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

霍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和护理前后SF-36量表评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χ2=5.49,P=0.02),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持续护理;冠心病;依从性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冠心病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胸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和心绞痛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经皮冠脉介入(PCI)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患者术后仍可能发生心绞痛等心脏事件,需长期服药治疗。由于治疗时间较长,患者依从性会逐渐降低,影响预后。因此,治疗过程中需给予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但常规护理干预中存在较多薄弱环节,难以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持续改进护理模式能够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从而提升护理质量。对此,研究以收治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并设置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和SF-36量表评分,以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2月就诊的冠心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1)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美国和欧洲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中有关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③意识清楚,能配合治疗者;④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遗传性代谢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③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④免疫功能障碍者。对照组年龄为51~73岁,平均年龄(60.47±5.16)岁;男22例,女20例,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7±1.12)年。观察组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0.58±5.36)岁;男23例,女19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2.56±1.11)年。经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PIC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患者饮食行为,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低盐、清淡、高蛋白食物为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按照医嘱用药。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包括(1)建立持续改进护理小组,由心血管专科护士和临床专科医生担任小组负责人,小组成员还包括3名护士。定期对护理小组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2)强化健康教育,护理小组对患者行为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并分析患者对冠心病治疗、康复、发病原因等情况存在的错误认识,并进行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可利用宣教手册、视频等向患者进行正确指导,修正患者自我认知,帮助患者释放负面情绪,同时向患者介绍不良情绪的危害。(3)康复训练计划,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合理安排运动量与运动时间。鼓励患者进行适量有氧运动。(4)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以保证患者营养需求,同时注意膳食的合理性,避免出现便秘等问题。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和相应措施。(5)建立监督体系,护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总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薄弱环节并进行整改,定期进行回访做好延伸护理,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包括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从医嘱用药情况、饮食、运动、作息、戒烟酒等方面对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总依从率=(部分依从+完全依从)/总依从。(2)比较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总分100分,生活质量与分数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数据。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明显更高(92.86%VS73.81%,χ2=5.49,P=0.02)。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F-36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临床上常采取介入治疗,但术后仍需长期服药,以控制可能引起心绞痛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具有综合性和长期性。因此,常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临床实践表明,常规护理干预难以改善患者遵医嘱行为,护理效果较差。持续改进护理模式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通过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不断改进,反复观察护理质量和流程,不断完善护理过程中的不足并充分考虑患者需求,可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依从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表明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可保证患者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与刘亚平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为:(1)通过组建护理小组能够科学评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护理方案和针对性措施,通过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护理能力,进而有效提高护理质量。(2)多数患者由于缺乏对冠心病的了解,常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度不高,持续改进护理通过积极与患者建立沟通并向患者讲解有关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水平,建立患者治愈信心,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3)在治疗早期进行有氧运动等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肌功能,促进心脏康复,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通过饮食控制能够在满足患者营养需求的同时减少因酗酒、吸烟等危险因素引起其他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可能。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和体质,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并指导患者多摄入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并对糖、油、盐、胆固醇、脂肪的摄入进行控制,在饮食中注意荤素搭配,保证机体营养均衡;此外,告知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作息习惯,劝诫患者戒烟酒,保证每日睡眠充足。(4)建立监督体系可以对护理工作进行持续性的监督,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并保证各护理环节有效落实,使护理质量持续提升,能够及时有效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使患者对护理的接受度不断提高。同时研究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更高,表明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干预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措施,通过全方位的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综合状态,可使生活质量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采取干持续改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改善预后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洁. 分析整体化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临床影响[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9):162.

  2. 王金凤. 全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 2020, v.34(01):84-86.

  3. 刘燕. 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0, 052(002):250-251.

  4. 申梅岭.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其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 017(010):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