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世界,大课堂——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微世界, 大课堂——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林桂娜

广州市番禺区丽江学校

摘要:“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具有时代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课”犹如一股春风,给传统数学教学带来一种新的气息。“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多媒体呈现、方便高效等特点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能力提升,有效应用

微课以简短的教学视频为主体,凭借着其动态性、趣味性以及灵活性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反复观看,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微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教师可在课前、课中、课后这四个阶段分别应用微课,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善用微课化解重难点,自主学习促提升

  1. 课前——培养自主预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课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等制成微课,利用QQ将微课推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预习、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记录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在课堂上交流心得、释疑解惑,并在教师点拨下获得提升。这样就构成了“课前在家自主预习新知识,课中在教室完成知识内化过程”的新型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一课时,为了能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我将这节的预习内容录制成微课供学生提前学习。具体内容如下:

(1)图形展示:四个大小、形状相同正方体变成一个 L 形状。

(2)提出问题:如果再加一个正方体,应该放在什么位置才能不影响之前看到的形状呢?

(3)视图展示:从不同的位置进行摆放,并加以观看,展示得到的视图。

(4)预习总结:从一个位置看不同的物体,获得的视图可能相同,从不同的位置看相同的物体,有可能得到不同的视图。

  1. 课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使知识点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之中要适当插播微课,引导自主探究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高效课堂。此时微课的适当使用就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时,为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堂上,通过微课导学,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具体内容如下:

  1. 启发提问: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2. 生活寻找:在生活中找出红领巾或直角三角板等物品。

  3. 引导拼图:学生动手操作,将一张长方形纸剪成两个三角形、把两条一样的红领巾拼成一个长方形。他们发现原来两个完全一样的

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4)推理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微课中的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接近知识。这样的学习过程既有趣,又学得牢。在微课录制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理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推理探究,挖掘了知识的源头,不仅巩固了数学基础,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1. 妙用微课聚焦注意力,彰显主体激兴趣

(一)妙用微课导入新课,聚焦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新颖、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从课间嘈杂环境中调整过来,将目光聚焦到课堂上。而微课具有的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的特征恰恰是进行课堂导入的有力手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妙用微课导入新课,以此来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在课堂开始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超市购物的视频,熟悉的画面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播放完视频之后师生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超市购物的经历,并为学生设置了购物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商品买卖的活动。在活动中,将学生的学习用具作为商品,并以小数的形式为商品标上价格,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商家,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体会小数的运用。如此,通过运用微课导入新课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感受,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二)妙用微课合理插播,彰显主体激兴趣

传统小数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枯燥,结合微课之后的课堂效果显然变得有趣和生动。如果能将微课在课堂上进行合理有效的穿插,那么不仅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可以录制生动形象的微课放在课前放映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微课的具体内容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也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将时、分、秒这三个时间单位拟人化,将“时、分、秒”这三个单位分别拟人化为爷爷、爸爸、儿子。借助爷、父、子三者之间的辈分差异来展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得学生能对这三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有一个较为直观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微课教学方式,原先较为枯燥的时间单位学习转化为了一个角色扮演小游戏,学生在玩乐中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不单单只停留在肤浅的认识阶段,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巧用微课延伸知识点拓展深度促发展

一)课后——巧用微课改善形态,延伸学生数学学习“拓展点”

微课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形态,借助互联网,学生课后可以进行在线学习、远程学习。教学中,教师要顺应大数据时代要求,运用微课强大的整合功能,从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内容出发,延伸学生数学学习“拓展点”,开阔学生数学学习视野,深化学生数学学习思维。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课堂上学生通过动手探究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推导出了梯形面积公式。为深化学生认知,延伸学生拓展点,教师可以录制两个微课,一是“借用以盈补虚法,将梯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的微课;二是“借用分割法,将梯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的微课。将这两个微课推送到班级学习QQ群,引起学生围观学习思考。通过微课围观学习思考,在QQ群引发群聊,从而将数学学习推向新的高度,从而抵达新的深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对于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微课,可以使数学教学内容更有趣、更形象、更生动,也能让教学过程更有互动性、针对性。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方式精心设计微课,做到善用、 妙用、巧用,避免滥用,让小微课发生大效应,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发学生深度探究、启迪学生深度思考,同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艳.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31)

[2]张田曦.信息时代下的数学课堂微课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7(11)

[3]闻礼艳 .让“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73.

[4] 包正杰 . 微课教学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运用探讨 [J]. 才智, 2017(0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