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40例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6
/ 2

急性心肌梗塞 40例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杨春敏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临沂市第三人民医院) 2760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急性心肌梗塞40例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本次研究当中选取了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在其中挑选出4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展开研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20例,对比组20例,然后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和病情控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组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实施对比,研究组明显少于对比组;组间患者的病情控制进行对比,研究组的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对比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进行心血管内科治疗,可以很好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值得推荐应用。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急性的缺氧缺血的变化,从而引发心肌坏死的病症。主要发病人群为老年人,目前,由于年轻人的不规则生活习惯和暴饮暴食以及吸烟酗酒,导致其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1]。患者在发病期间全身会出现疼痛难忍的情况,如早期不能够及时治疗,就会引起更多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心力衰竭、休克以及猝死。心血管的内科治疗是主要的措施,对控制病情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有很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急性心肌梗塞40例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现将相关研究内容与结果做如下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定为2019年10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定为此时间段内在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挑选出40例,通过抽签法,将参与研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均分成20例,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26±10.38)岁,其中,研究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1例,9例,对比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2例,8例,以上资料比较,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治疗,具体为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叮嘱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同时对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扩张冠脉以及吸氧等治疗,并采用受体阻滞剂和肠溶阿司匹林以及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

研究组使用内科规范化进行治疗,也就是急诊PCI治疗,具体为:给予患者生产厂家为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 ,国药准字J20171021的阿司品林肠溶片,口服,每天1片,一片100mg;生产厂家为上海汇惀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252的替格瑞洛片,规格90mg,口服,饭前或饭后,每天2片,一次90mg;生产厂家为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9,4100iu ih q12h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进行静脉的推注。之后采取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相关的结果对梗死相关血管行介入治疗。急诊PCI治疗完后后,使用替罗非班进行抗血小板的作用

1.3评价标准

组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仔细记录,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心律失常、黑便、血便以及皮肤黏膜[2]。总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心律失常+黑便+血便+皮肤黏膜)/总例数×100%。

组间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比较:在进行治疗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价。病情控制的标准:完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临床症状相对于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总有效率=(完全改善+部分缓解)/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SPSS.23进行本文资料数据的处理,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病情控制情况表现的是计数资料类型,检验方法以及结果表现形式依次为卡方检验(百分比),组间差异为P<0.05。

2结果

2.1 组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见表1

表1 组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心律失常

黑便

血便

皮肤黏膜

总发生率(%)

研究组

20

0(0.00)

1(5.00)

0(0.00)

1(5.00)

3(10.00)

对比组

20

2(10.00)

2(10.00)

1(5.00)

1(5.00)

7(30.00)

χ2


-

-

-

-

4.85

P值


-

-

-

-

<0.05

2.2 组间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组间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完全改善

部分缓解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20

11(55.00)

8(40.00)

1(5.00)

19(95.00)

对比组

20

10(50.00)

5(25.00)

5(25.00)

15(75.00)

χ2


-

-

-

4.24

P值


-

-

-

<0.05

  1.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心血管疾病,以往研究发现,和动脉搭桥术对比,静脉注射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以及耗时较少[3]。阿替普酶主要的成分为糖蛋白,可将纤维蛋白和赖氨酸残基相结合,激活纤维蛋白中的纤溶酶原,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有效降低。本次研究中,两组之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实施对比,研究组更少;两组之间患者的病情控制进行对比,研究组的控制情况更好,差异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的内科治疗中,及时进行治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对患者早期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妙琴,张建华,劳素银.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3):29.

[2]赵英杰.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5(18):25.

[3]伊国兰. 急性心肌梗塞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护理干预价值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8(0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