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举措及其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互联网 +”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举措及其效果观察

关欢欢

北大荒集团红兴隆医院医务科 15581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

【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的对策、效果。方法:抽取我社区2020年5月~2021年5月的180例流动儿童进行研究,联系儿童年龄分组分为了A组、B组、C组,人数分别为:60例、62例、58例。3组流通儿童均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预防接种精准管理,观察管理的效果。结果:A组在建卡建证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及配合疫苗接种率方面,和B组、C组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3组在传染病患病情况方面比较(P0.05)。结论:互联网+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对策的实施效果较好,体现在可提高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和配合疫苗接种率,以及降低传染病患病率方面。

关键词:互联网+;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对策;效果

流动儿童,为流动人口中1~17岁儿童,流动人口指的是居住地、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离开户口登记地≥6个月的人口,但需排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者。儿童机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且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因此更加容易受到外界因素所影响引发不同类型疾病,对儿童的生命健康构成不利的影响[1]。互联网+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为免疫规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可实现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互联共享、加强接种管理的效果。针对于此,本次研究重点分析互联网+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的效果。

1.基线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对我社区2020年5月~2021年5月抽取的180例流动儿童加以分析、研究,按儿童年龄分组分为A组60例、B组62例、C组58例。其中A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选取0~2岁范围内,平均(1.3±0.4)岁。B组男36例、女26例;年龄选取3~5岁范围,平均(4.1±0.6)岁。C组男33例、女25例;年龄选取6~8岁范围,平均(7.2±0.8)岁。3组流动儿童基线资料数据比较,性别比较无意义、年龄比较有统计结果差异性,P0.05。

1.2 方法

以上门、问卷的调查形式,对流动儿童基本信息、建卡建证,以及常见疫苗接种、儿童家长对于疫苗接种配合度、知晓情况等加以了解、调查,然后对流动儿童传染病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处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3组建卡建证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配合疫苗接种率的差异。

1.4统计学的分析、研究

本文3组的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数资料和3组建卡建证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配合疫苗接种率比较情况,采取率%体现、X2检验;对比数据结果呈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数据结果显示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儿童预防接种情况的对比

接种疫苗主要为卡介苗、乙肝、脊灰,以及百白破、麻疹、五苗、乙脑和流脑。3组建卡建证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配合疫苗接种率组间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1组间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对比(%

组别

建卡建证率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

配合疫苗接种率

A组(n=60)

46(76.67)*

41(68.33)*

42(70)*

B组(n=62)

35(56.45)

30(48.39)

32(51.61)

C组(n=58)

38(65.52)

30(51.72)

31(53.45)

注:和B组、C组比较,*P<0.05。

2.2 组间传染病患病情况的对比

3组传染病患病情况比较,组间的数据差异性不突出,P0.05,见表2。

2组间传染病患病情况的对比(%

组别

麻疹

乙肝

A组(n=60)

2(3.33)

0(0)

B组(n=62)

1(1.61)

0(0)

C组(n=58)

0(0)

1(1.72)

3.讨论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工业化建设速度加快,人口流动的规模、人口流动的频率不断增长,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然而人口流动加大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传染疾病的可能。免疫规划的目的为加强疫苗接种率、形成免疫屏障,防止发生传染疾病的问题,受到儿童家长经济因素和文化程度因素影响,所以容易导致流动儿童漏卡和漏种问题出现,为传染病爆发埋下安全隐患,可见适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管理,提供全程接种服务均极其必要,为免疫规划工作中的重点部分

[2]。我国相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报道比较大,但相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的内容比较少,购房因素、求学因素和在亲戚家暂住等因素,所致室内、县内流动儿童的数量较多、流动性比较强,这对于正常开展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来讲加大了难度。借助信息网络的作用加强管理,能实现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接的效果,在以往管理模式基础上进行完善,流动儿童为疾病感染的主要人群,所以施行疾病防控工作非常必要,便于严格控制儿童传染病的发生率,这就需要促使医院、社区及学校等不同部门、机构加强预防接种管理[3]。其一,社区方面应对社区内外来人口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然后对流动儿童基本信息作以统计、及时建卡建证,在这个过程加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方面的宣传力度,从而确保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的知晓率,正视儿童预防接种的意义。其二, 医院、社区方面应该加强合作、预防接种知识宣教,借助电视、广播、讲座等不同形式开展该项工作,目的为使人们对该方面知识有正确认识。其三,实行人口管理,由社区居委会、相关单位间合作,要求联系人口居住状况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普查工作,旨在准确掌握社区内居住人口相关信息。其四,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数据库、短信平台、市级网站、接种单位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等基础上,实行信息化管理,主要对儿童所在区域流动接种情况加以管理,目的为控制漏卡和漏种情况的发生率,提升流动儿童建卡率、接种率,合理使用信息网络术进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实现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的效果[4]。其五,乡村医生上门发生接种通知单、信息网络管理相对比差异较大,后者的施行利于严格控制信息网络管理成本、确保管理效率。究其原因,和经网站、短信平台发布相关预防接种知识、预防接种宣传工作到位有关,故而能够获得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正确认识。医院信息化发展良好主要体现在网络化、全球化远程医疗、信息共享方面,利于实现互联网在家庭、医院间、各医院间、各个市区、国家间等,进行医学数据信息交换、共享的效果,进而推动医院信息管理整体发展[5]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儿童接种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脊灰、百白破等。A组的建卡建证率76.67%、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68.33%、配合疫苗接种率70%,显著高于B组的建卡建证率56.45%、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48.39%、配合疫苗接种率51.61%,及C组的建卡建证率65.52%、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51.72%、配合疫苗接种率53.45%,统计学的意义存在,P<0.05。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理想,不但能提高儿童建卡建证率,而且利于提升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晓率及配合疫苗接种率。A组的麻醉率为3.33%,B组的麻疹率为1.61%,C组的乙肝率为1.72%,组间比较统计学的意义不存在,P0.05。互联网+时代下进行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可降低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生率。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精准管理对策的施行,对提高流动儿童建卡建证率、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晓率、儿童家长配合疫苗接种率,以及控制流动儿童传染病患病率,均存在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建平.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控制本地区传染病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19,(3).248-249.

[2]刘群芬.探讨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及影响因素[J].养生保健指南,2019,(5).320.

[3]罗莉.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疫苗接种率、疫苗接种成功率及传染病发生率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83).180-181.

[4]赵仲达,徐海洋,孙良,等.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及其短信预约使用效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5,(6).761-763.

[5]倪洪英.启东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