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探究

施超

济南能源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

摘要:成功的企业离不开成功的项目, 成功的项目离不开成功的项目管理。通过实施科学的项目管理, 可以保障项目进度、提高资产投资效益、降低项目成本、促进经济发展。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所以必须狠抓工程项目管理,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模式;发展趋势;

引言

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作为我国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项目管理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在逐步提高,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探讨分析现阶段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据此制定出有助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的建设性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1.1 受物价影响明显,忽视工程风险与索赔

从经济角度看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工程项目工期较长,因此,在施工期间,工程项目管理受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多,导致项目的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误差过大,等等,使项目利益受损,工程经济风险与施工风险等级增加。

第二,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风险与索赔不够重视,缺乏索赔必需的证据与正确认识,不敢正面面对业主或在面对业主时缺乏以正确的身份进行交涉的意识,反而在索赔的过程中白白流失经济效益,对整体工程项目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第三,忽视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因素对整个建筑工程所造成的影响,成本管理与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直接收益,当下大多数的施工企业对在建筑施工中所需要采用、使用的原材料或其他物料并没有进行合理的管控与造价控制,忽略了物价涨幅因素对于成本控制造成的不利后果,导致建筑成本的投入提高及其成本的利用率却大幅下降,更出现了建筑资金的实际支出严重超过预算支出的情况,对建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2 管理体制不合理

缺少灵活的项目管理制度,工程项目管理人才较少,由于很多工程建设企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因此,出现专业型人才不足的局面,针对工程项目管理,大多数企业都缺乏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且企业自身难以培养人才,通过外界招聘人才又具有不确定性,导致一些企业即使有较为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也没有专业人才运用;管理手法单一,项目模式不合理,如今有些企业仍采用计划经济模式,无法根据具体项目制定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企业竞争力不足,对人才的引入认识不够,出现企业效益低下的现象。

1.3 忽视合同预结算与财务管理

首先,目前情况下,企业逐步采用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往往会忽视合同预结算方面的管理,企业的相关人员对于施工合同并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没有和相关企业进行合同预结算方面的交流,落实到相关人员的执行力和业务能力不强,往往审核施工合同的编审人员、财务人员等并不具有较为完善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企业的编审人员对于合同中所涉及的建筑结构知识、施工技术等建筑工程知识也存在缺陷。

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2.1 加强预算管理与风险防范

预算管理是控制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项目部应根据市场行情向企业反映费用的收取标准,通过定额控制支出,根据行情及时更改预算支出,要求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人员深入学习施工合同,在签订合同之前,以增强预算人员的预算能力为切入点,立足于合同的整体框架及其细化内容展开,在中期注重开展审计人员的监督审查工作。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在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准确地管控各个项目收入的预算,针对支出预算的相关编制则采取“零基预算”的形式。同时,关注风险管理,只有风险控制得好,才能获得更高收益,可以通过风险监控、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方式降低风险,且应理性看待索赔,在项目施工中,寻找索赔机会,收集索赔证据,方便未来工作的开展。

2.2 规范工程进度控制体系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的相关管理人员需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以及实施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细致探索,讨论对策、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以此确保项目的整体工期能够控制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若施工进度受突发事件影响,项目管理人员需及时协调好各工程内容的时间差,在最短的时间内针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并解决,保证施工进度能够按照预期进度计划进行。企业需要规范和完善工程进度控制体系,制定完善的突发情况解决方案,增强施工组织等单位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整体控制能力。

2.3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若想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必须引进新的管理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不仅要具有专业施工能力,还要有全面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对提高投资效益、改善工程质量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实行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使其将新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以信息化、技术化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突破口,借此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工作规范化。

2.4 运用装配式工程建设模式

装配式建筑是采用国家标准设计,实行工厂化生产,从而达到一体化装修等目的,实现建筑规模化建设。作为新型的建筑类型,相对于传统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节能省材、环保、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等多个优点。在很多项目建设当中,预制化可以缩短将近一半的工期,对构件的设计冗余进行剔除,减少建筑构件的用料,借此解决在工程建设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处理问题。同时,其能够保证每一个构件拥有稳定的质量水准。模块化的预制对建筑形体进行了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便能够满足多元化的设计需求,能够应用于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建筑。因此,建筑工程应实现建筑从传统到装配式的成功转型,提高施工质量。

2.5 构建全面的项目管理制度

构建全面的项目管理制度至关重要。企业应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及施工情况,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提高其管理水平,规范其管理工作,明确各级质量职责,进行监督、考核、指导、评价等多项工作,做到责任到人。在顺利完工的同时,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以促进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完善作为合理的切入点,相关工程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出一套合规合理的质量监管标准与对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对应监管责任,在工程出现问题时贯彻“落实到人”的监管体系,保障相关的责任管理规范合理运行,使建筑项目符合国家要求。

2.6 增加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

首先,为确保工程质量,招标公司应扩大招标、投标范围,增加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参与竞争的投标企业可适当降低成本,但必须保证其建筑质量,可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全面评估,观察建筑公司的完工质量。若建筑企业未达到国家要求,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管理;若建筑企业达到国家要求,可参与下次竞标。

其次,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可从创新研发方向着手,在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提高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降低总体预算、支出成本等。建筑企业的根本竞争力是创新与研发,其最终将转化为建筑生产力、提高生产质量和建筑工程的质量、降低建筑与人力成本等,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结语

在现如今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环境中,为了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更加完善,提升其建筑质量,进一步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化改革,全面发挥工程项目管理对建筑企业的作用,加快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冯全成.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完善[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109.

[2]盖飞,赵海霞.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的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43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