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借“力”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3

巧“思”借“力”促进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养成

于缀峰

青岛市即墨区教学发展研究中心学前教育科 266200 山东青岛

目前有很多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只追求吃得好的现象,忽视了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入园后,在很多幼儿身上不难发现:许多幼儿存在挑食偏食、暴饮暴食及边吃边玩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同时,我意识到:幼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体、心理及家庭养育方式等诸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有的家长采用哄骗、威吓打骂的方法“逼迫”幼儿进餐;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默认他们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玩具边吃饭;有的则采取直接长辈喂饭的方式等,这些方式逐渐造成了幼儿无法独立进餐、完全依赖家长,由于缺乏生活技能的锻炼和养成,最终导致幼儿上幼儿园后无法独立进餐,更谈不上良好的进餐习惯。

针对这些现象,我从幼儿入园开始,便有意识地观察每个孩子的进餐情况,并与家长有效沟通,追本溯源了解问题的所在,并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对,既做到因人而异,也能做到整体发展。

一、多元巧“思”,促进幼儿四维进餐好习惯。

1.儿歌浸润,培养幼儿卫生习惯

良好的进餐习惯伴随孩子的一生,其中的卫生习惯尤为重要。良好的进餐卫生习惯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等。进餐前后看似微小的洗手环节,确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在孩子们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的同时,我还利用一些简短、易学的小儿歌,不仅增加了吸收的乐趣,更让幼儿在儿歌的韵律中坚持把手洗干净。如:在孩子们洗手前,会念到“翻翻翻、转转转、洗手前来挽袖子”;洗手之后,就会有“小手低低轻轻甩、甩掉手上小水滴;以及左手帮右手、右手帮左手、小手擦干净,毛巾凉凉干”这样的小儿歌伴随他们。当幼儿进餐时,我便一边播放轻柔的音乐,一边走到幼儿中间,轻声提示“右手拿勺子,左手拿馒头,一口馒头一口菜,细嚼慢咽吃饭香;不掉饭来不掉菜、珍惜粮食好宝宝”,每当幼儿听到这首儿歌时,吃的格外香;饭后要使用餐巾纸,怎么用,听听儿歌怎么说“一张纸巾用处大,擦完嘴巴再擦手,最后擦擦小桌子,干净卫生好宝宝” ;很多孩子会在漱口的环节敷衍了事,但有了“饭后漱口讲卫生,食物残渣全跑掉,牙齿健康好宝宝。”的小儿歌,幼儿便主动保护牙齿宝宝了。小小儿歌伴随进餐各个环节,为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讲卫生、爱清洁、有规律的好习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2.巧搭阶梯,助力幼儿自主进餐

众所周知,良好的行为意识与习惯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形成。于是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阶梯法,培养和巩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班幼儿刚入园,我提出为他们搭建“独立进餐”阶梯。首先,教师观察刚入园孩子的就餐行为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如:面对不能正确使用餐具的幼儿,班级教师利用区域活动,把正确使用餐具隐藏在幼儿的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面对幼儿边吃边玩的现象,教师则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知道进餐时应该专注,先把饭吃完,当然教师也会在幼儿进餐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关注,随时发现,巧妙提醒。

进入中班,幼儿已经具备自主进餐的能力,于是我提出了为中班幼儿搭建“自主就餐”的阶梯。中班幼儿较小班在动作协调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个体发展迅速,适合进行取餐、进餐、整理等自主就餐的尝试。我们还结合教育活动《我会使用筷子》和自编游戏《我和筷子做朋友》《我跟筷子学本领》等课程和游戏渗透法,在尝试、挑战、创造中,鼓励幼儿学会了正确使用筷子,进一步了解与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大班幼儿经过小、中班的锻炼,无论是独立进餐还是资主取餐都做的很好了。结合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他们搭建了“我的就餐我做主”的阶梯。根据这一阶梯目标,我们决定把进餐权力还给孩子。在幼儿经历了由初步尝试到混乱告终,再到后来合理分工、组织有序的过程,随着幼儿自我服务与自我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有条不紊、健康和谐的班级就餐过程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

3潜移默化,实现幼儿饮食均衡

在幼儿中不难发现:小部分幼儿有挑食、偏食的现象,严重威胁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的挑食行为主要表现在对不喜欢吃的食物不感兴趣,难以下咽。在实践中我也发现:幼儿挑食偏食并非生下来就有的,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的。

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尤为重要。在就餐中为幼儿提供一个卫生整洁、安静舒适的环境,播放优美抒情的音乐,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让幼儿心情愉快地进餐。同时,教师应该注意绝不能在幼儿进餐时批评指责他们,遇到问题应该选择其他合适的时间处理。

另一方面,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养成吃多样食物的习惯,从而保证幼儿的营养摄入。于是我通过收集、自编了一些与进餐有关的故事、顺口溜,非常受孩子们的喜欢。如午餐小儿歌:白米饭喷喷香,西红柿鸡蛋颜色亮,土豆鸡腿有营养;小肉卷一层层,面皮裹着葱花肉,五谷米粥营养全;南瓜馒头软又甜,青菜豆腐肉沫香,紫菜鸡蛋添营养……。通过这些可行的方法,幼儿良好的行为得以强化和巩固,健康的饮食习惯就在点点滴滴中养成了。

4.绘本共情,促进幼儿文明进餐

在实际工作中,我也留意到很多的绘本故事立蕴含着文明进餐的内容,何不运用绘本将文明进餐介绍给幼儿?于是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在绘本《嘘!小声点儿!》里面,通过埃维和西蒙的爸爸出现的问题,如:不断用餐具敲打桌子、咕咚咕咚喝汤打嗝、碰到沙拉酱、玩着吃东西等,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知道在餐桌上轻拿餐具,尽量不说话等,这是文明就餐的表现;在绘本《大公鸡和漏嘴巴》里,幼儿看到东张西望、吃饭撒一地的弟弟就懂得吃饭时要专心,要不然就会有大公鸡来“吃”身上的饭粒;《神奇餐厅》里有个能变出各种食物的盘子,小兔子一下子说了好多好多,吃不完可怎么办?幼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小兔子太浪费了,应该吃完再让盘子变。来到现实中,幼儿子自主取餐的时候能做到吃多少就盛多少,珍惜食物不浪费。

二、正面引领,巩固幼儿良好进餐习惯。

1.餐前游戏,关注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在我的理解就是腰围每一个幼儿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实现每个幼儿有个性的发展。面对挑食偏食的幼儿,想要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针对这样的孩子,我设计了和食物相关的游戏,增强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如:“抽卡片”的游戏,幼儿抽中画有不同食物的卡片,说出食物的营养并模仿大口吃掉的样子,有的时候加入轻松幽默的音乐,让他们的模仿更加有趣。还有一些手指游戏,如:“炒萝卜炒萝卜切切切,包饺子包饺子捏捏捏…”这样的小游戏能有效增加幼儿的食欲,改善他们的进餐状况。

2.划分小组,整体发展

班级里将每一张桌子划分为一个小组,并以孩子们喜欢的小代号来命名。我们班孩子对海洋动物特别感兴趣,于是海豚组、海星组、鲨鱼组、章鱼组就这样诞生了。孩子们各自推选出一名小组长,老师会根据孩子们各自不同的能力特点进行编组,把偏食或是吃得特别慢等这些孩子与就餐习惯好的孩子安排在一起,既有利于组织各项活动,又便于教师在进餐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就餐中老师及时鼓励表扬保持四净(嘴巴、衣服、桌面、地面)的幼儿和小组,孩子们看到周围的好朋友吃得那么香而受到感染,拖拉现象渐渐少了,饭吃得也更加香了,进餐时脏乱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

3.正面教育,示范引领

积极正面的教育可以激发幼儿模仿的兴趣。我们在对表现好的幼儿和小组提出表扬的同时,还会在每日离园前十分钟的评价总结活动里,将表现好的幼儿评为“文明就餐小明星”的称号。每周五授予表现优秀的小组为“就餐明星组”的称号。用一个个正面的榜样去带动和影响其他的幼儿和小组。孩子们相互监督提高,从一开始的几名幼儿和一个小组获得表扬外,到后来的大部分小组都能获得鼓励和肯定,孩子们你追我赶的积极性越来非常高。

三、家园合力,多方位架构进餐好习惯。

(一)两表一会,助力协作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深知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做法一致性的重要性,制定三部曲,真正实现家园共参与。第一、发放家长调查问卷,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进餐习惯。第二、召开新学期家长会,近距离沟通了解各种问题形成的原因,与家长交流正确进餐的教育方法;第三、幼儿园的课程评价表是一种综合性的评价体系,进餐行为也包含其中,通过教师、家长、幼儿自评和互评这四方面的综合评价,形成幼儿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的进餐体系。

(二)齐心助力,餐前播报

我们把每周菜谱交给了每日值日生,让他们当“报餐员”负责给大家介绍每日的食谱。开始时孩子们只是播报每天的菜谱,使有意义的餐前菜谱播报只流于形式。平淡的播报形式引不起幼儿的兴趣,更别说食欲了。于是我们改变了播报形式,把家长的力量融入进来。会将下周食谱提前发在家长群里,家长和幼儿一起查找不同食物的营养知识,有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儿歌、谜语等各出其新的播报形式,使单一乏味的播报逐渐丰富而有意义起来。不仅增加了幼儿对合理搭配饮食的了解,丰富了幼儿的食物营养知识,又能在倾听和讲解中感受播报带来的成功感。

(三)有效沟通,健康成长

每天我们都会面对幼儿的突发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教师有目的性的和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幼儿知道食物的营养及偏食挑食、暴饮暴食的危害。同时,我们鼓励家长及时的将幼儿在家的表现告诉老师,实现家园共育,并给予积极反馈。幼儿在园里进餐行为的点滴进步,教师第一时间告知家长,请家长回家再鼓励。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健康进餐真正做到了保驾护航。

一顿午餐里蕴藏着无限的教育契机。抓住小契机,走进孩子心灵,关注每个孩子,将所学的教育理论结合本班幼儿各自不同的特点,巧用方法引导他们养成文明愉快的进餐习惯,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进餐。这不仅是家长们的一致心愿,是幼儿园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不断思考和完善的方向。

一次次快乐的就餐,让孩子们真正能闻到香味,尝出味道。一顿顿健康的就餐,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们的一生,终身受益。

作者简介于缀峰 19737月,,汉族, 山东省青岛市,本科学历从事学前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