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2021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浅谈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

钱迎春

安徽省无为市滨湖小学2383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抓住一切机会践行之。家庭与学校巧妙联动,课外与课内无缝对接,将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坚持到底。巧设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图书角和快乐读书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狠抓文本学习契机,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厚积薄发,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善借班级群平台和活动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将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水平,养成阅读习惯


语文是一个海阔天空的大世界,只有大量的阅读,才可能和人类最优秀的、同时又是最优美的心灵和头脑对话,并接受那些高尚情感的浸润和启迪。也只有在广泛的阅读中才能悟得语文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在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并抓住一切机会践行之。学生的阅读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教师问出来、讲出来的,而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从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的。

一、巧设兴趣小组,充分利用图书角和快乐读书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巧设兴趣小组,为学生集体阅读创造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阅读”为“我要阅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按小学生阅读的内容设立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如童话阅读兴趣小组,寓言阅读兴趣小组,科技故事阅读兴趣小组,成语故事阅读兴趣小组,神话、民间故事阅读兴趣小组以及其他类别的兴趣小组等,丰富多样的阅读兴趣小组,喜闻乐见的阅读内容,总有一款适合学生的口味。教师充分利用每周阅读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组织小伙伴们一起阅读、分享与交流。集体阅读的氛围美好,学生参与的兴趣浓厚,日复一日地坚持下去,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培养起来。

2.班级设置图书角,为学生个人阅读提供平台。

班级图书角的图书来自于全班同学的捐赠,安排专人管理借阅事宜,限制一本书的借阅时间,若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必须先归还再续借。“书非借不能读也。” 图书角是学生个人阅读的一个好平台,在班级资源共享,丰富学生阅读资源的同时,活动了班级阅读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阅读的动力。班级定期召开阅读交流会,提前精心安排学生交流阅读方法与感受,让学生带着目的,带着思考去阅读,读中感悟,读后交流,让阅读行为真正落到实处。

3.充分利用“快乐读书吧”,为学生家庭阅读创设情境。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快乐读书吧”版块,往往都是关于读某一种体裁的书或读某一整本书的专门设置,试图让学生充分了解某一类文学作品某一本书的内容与特点,并引领充分阅读。教师精心准备,妥善安排,充分利用课堂上“快乐读书吧”版块的学习,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大有裨益。有教师的指导与引领,有同伴的介绍与推荐,还有自我的投入与憧憬,自然是读在其中,乐在其中。在家里可以邀请大人一起读,与家长共享美好的亲子阅读时光,一路读来都是温馨美好的回忆。学生喜欢这样的认同感与参与感,久而久之,便会爱上阅读。

二、狠抓文本学习契机,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厚积薄发,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1.在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因此,在学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时,应努力营造一种调动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言语能力的大环境,并提供一定的言语形式,让学生有依可循,有例可鉴,从而不断丰富、扩展、积累语言,达到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内化并运用文本的语言形式,把丰富的想象借助文本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相生的境界。

“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是指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细致地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学会语言表达。

阅读的关键是要学好文本。文本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要以文本为依据来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就拿读来说,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通文本,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引导学生读好文本。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作为一名学生,如果能大胆发现、勤于思考,必能让文本丰满起来,一个词、一个句、一个标点,都有可能引出一个话题、一个观点、一缕情感。学生们只有潜心钻研,学生个体才会有对文本全面、透彻的把握,才会让语文阅读素养得以提升、锻造。

学生优秀语言的积淀,阅读文本的方法与能力就是在一次次与文本,与师生,与自己的对话中丰富起来的。

再拿阅读课堂上的“写”——小练笔来说,这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建构与运用。在动笔之前,老师精选的例句例段的教学,表达方法的指导,修辞方法的点拨,特殊句式的呈现以及好词佳句的积累等,都是在为学生的写话积蓄力量,做好储备。学生灵活运用阅读所得,并融入自己内心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将语言文字组织好,诉诸笔端,一个优秀的小片段就浑然天成了。再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适时精准的点拨,各种各样的练笔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心中。以读促写,通过写的环节提炼总结方法,再去指导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就在这样的读写结合的实践中逐步提升。

2.紧扣每个单元导读中的“语文要素”,有的放矢地进行专项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起,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读”中都分类列出这个单元要学习的“语文要素”。这样的设计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进行相应单元的课文教学时,紧扣“语文要素”中提及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等,精心设计、专项设计针对“语文要素”的教学流程,让每一项语文要素在单元的课文教学中一步步得到训练,最终成为学生的一种语文能力和语文品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有一项是“抓住事物的特征,体会静态、动态画面。”我在教学此单元《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时,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之后,便重点抓住事物的静态、动态之美展开教学。让学生圈画文段中每个季节的事物,并用不同的记号标注出哪些事物是静态的,哪些事物是动态的,然后抓住形容事物特征的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静态、动态画面的不同之处:静态是静止的,安静的,沉睡的,没有变化的;动态是活动的,运动的,苏醒的,变化着的,并延伸到抓住事物特征,仿写事物的动态画面与静态画面。读与写自然融合,对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理解也熟烂于心,今后遇到类似的写景写物的文章自然就会想起从动态、静态两个方面去把握,去体味事物的特征,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在这样的专项训练中一步步得以提升。

语文课只有致力于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训练来培养“语感”,才能拥有浓浓的语文味,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语言中学语言,尤其在多读、多写、多积累中学语言。阅读教学应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进行语言实践训练。因此,语文老师必须担负起学生钻研文本的引领责任,使学生形成语文意识、养成研读习惯,既看到文本表面的形式和内容,更能看到文本背后的深邃与独特。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习得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提升阅读素养。

三、善借班级群平台和活动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养成持续阅读的习惯,将阅读进行到底。

1.在班级群展示朗诵视频或读书视频,要求人人参与,全员阅读。

班级微信群或QQ群是一个既方便又实用的展示和交流学习成果的平台。教师定期安排学生进行美文朗诵,录制视频发送至班级群,这既是一种展示汇报,又是一种欣赏交流,激励先进积极向上、精益求精,鼓励后进效仿学习,迎头赶上,最终达到全体学生人人参与,全员阅读。让这样的展示成为班级的惯例,会促进学生长期阅读,持续阅读。

2.充分利用诗文朗诵会、好书推荐会和趣味故事会等形式,让学生有登台展示自我的机会,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契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多种方式展示自我的阅读成果,让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班级或学校的诗文朗诵会、好书推荐会和趣味故事会上大胆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分享彼此读书过程中的美好遇见,让阅读不仅愉悦了自己,还愉悦了他人,带动身边的人一起阅读,做更有智慧和内涵的人,让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3.鼓励随时作批注,即兴写读后感,用心进行读书创作活动,在读写结合中促进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阅读时光读也许还是浮于表面,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作批注,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疑问和感受。三言两语不嫌少,长篇大论不嫌多。久而久之,将零碎的感受整理成篇,修改、充实,那就是一次次创作活动了。教师利用习作评讲课组织交流那些不经意间书写的读后感,肯定优点,提出良好的修改意见,指导学生再修改,并鼓励、支持学生积极投稿,潜移默化中读与写结合,读书活动与思想感情相交融,相碰撞,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自发的行动,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相伴一生,终生阅读定会让他们受益无穷。

另外,建立阅读评价体制,班级设有“小书迷”“读书小硕士”“读书小博士”“诵读小高手”“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称号。语文阅读评价要综合考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以及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评价有利于激发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鉴赏能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教学与生活中的各种契机,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多开展各种阅读活动,创造展示汇报与交流分享的机会,营造人人热爱阅读的良好氛围。抓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一切可利用的机会,让阅读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忠实的伙伴,如影随形,积淀文化底蕴,丰盈精神世界。家庭与学校巧妙联动,课外与课内无缝对接,将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培养坚持到底,让阅读一直伴随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肖川: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