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功能性训练在高校体能训练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关于功能性训练在高校体能训练中的应用探讨


黎定江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功能性训练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训练方法,广泛适用于高校体育教学、各类培训机构和专业体育队训练,是最有效的体能训练方法之一。功能性训练带有明确的目标,强调赋予骨骼和肌肉完成各种动作的能力,优化竞技的模式,保持体能训练与身体素质的适应性。本文分析功能性训练在高校体能训练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开展功能性训练应当遵循的原则与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能训练;功能性训练;应用策略

传统的体能训练单纯以锻炼体能为目标,重视进行体能测试,强调通过一系列的跑步、跳远和引体向上等基础运动提高学员的体能。相比之下,功能性训练从人体特质出发,充分考虑训练者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力求在保护学员不受伤的情况下进行体能训练,实现体能训练与专项运动技巧训练的结合。

一、功能性训练的内含分析

功能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训练思维,能够把体能训练与体育技能训练充分的结合起来,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学员的运动水平。功能训练以开展核心力量训练为主,着重提高学员的神经肌肉系统能力,注重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提高学员整体训练效率。虽然功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训练都属于体能训练的方式,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员的成绩,但是,功能训练更关注训练刺激与学员康复的过程,强调从学员的身体状态出发组织开展一定强度的过程性训练。相比之下,功能训练更加突出了训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强调在学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开发运动机能。可以说功能性训练更具有均衡性,注重体能训练的效能,强调有效拉近体能训练与比赛之间的距离。

二、功能性训练遵循的原则

1.激励原则

功能性训练遵循激励原则,强调从现有的场地器材出发,尽量减少体能训练对学员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学员出现身心疲劳的情况,大力培养学员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不断强化学员内部动机,消除体能训练负面影响。

2.动作原则

功能性训练突破了以往机械训练的弊端,重视在体能训练中改进学员的技术动作,通过体能训练将各种技术动作整合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综合训练的效果。例如,篮球训练的起跳抢板动作与栏架高度调整相结合,从而增强学员肌肉的暴发力,达到有效提高学员跳跃能力,增强学员综合技能的效果。

3.运动链原则

功能性训练还注重弥补传统体能训练的不足。功能性训练不过分强调某个技术动作的训练,不会在训练时单方面的发展学员某一环节的力量。功能性训练强调在训练时保持动作的完整性。例如,引导学员在训练时充分的关注呼吸,进一步形成完整的运动链条,这对于优化学员的思维和肌肉记忆意义重大。

4.恢复再生原则

功能性训练同样需要保持一定的负荷,但是这种肌肉负荷通常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在训练时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功能性训练还重视快速恢复学员的体能,强调提高学员的机体再生能力,当学员受到强烈机体刺激时需要适当调节,待学员恢复后再进行训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体能训练效果。

三、功能性训练的应用策略

1.大力普及功能性训练

以往高校体能训练课时较少,功能性训练的频率较低,学员对功能性训练的认知不足,阻碍了功能性训练的充分应用。当下,还要大力提高功能性训练的普及度,提升高校师生对功能性训练的认知水平,大力宣传功能性训练的重要性,创新性组织开展功能性训练教学活动。高校应当加强对功能性训练的支持,提高功能性训练频率。授课教师还要提高功能性训练知识的掌握水平,适时开展相关调研工作,探讨总结功能性训练案例,将功能性训练方法有效传递给学员。例如,动态拉伸训练是提高大脑对身本控制力,防止学员损伤的重要训练,教师可以将其分为上肢、躯干、下肢拉伸,展示拉伸训练方法,引导学员分组练习,限定每组次数,讲解训练要点,帮助学员掌握功能性训练方法与要点,推动学员积极投入到功能性训练实践,提高体能训练有效性。

2.完善功能性训练理论

虽然功能性训练近年来在高校广泛应用,但是相关教学实践仍处在起步阶段,功能性训练的方式较为单一,教学环境相对落后,没能充分研究相关教学的实施策略。功能性训练还要充分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基于先进的功能性训练理论指导我国高校体能训练实践。高校应当结合体能训练教学目标广泛汲取相关理论训练,不断丰富功能性训练的内容,灵活配置各种功能性训练硬件,总结以往高校功能性训练教学的问题,推动功能性训练的科学化实施。例如,肌肉激活是功能性训练的开始部分,主要采用徒手或器械热身练习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采用俯桥练习、仰桥练习、臀桥练习等组织实施力量练习。教师在组织训练时可以让学员渐进的前后移动双臂,进行直臂或屈臂平板支撑练习,侧桥练习时可以采用迷你带辅助。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学员身体素质适当的调整练习内容,通过训练数据分析总结功能性训练与动作新理论的关系,探索神经肌肉系统激活的方法,进一步把核心力量训练、本体感觉训练、动力链理论整合起来,从而保证功能性训练可以全面提高学员身体素质。

3.建立训练的反馈机制

为了保证功能性训练在高校落地生根,切实发挥功能性训练提高学员体能的作用,还要建立完善的功能性训练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员参与功能性训练的体验,防止功能性训练的固步自封,找到功能性训练改进强化的着眼点。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功能性训练的反馈信息机制,促进参与功能性训练的教师和学员积极进行训练反馈。其次,鼓励学员表达自己的相法和改进的建议,通过小组讨论、问卷调查或征询建议的方式改进功能性训练的方式方法。第三,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了解功能性训练情况,及时公布功能性训练成绩信息,从而调动学员积极反思,为深化功能性训练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协调性训练时为了达到神经激活的训练效果,教师可以尝试让学员原地双脚踏步方式原地快速交替着地练习,并且保持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略前倾,或穿插融入原地加速跑等练习项目。在训练完成后应当重视询问学员感受,鼓励学员自主进行训练反思,引导学员自主搜集或展示同类型训练项目,从而达到优化学员对功能性训练认知,提高学员开展功能性训练质量的效果。

结论:功能性训练是高校普遍使用的体能训练方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高效性,符合学员身体条件要求。教师还要根据学员的兴趣与学习需要适当优化训练方法,围绕不同体育项目使用不同训练方法,让体能训练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姜文斌,陈少哲.对功能性训练发展及特点的理论研究[J].体育风尚,2020(09):44-45.

[2]张杰,魏丽.功能性训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辩证分析[J].凯里学院学报,2020,38(03):114-117.

[3]盛强.功能性训练对高校学员体能发展的应用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5):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