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ICU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研究进展

周子薇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 北京市 102400

【摘要】ICU机械通气患者不同于一般患者,其大部分患者状态为昏迷、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等,多数患者的肌力较差,在使用多种管道或者医疗器械时,他们非常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面对这个问题,如何进行患者痛苦的减轻,减少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频率,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和预防措施来补救,本文以下将从压力性损伤的多个角度阐述其相关因素和护理进展,希望可以对患者给予病情上的对症处理和及时帮助

【关键词】ICU机械压力性损伤:研究进展

我们通常称压力性损伤的别名为褥疮,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时间压迫局部,血液受到循环阻碍,使得局部组织产生一些损伤,呈持续缺血、缺氧及营养不良的状态,此病易发处在骨隆突位置。随着经济进步,医疗事故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的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患病率呈持续增加形势,此患病率我国为1.58%,美国可高达9.3%~16%,因此压力性损伤一度成为护理者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国内外多数专家也在近年来不断提出关于压力性损伤、溃疡的新理念及救治方法,具体情况如下综述。

1关于压力性损伤的分期更新、定义

关于压力性损伤的医学定义,最早于2016年提出,是由美国压 疮 顾 问 小 组在芝加哥召开的压疮定义分期学术会议而来,其将“压力性溃疡”进行更名,改为“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常见部位在患者骨隆突处,是一种关于皮肤深部软组织,或者皮肤本身的损伤患病,其损伤和医疗器械的使用关系深密,是器械伤及皮肤局部黏膜的一种表现,患者会带有一定疼痛感。NPUAP后来又重新界定了压力性损伤,将其分成1至4期不同损伤,更改力度较小,主要是把符号由用罗马数字代替变更成为阿拉伯数字形式,后期又进行了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内容的增加,并一并把医疗器械相关性损伤和黏膜损伤都进行了规整,纳入压力性损伤范围。

2危险因素

2.1 压力因素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等都是压力性损伤的力学影响因素。患者皮肤、活动、体温营养以及皮肤组织灌注等这些因素,也会带来一定影响。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压力、压力联合剪切力这两种,对损伤来说,主要需要减轻这两种力的影响,有观察表明一旦坚持30min以上的剪切力按压,就会对深处组织带来巨大损害,这种情况有时不可逆,而摩擦力就像助力,导致压力性损伤具有易发性,其容易对皮肤浅层产生一定损伤。

2.2 医疗器械

组织薄弱处统一在使用器械时,发生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部位的严重程度和器械使用时间、类别等息息相关,比如神经外科ICU里,都是一些使用呼吸机、监护仪、颅内压监测的这类患者,一旦在使用时发生不恰当情况,就非常容易造成压力性损伤,例如手指皮肤损伤、气管导管导致颈部损伤、口唇压力性损伤等。而且在神经外科ICU 内有些颅脑损伤患者,有时会因上下肢体骨折,需要颈托或夹板进行相关固定,这时就容易发生因使用医疗器械而产生的压力性损伤现象。

2.3 管路压迫

ICU 机械通气患者会使用很多管道,一旦不经注意,因梳理不得当的气管管道、颅内引流管、尿胃管等,都容易被患者压于身体下面,最终造成背部的一些皮肤受损而产生损伤。

3预防措施

3.1 常翻身

如论最节省经济且最具备效率的防压力损伤措施即翻身。由于ICU 科室的患者通常都处于无法自主的昏迷状态下,其无法做到自己主动翻身,因此需要在床头设置一张提醒翻身的翻身卡,在床头交接班的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执行起来。最好是每2h进行翻身一次,每次翻身之间需要间隔时间在15 min左右,注意给患者翻身时,不能有拖、拉、推等不良行为,防止皮肤出现擦伤情况,注重保护头部,原因在于耳廓与枕部也非常容易出现损伤。

3.2 正确体位

体位十分关键,一旦错误也容易提高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程度,注意床头、床尾摇起时,不易让床头超过45°角。如果床头太高,容易产生患者身体下滑现象,如果骶尾部具有很大剪切力,患者的骶尾部在过长时间接触床体的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压力性损伤。患者侧卧时,要将三角枕靠于背部,并最好采取30°角度斜侧姿势,这样可以最小程度的减小患者与压力面的接触范围,降低损伤压力。患者还需在头胸膝等部位用软枕支撑身体,避免出现皮肤损伤。

3.3 减压设施要合适

患者在选用机械通气设施上,应当选用电动充气式空气床垫,水垫或海绵垫也可。最实用的是电动充气式,其好处在于就算翻身时间有所延长,也不会产生对患者的过多压迫,可达到有效预防效果,有些研究表明,在翻身时间上其可以延长到4h一次。

3.4 敷料

可以选择预防性使用敷料,它可以减缓患者皮肤压力的受力程度,让皮肤减轻对摩擦力和剪切力的影响,对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可以起到降低作用。

3.5 医疗器械的使用

正确使用医疗器械是医护工作者的本职,首先强调每班必须要对患者皮肤与机械的解除部位进行检查,看是否产生压力性损伤,其次可适当变更机械的使用位置,在特殊情况下,可使用敷贴间隔医疗器械与患者皮肤,用以减缓器械压力。另外,如需要变换患者卧位时,需要适当进行各类器械管道的顺理,在保证各管道正常使用的同时,适当做好位置的安放,以免发生管道压背或者气导管压迫口舌的情况发生,最好采用“高举平台法”来给管道做固定工作,防止因为患者皮肤与管道直接接触,而引发一些不必要的压力性损伤。

3.6 温度的调节

温度的调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观察患者情况来采取措施,可以选择降温或保温。ICU机械通气患者通常都带有一定的颅脑损伤情况,特别可能出现高热情况,这和脑内中枢性神经有密切关联,中枢性高温患者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降温处理,可选择在患者的大血管位置、患者头部、末梢神经循环差等肢端处,给予冰袋凉敷,但同时又需要给予高热患者进行一定的肢端保温。研究表明,在保温护理措施得当的情况下,压力性损伤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4护理步骤

4.1 1期损伤护理

1期患者是重点关注目标,也是医护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1期作为特殊病患时期,只要在此时可以做好有效护理措施,将压力性损伤的蔓延得以拦截,阻止其病情发展,便可对患者病情产生逆行性,使其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面对1期患者,建议主要的改善途径为注意患者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平时注意翻身,在体位摆置上处理正确得当,配合使用适合的减压设施,注意常增加敷料药贴,尽量让床单具有清洁度,保持干燥性与整洁性。

4.2 2期损伤护理

2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较1期患者具有复杂性,其损伤程度更甚,对于产生水疱的患者,应当先进行皮肤消毒处理,然后采用穿刺手段抽干水疱内的水,最后在患者的受损部位加贴水胶体敷料。对于伤口不是很深,渗液较少的患者,也应当处理完伤口以后再进行水胶体敷料的贴敷。整个过程中,手法要保持轻柔,不要在给患者翻身、搬运时出现拉扯动作,进行身体抬离时,应当要和床面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水疱因摩擦而出现伤口破皮情况,从而暴露患者伤口基底部位置,这样是不利于压力性损伤患者伤口愈合的。对于敷料的更换,间隔时间可在1d左右,如没有卷边或者脱落情况发生则无需天天更换,有渗液卷边发生时,应当及时更换新的敷料。

4.3 增强营养

压力性损伤包含多种因素,简单来说可概括为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而产生内因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营养不良所造成,而且营养不良还会带来其他影响,例如影响到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愈合情况。应采取的措施为,针对患者不同营养情况,为其提供可改善饮食的食谱,尽量让患者食用高维生素C、A、高蛋白质,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及丰富锌的食物,如此可促进患者尽快愈合压力性损伤所带来的创伤情况。

总结:在预防ICU机械压力性损伤的问题上,护理人员要明确意识,做好各风险的防范,主要依靠知识技能,掌握好和压力性损伤发生相关因素,以备早期做好更多措施,文章上述提到的关于ICU机械压力性损伤的相关问题及解决措施,希望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对于已然发生的患者而言,应当积极配合上述护理方法,使病情尽快缓和,而重症患者,全面有效的综合护理途径可对其进行有效预防,将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调整到最低状态。

参考文献

[1]杨富,方芳,陈兰,等,ICU 早期康复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7,32( 10) : 100-103.

[2]杜安琪,朱凤雪,李纾,等,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活动[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6( 5) : 52-528.

[3]SlBakhru RN,Wiebe DJ,McWilliams DJ,et al. An environ- mental scan for early mobilization practices in US ICUs [J]. Crit Care Med,2015,43( 11) : 2360-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