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

赵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402160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精神科临床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法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精神科实习的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统计72名,采取双色球法分组,可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6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基于此基础采取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t=20.660、6.906、6.588,P<0.001);观察组97.22%(35/36)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深化对难点、重点知识的了解,有益于加强诊断分析思维效能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对照组77.78%(28/36)学生对传统教学有着更高的评价,认为该方式可带动日常学习积极性,掌握知识重点及难点,两组对比P<0.05(χ2=6.222,P=0.013)。结论精神科临床教学采取案例教学法效果理想,可优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理论水平,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优质化,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临床教学;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


随社会经济发展,精神障碍患者患病率逐年升高,为社会稳定、安全发展产生较大影响[1]。精神科患者病情较复杂,多有心理活动紊乱、精神失常等表现,考虑与多因素协同作用有关,如社会因素、遗传因素及家庭因素等。该病尚未有明确的临床诊断指标,疾病正确、有效诊断为疾病发展趋势的评价重点,因此对于精神科实习生而言,掌握并了解疾病知识至关重要[2]。案例教学法是近些年新型的教学手段,运用范围较广,能够基于常规教学基础上采取代表性、真实案例,不断引导学生对真实案例实施分析诊断,培育其自主思考能力[3]。为此,本研究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实习本科学生实施研究,以教学方法不同分组,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精神科实习的医学本科专业实习生,统计72名。采取双色球法分组,可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6名,对照组男女比20:16;年龄临界值21~27岁,均龄(24.21±1.22)岁;观察组男女比21:15;年龄临界值22~29岁,均龄(25.53±1.4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教学方法

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实施临床教学,即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教师按教学大纲展开教学,结合相关教学资料对学生问题进行答疑,介绍精神科疾病诊疗思路,控制教学进度。

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法:①组织科室学生开展案例分析会,经带教老师先为学生进行案例的讲解,并以引导式方法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诊断疾病时需向患者问询哪些有效信息、病情诊断的重点是什么、诊断检查需采取哪些辅助检查、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准则等,经讨论形式带动学生积极性,在轻松愉悦氛围下学习知识,总结与概括案例教学重点,且优化案例教学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时需视学生为核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身观点,且统一讨论,带教老师适时予以引导、答疑,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及时启发,最后对学生发言加以总结。②精神科患者具一定的特殊性,在实际带教时需指导学生,当患者入院就诊时要懂得保护其隐私,向其宣讲同一病型患者其临床表现亦有不同。同时,精神科患者情绪常常处于不稳定状态,部分病例甚至存有冲动及攻击倾向,所以,在沟通过程中,需注意自身的安全。

1.3 评价标准

①理论、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以综合笔试、临床技能考核方式进行两组实习生理论、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的比较分析,分数越高越好。

②问卷调查。以自制问卷对教学方法可行性实施评价,包括是否有调动积极性、能否更为精准的掌握知识重点、临床诊断能力有无提高及临床思维的合理构建与否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资料采用SPSS24.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其中研究计量资料用t验证、(61724892ed805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说明,计数资料选用χ2检验,%表示,两组对比具统计学意义可参考P<0.05。

2 结果

2.1 理论、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

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理论、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78.81±1.63)分、(19.23±3.53)分、(27.83±2.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26±3.26)分、(14.03±2.82)分、(24.25±2.46)分,具统计学差异(t=20.660、6.906、6.588,P<0.001)。

2.2 问卷调查结果

观察组97.22%(35/36)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深化对难点、重点知识的了解,有益于加强诊断分析思维效能及理论与时间有机结合的能力,对照组77.78%(28/36)学生对传统教学有着更高的评价,认为该方式可带动学生积极性,掌握知识重点及难点,两组对比P<0.05(χ

2=6.222,P=0.013)。

  1. 讨论

精神科学学习主要内容采取基础理论讲授、实训课及毕业实习方式开展,既往精神病学教学视教学大纲为重要依据,以课堂问答为教学形式,大部分教学由教师控制,在此期间引导学生思考,重点对理论知识实施学习,实践操作较少,导致理论和实践运用脱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跟着教师的思维学习,硬性记忆所学内容,学生无法自主思考,同时依据教学大纲展开填鸭式教学,难以培养其诊断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基于此背景下,案例教学法相应而生[4]

案例教学法指的是选用神经科常见性、多发性疾病案例,就患者真实病情向学生加以介绍,使学生自主思考疾病致病机制、诊断标准及诊疗原则,进而形成系统的临床思维[5]。案例教学当中,带教老师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并结合案例实施探讨,在此期间予以必要引导,结合学生发言内容明确其存在的问题,综合考量不足之处,同时予以讲解和点评,促使学生通过真实案例进一步理解精神科疾病知识。在全程授课中,学生应为学习主体,切实尊重学生想法,案例讨论过程中尽可能诱导学生自觉发现问题且第一时间解决,进而优化临床诊断技能。另外,案例教学可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存在感和参与感,让学生饰演医生角色,经对诊疗过程加以模拟,增强学生责任意识。同时案例教学有益于学生思维能、知识水平的提高,由带教老师和学生实施互动,促进辨证思维能力形成,深化学生对精神科疾病知识的实践应用理解,打破传统学习模式。本研究为证实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对72名实习生实施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理论、病例分析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案例教学法效果理想。案例教学法为现代化医学发展的重要体现,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以更好的开发学生评估分析能力[6]。薄奇静等人指出,案例教学法不仅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强化其创造能力,且能够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增强师生互动,使老师时刻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7]

综上,传统教学模式倾向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弱化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临床思维。案例教学法有益于缩短教师讲授时长,延长病例分析时长,使学生临床思维、综合判断力逐渐形成,打破了既往以课堂为中心的授课形式。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强化病例分析效能,以促进自身素养提高,该方法亦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认可度及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蓓蓓,张巧玲,张家美等.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4):107-109.

[2]刘彭雪,陈强.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3):139-141.

[3]吴洪梅,宇虹,苏红等.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0):8-10.

[4]王萌,曹玉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0):157-158+185.

[5]王威.典型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8,4(05):150.

[6]刘仲彪, 周雅玲, 李红,等. 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的应用[J]. 科技风, 2020, 415(11):46-46.

[7]薄奇静,赵希希,周方.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