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实证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师范类毕业生 就业地域选择实证研究

刘静

阿坝师范学院 学院 四川阿坝州汶川县 623002

  摘要:充分利用师范生资源,推进师范生的合理流动,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文章以我校近三年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为样本,统计分析了1820名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情况,发现到东部地区就业最多,中西部地区的流入量远少于东部地区,到中东部就业比例逐年减少,毕业生有回流西部地区趋势。提出构建立体化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地方政府优化人才政策等措施,缓解师范生就业区域失衡的困境。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就业区域流向;实证研究



  1 问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大計,教师为本。教师人才是保障教育发展的最核心问题,师范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大学生自主择业政策及高校就业引导工作等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部分中西部地区师资匮乏,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没有形成吸引人才的集聚效应,而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岗位有限,人才资源却供大于求,出现部分大学生无业可就,师范生转行的困境。如何充分利用师范生资源,推进师范生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其在新时代教育中的战略地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2 研究方法

文章以2017-2019届师范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数据为样本,去除升学、出国(境)和待就业的毕业生后,涉及1820名毕业生。参照国家统计局相关文件并结合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将就业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通过对该校近三年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分析,为促进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合理流动提供有效建议。

  3 研究结果

2017-2019年我校师范生就业状况整体稳定,去除升学、出国(境)和待就业的毕业生后,2017年就业人数607人,2018年就业人数638人,2019年就业人数575人,总计1820人。

  3.1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呈现明显倾向性

  2017-2019年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到东部地区就业1616人,占总人数的88.79%,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分别为83人(4.56%)和121人(6.65%)。可见,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总体呈现出到东部地区最多,中西部地区的流入量远少于东部地区。2011-2016 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报告》,对大学生就业区域的主要原因做了进一步分析,发现发展前景是近半数大学生选择工作地点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活成本、收入以及宜居程度等。从以上几项指标可看出,在吸引人才方面,东部地区在社会、经济、人文等领域较中有着显著优势,这势必会引导大部分毕业生流入东部地区,由此引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失衡格局需要继续得到高度重视,现有的工作机制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大学生选取工作地点的主要因素,见表3。

  3.2毕业生就业去向流动变化趋势

  毕业生就业去向流动变化趋势,到中东部就业比例逐年减少,毕业生回流西部地区。2017-2019年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91.10%,逐步下降到2018年的89.18%和2019年的85.91%。到中部地区就业的比例每年以接近0.9%的幅度减少,从2017年的5.44%降低到2019年的3.65%。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2017年的3.46%,逐步上升到2018年的6.27%和2019年的10.43%。可以看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对毕业生选择就业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带动了人才需求,使西部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加之国家和地方实施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对于鼓励师范生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

  4 促进师范生就业合理流动的建议

  4.1 搭建就业服务平台,构建立体化就业格局

  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的引导系统,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在就业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搭建毕业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共建共享,形成国家级、省市级、地区级的立体化就业信息网络格局,从而实现降低信息交流成本,增加中西部地区空缺职位的关注度,有效提高求职者和空缺职位的匹配效率,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合理分布的情况。高校要进一步升级完善就业网络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各类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实习就业专门频道,形成招聘信息速递、通知公告发布、咨询讲座预约等模块的系统整合和多渠道发布,实现学生手机端实时获取最新就业信息,为在校生、招聘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通道、交流平台。除此以外,高校要积极打造线下就业市场品牌。在办好春季、秋季大型招聘会、地区教育行业专场招聘会、实习招聘会的同时,加强校企、校地合作,向新兴行业的高增长企业、优质上市公司、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发出邀约,为在校生集中优选提供带薪或基本补助的实践实习岗位。加强与省内外、欠发达地区的各地市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沟通与交流,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大对毕业生的推介力度,打造高覆盖就业平台。

  4.2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完善全程化发展体系

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个性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公共必修课程,积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价值观。王磊等通过对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高校将就业引导工作的范围从毕业生扩展到其他年级甚至新生将有助于缓解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的失调。加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中高年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现场课,培养学生就业新理念,转变以往追求短期回报和经济收入的行为,将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相结合,正确选择未来就业区域。通过在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思想引领,鼓励师范生扎根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用行动实现个人价值。   

4.3地方政府主动而为,加强校地合作交流

  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基础、薪资待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软硬件条件上与东部地区还有较大差距,对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吸引力不足。地方政府要及时与国家政策对接,整合资源政策,充分挖掘利用好现有政策,发挥主体作用,根据当地的經济发展、自然环境、产业基础等特点细化人才引进政策,提出更加实际且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政策举措。以我校为例,截至2020年7月,共有5354家教育类用人单位在我校就业创业网注册成功,其中东部地区有4654家,中部地区289家,西部地区411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东部地区更加注重教育类人才引进,西部地区对师资的热情高于中部地区,这与我校师范专业毕业生2017-2019年就业区域分布的统计结果“毕业生回流西部地区”相一致。吉林通化市实施的“千名学子归巢计划”,拿出1000个事业编制, 采取给予住房补贴、购房补贴和重点培养等措施, 吸引广大学子建设家乡。此外,高校要加强与中西部各地市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学校等用人单位的沟通与交流,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大对师范生的推介力度。与师资紧缺地区的人才市场联合举办教育类专场招聘会,这些合作既为学生实习实践增长才干提供了平台,也为缓解师范生就业区域失衡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耦合的有效路径探讨 [J]. 叶葳葳,杨丽贞,杨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10)

[2]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J]. 叶倩辉. 无线互联科技. 2019(02)

[3]浅析创业团队的组建 [J]. 黄海燕. 商场现代化. 2008(09)

中外文题录 共3条

[1]浅析创业团队的组建 .2 黄海燕. 商场现代化 . 2008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耦合的有效路径探讨 .2 叶葳葳,杨丽贞,杨扬.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2019

[3]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2 叶倩辉. 无线互联科技 . 2019

作者简介:刘静,(1988-8),女,四川简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快递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景环路537号

联系电话:1519817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