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分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措施

王 莉

温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135

【摘要】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开展研究,将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吞咽障碍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纳入60例及40例。对两组患者详细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比分析脑梗死后吞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年龄在75岁及以上、食物种类为固体、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多发病灶、进食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具有进食依赖性、牙齿缺失6颗以上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年龄在75岁及以上、食物种类为固体、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多发病灶、进食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具有进食依赖性、牙齿缺失6颗以上均是造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率。

【关键词】 脑梗死;吞咽功能障碍;危险因素;护理措施

脑梗死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一般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升,降低了脑梗死患者的发生率。但仍然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吞咽障碍就是其中之一。吞咽障碍对患者的影响,是可引发进食困难,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问题,严重的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影响预后。为了提升脑梗死患者预后质量,降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本次研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开展研究,将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出现吞咽障碍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纳入60例及40例。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2-80岁,平均(60.6±3.7)岁。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61.2±4.0)岁。纳入标准: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脑梗死,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于12分,首次发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官或系统病变者;存在严重肝肾、心脏、肺脏疾病不全者;合并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者精神病患者;脑梗死发病前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者;既往有咽喉疾病手术史者。分组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自行设计脑梗死患者的调查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人口学治疗,包括年龄、性别、病灶、疾病严重程度、既往病史等;对患者进食种类及进食时间、是否存在进食依赖情况等进行调查。将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手中,指导患者家属协助其在20min内完成。

1.3 观察指标

分析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吞咽功能障碍的评估标准为洼田饮水实验。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对照组年龄在75岁及以上患者比例为50.0%(30/60),观察组92.5%(37/4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19.607,P=0.000);对照组食物种类为固体的患者比例为13.3%(8/60),观察组50.0%(20/4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16.005,P=0.000);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患者比例30.0%(18/60),观察组55.0%(22/4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6.250,P=0.012);对照组出现多发病灶患者比例为11.7%(7/60),观察组62.5%(25/4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28.500,P=0.000);对照组进食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患者比例为35.0%(21/60),观察组70.0%(28/4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11.765,P=0.001);观察组具有进食依赖性患者比例33.3%(20/60),观察组85.0%(34/4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25.792,P=0.000);对照组牙齿缺失6颗以上患者比例为5.0%(3/60),观察组37.5%(15/40),对比有统计学差异(X2=17.175,P=0.000)。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年龄在75岁及以上、食物种类为固体、合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多发病灶、进食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具有进食依赖性、牙齿缺失6颗以上患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危险因素的类型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升患者预后,避免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针对脑梗死患者采取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加强健康教育,主要是由责任护士对具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通过明确吞咽功能障碍发生的因素及风险的讲解,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借此提升患者及家属配合度。通过提升患者的正确认知,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避免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生。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尤其是高危患者,对其进行饮食指导。进食时,指导患者保持半卧位,尽量引导患者自主进食,减少进食依赖。在进食过程中,避免与患者交谈,防止出现呛咳。根据患者进食能力选择合适的食物,先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测试,个体化选择进食的形态,包括水、果汁、流食、半流食、固体食物。在进食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进食指导及进食安全的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通过护理人员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患者了解合适的吞咽功能训练方法。常规的训练方法为将手洗干净后,伸入口中,进行吸吮动作的训练,并自甲状软骨上下滑动,以完成吞咽动作。还可指导患者通过点头、摇头、仰头以及左右转头、耸肩等进行头部控制。通过将压舌板放置于患者口腔中,利用舌头推动压舌板,锻炼舌肌力量。进食前后,指导患者进行空吞咽的训练。

综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风险等级的评估,并根据引发脑梗死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高风险人群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预后,避免吞咽障碍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