1]。但是患者在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治疗的期间,容易受到自身和药物的影响而产生一些并发症,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是通过对接受治疗的患者的护理管理能力以及临床治疗中所获得的护理质量进行检测预评价[2]。本次研究对患者通过这种指标下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深静脉注射治疗的患者86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中患者的男女比值为22:21,年龄最小为22岁,最高龄为70岁,平均年龄为(41.52±6.21)岁;观察组中患者的男女比值为23:20,年龄最小为20岁,最高龄为71岁,平均年龄为(41.98±6.32)岁。将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通过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包括了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条件进行调整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通过使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通过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监控管理,具体方式如下:(1)需要将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将调查的结果作为制定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度指标的一个基础条件。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调查与了解,通过医院各层人员的一同讨论选定执行该项研究的治疗组成员并设定一个护理的标准,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数据变化的记录,计算出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概率。(2)对本次研究中进行治疗的患者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标准监控管理进行严密的监督管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组之后,对其的各项基础信息进行一定的调查与了解,并将患者的身体体征的变化情况通过书面报告的形式,对其信息进行汇总并报告,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医院设置的护理标准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静脉治疗的护理干预,从而保证患者获得良好理想的治疗。(3)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信息进行定期的统计与数据分析。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核对,确保记录的信息数据与实际的患者身体数据一致,避免出现数据报错导致的结果出现错误的情况,并对进行统计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出患者的各项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数据。同时院方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培训工作,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接触、了解并使用最前沿的技术与知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准,同时也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上了一个保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包括了出现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破裂、导管堵塞以及出现静脉血栓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为9.30%,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为32.56%,对照组的并发症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n(%)]

组别

例数

静脉炎

导管移位

导管破裂

导管堵塞

静脉血栓

并发症率

观察组

43

1(2.33)

1(2.33)

1(2.33)

1(2.33)

0(0.00)

4(9.30)

对照组

43

3(6.98)

4(9.30)

3(6.98)

2(4.65)

2(4.65)

14(32.56)

x2


-

-

-

-

-

7.519

P


-

-

-

-

-

0.006

3 讨论

在现阶段的医疗技术的支持下,静脉治疗有着更加快速的发展,向着多方式长时间留置以及快速度的各个方向逐步发展着,同时有更便于患者进行治疗的特点[3]。因为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期间会受到来自自身或者药物的影响产生各种生理反应,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到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不对该种现象进行解决,会产生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也会对患者造成巨大伤害,临床上开始提出利用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进行了规范。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是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工作的一个新的专业评价标准,护理人员需要在院方的支持下进行定期的知识技术的学习,进行静脉治疗的操作需要完全按照医院规定的标准进行,增加护理人员在此方面的护理意识[4]。这种方法的主要进行操作时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记录,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患者情况的静脉治疗的方法与用具,在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部位通过最理想的穿刺技术进行治疗。同时在进行此项标准下进行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同时定期的学习,能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对患者实施着最理想的治疗。

综上所述,对深静脉治疗的患者通过静脉治疗质量敏感指标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有效降低,应该投入到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静,李佳,王丹. 静脉治疗敏感指标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老年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21,12(2):50-52. 

  2. 蔡娟贞,陈欢,陈小燕. 专科护理敏感指标在肿瘤内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6):166-169. 

  3. 王小藕,余进伟,刘英杰.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生物陶瓷系统微创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0,26(5):160-163,180.

  4. 徐平,王思源.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预防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建立与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797-4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