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硫酸镁与三黄膏对比在降低输液静脉炎中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50%硫酸镁与三黄膏对比在降低输液静脉炎中应用

潘凤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0 )

摘要:目的 研究50%硫酸镁与三黄膏对比在降低输液静脉炎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因静脉留置针造成静脉炎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0%硫酸镁进行局部湿敷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三黄膏涂擦处理。将两组采用不同处理方式的患者在降低输液静脉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的效果快并且效果更明显。结论 在降低输液静脉炎中采用三黄膏涂擦较50%硫酸镁局部湿敷的处理效果更好,有助于局部肿胀的消肿以及疼痛的缓解。

关键词:50%硫酸镁;三黄膏;降低输液静脉炎;应用

静脉炎作为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因输入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塑料管放置时间较长造成静脉壁局部产生化学反应,发病时表现为局部组织泛红、疼痛、肿胀和发热等现象,情节严重时会导致干性坏死[1]。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理疗、50%硫酸镁湿敷或者热敷等方式,然而其效果不明显。中医上认为,静脉炎的发病机理常表现为气滞血瘀。三黄膏中主要含有黄柏、黄连和黄岑等成分,其味苦,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除热、活血化瘀的功效,针对静脉输液造成的静脉炎疼痛红肿情况能够有效消肿止痛,并且其效果较常规湿热敷方法更佳[2]。我院采用自制的三黄膏或50%硫酸镁对静脉炎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详细的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因静脉留置针造成静脉炎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有27例男性,23例女性,年龄为49-80岁,平均年龄为(63.1±2.7)岁,有10例为高营养液输入,18例为20%甘露醇输入,20例为静脉留置针所导致,2例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致。观察组有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为48-81岁,平均年龄为(63.6±3.2)岁,有11例为高营养液输入,21例为20%甘露醇输入,17例为静脉留置针所导致,1例为锁骨下静脉穿刺导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剂量和静脉炎患病程度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50%硫酸镁进行局部湿敷处理,首先将50%硫酸镁浸将纱布浸湿后于患处进行湿敷,对湿敷处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早期24小时内采用冷敷方法,晚期超过24小时采用热敷方法,2次/d,1h/次。

观察组患者采用三黄膏涂擦处理,先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处理,将三黄膏用于患处外敷,覆盖厚度以0.2-0.3之间最佳,并且其覆盖直径应较病变处多2-3cm,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敷药,敷药后询问患者是否有异常现象发生,例如瘙痒、皮疹、水泡等不良反应,若存在以上不良反应发生,应停止用该药进行外敷。

1.3评价标准

根据静脉炎的临床特征以及患病程度,将分别采用50%硫酸镁与三黄膏治疗后的1d,3d和5d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有效表现为患者将买血循环表现良好,血管弹性恢复良好,沿静脉的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消失,受累情况下无静脉压痛感。无效表现为静脉炎导致的不良症状无改善变化甚至患病程度加重。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0.0对实验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61779bdd97e4f_html_7138e34baf301282.gif )表示,通过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使用计数数据病例数(n,%),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1d后其沿静脉走向的疼痛症状有所好转,但仍表现为红肿、发热。静脉按压后出现明显压痛感;治疗3d后其红肿、发热等现象较之前有所好转,疼痛症状减轻,静脉按压后稍微有压痛感;治疗5d后患者沿静脉走向的红肿、发热等症状消失,静脉按压时没有压痛感。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更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有效

无效

观察组

50

46(92.0)

4(8.0)

对照组

50

34(68.0)

16(32.0)

3讨论

静脉炎发病病因通常为在治疗过程中静脉给予化疗药物特别是有细胞毒性的制剂,然后造成静脉走向周围皮肤和血管等发生炎症反应,病症主要表现为过敏性血管炎症

[3]。临床相关病理学和组织学研究显示,上述病症主要由于局部白细胞发生活化并且表现为趋化作用从而导致静脉血管壁的炎症症状,其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局部刺激造成的一系列炎症反应介质例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在体内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表现为炎症渗出症状,最终引起血管发生挛缩和扩张等诸多不协调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逐渐增加的血管壁的通透性,使红细胞和组织液发生外渗,进而表现为受损部位周边皮肤红肿和疼痛等现象。

传统方法采用50%硫酸镁进行湿热敷,上述方法虽对治疗静脉炎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其疗效较差,并且硫酸镁具有风化性,其味苦、咸,于皮肤表面易产生无色结晶,并具有刺激性,易使患者产生不适。50%硫酸镁通过高渗作用消除水肿,需勤换纱布,操作过程繁杂。湿热敷能够使痛觉神经的兴奋性降低,使局部血管发生扩张,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加速炎性渗出物的消除,炎性水肿现象得到缓解,降低患者疼痛感。操作过程中的困难主要是不能始终保持良好温度,痊愈时间较长,治疗效果没有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4]

三黄膏中含有的成分主要有黄柏、黄连和黄岑等,其味苦、寒,具有解毒清热、活血化瘀等功效。通过三黄膏对静脉炎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临床上食用后其治愈率更高。其具有性价比高的特点,其成本较低,能够明显提高静脉炎的治愈率,减少治疗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具有使用简便的特点,对周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后,将其沿静脉走向进行肿胀和疼痛等处进行敷治,没有毒副作用,利于患者接受。该药的市场需求量较大,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追求中医重要的治本,三黄膏成分完全是天然中草药,使用更安全[5]

综上所述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的更高,说明在降低输液静脉炎中采用三黄膏涂擦较50%硫酸镁局部湿敷的处理效果更好,有助于局部肿胀的消肿以及疼痛的缓解。


参考文献

[1]张静.三黄膏外敷预防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饮食保健,2018,005(041):80-81.

[2]陈红梅,崔凤仙,彭俊,等.龙珠软膏与50%硫酸镁联合使用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特别健康,2018,21(6):74.

[3]李艳春,李艳萍.四黄膏外敷对输液引起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9,025(024):90-92.

[4]周建飞,周建菊.硫酸镁联合利多卡因与硫酸镁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8,008(023):21-22.

[5]魏世鸿,王小虎,罗宏涛,等.金黄散对比硫酸镁治疗输液所致静脉炎的系统评价[J].天津中医药,2018,035(002):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