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辛伟

身份证号码: 6123241984012760**

摘要: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的施工环节之一,框架结构的施工需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与优化,如此才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建筑框架结构施工中现有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框架结构施工的质量与稳定性。框架结构施工中包括模板、钢筋、混凝土等多项分项工程,还会涉及变形缝施工技术,若想使框架结构拥有更长的使用周期,必须强化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框架结构的安全性与使用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各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模板工程施工

模板工程是贯穿整个浇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系统中的工作,在整个过程中,模板形式和施工方式的选择,均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后续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合理施工,能有效降低工作成本,为施工企业提供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为了增强模板的反复利用率,并未对模板拆除工作严格要求,这不但会使后续施工困难程度增加,而且提前拆除模板还容易使梁柱支撑出现裂痕,还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建筑的安全性,导致混凝土的整体质量下降。

1.2钢筋工程施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钢筋工程的施工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有直接影响,钢筋工程的施工效果直接反映了整个建筑的结构受力情况,而钢筋的应用也是整个建筑物安全性的最佳保证。然而,从实际施工情况中发现很多施工人员无法明确钢筋数量,而且钢筋数量和绘制的图纸有差异,施工人员根本无法按照规定对钢筋进行绑扎,钢筋抛锚和拉结等情况也常有出现。

1.3混凝土工程施工

建筑的框架结构强度和质量是否能达到预先要求的标准,主要由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情况决定。通常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的应用质量,大多数混凝土的搅拌都由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若搅拌质量和养护不到位,后续的施工易出现麻面、露筋等情况,严重的还会使混凝土形成裂痕。施工方为降低施工整体造价,在混凝土的应用选择上,会采用不同强度的混凝土,而建筑梁板柱节点如使用的混凝土强度的不同,会导致浇筑质量不合格,致使部分强度也无法满足施工整体需求,这会直接导致整个建筑的安全性能下降。

1.4变形缝施工

结合实际经验可知,建筑物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内部框架也会因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产生开裂的情况。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者需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同时加强对变形缝细部和薄弱部位等的监管,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对建筑的破坏,加强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感和安全性。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2.1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承担着新浇筑混凝土的支撑重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和施工荷载均由模板系统作为支撑,这也使模板工程的设计和组装成为整个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施工环节。在工程开展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同时请专家和审查团队对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等多方面进行检测和审查,以此确保模板能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支撑作用。此外,模板的空间位置和底模起拱、留孔等多项内容也要符合建筑整体需要,满足规范要求。直至后期拆除时,工作人员也需按照混凝土强度对拆模顺序进行安排。

此外,负责模板测量的施工者要尽可能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若施工时发现模板本身和接缝出现裂痕,工作人员需利用混凝土对其进行填补,以此提升混凝土浇筑后的美观感。使模板系统保证稳定和可靠,可方便后期工作人员对模板进行拆除。拆除过程需按照制定的相应规范执行,在确认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可以拆模的标准后再对模板进行拆除,拆除人员同时需做到拆除和清理同时进行,以此避免材料丢失和施工人员人身受到伤害的情况发生。

模板工程施工流程为:抄平、放线→柱钢筋绑扎(钢筋隐蔽)→支柱模板(模板补缝、复核)→支梁底模板(模板检查、矫正、复核)→绑扎梁筋(复核)→支梁侧模及板模(模板检查、矫正、复核)→绑扎板筋(检查、验收、签字)→浇筑柱梁板混凝土,取样(养护)。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作为框架结构施工中分项工程,钢筋工程的质量不仅与混凝土工程质量有直接的联系,与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也有紧密的关系,同时也与工程进度及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根基,在进行钢筋工程施工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加工、连接与安装,确保钢筋材料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同时满足抗震需求。并且要综合考虑柱的截面面积、施工环境与混凝土强度进行箍筋型号的选择,在现场完成下料、绑扎、连接、安装等程序,保障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

例如,在钢筋工程施工时,为提高钢筋结构的稳固程度,可以在材料选择、焊接准备与下料施工3个环节展开细化处理。确保材料被安置于安全且固定的地点,为了不发生掉落或遗失情况,可对材料进行暂时的固定。并针对材料摆放场地进行全面的管理与保护,制订全面的防护措施,减少项目施工的材料损失。于焊接施工开始前,需确定焊接设备处于可运行状态,可先行开展焊接试验,并对试验结果展开抽样检查,从而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钢筋能被牢固连接。下料施工重点强调对下料余量的保持,因此在施工前可通过测试确定下料余量。

2.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2.3.1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材料选择,并做好原材料质量控制工作,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如保障石与砂符合设计对规格与硬度的要求;保障水泥的强度符合施工需求,对其进行包装、生产日期与强度的检查,向供应商索要质量保证书。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

2.3.2科学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需求通过相关的试验与检验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控制好混凝土中石子、水泥、砂的渗入量,并科学添加外加剂。若选用预拌混凝土,需对生产厂家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估,考察厂家的资质、生产能力与运输距离,从而确保选购的预拌混凝土符合实际工况。并且要对预拌混凝土的配料单与配合比进行确认,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时间进行把握,从而最大程度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

2.3.3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应结合实际工况进行科学设计

在设计方案中应包括浇筑过程与浇筑方法,并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应制订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当设计方案通过审批后才能正式投入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制备→运输→浇筑→养护。

2.4变形缝施工技术

建筑物投入使用的周期相对较长,当遭受突然猛烈的外部冲击或长期承受外部压力时将会出现变形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引发开裂等问题,导致建筑结构遭受破坏,使建筑物的安全性及使用性能受到直接影响,同时还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周期。因此在设计时会通过变形缝施工为可能变形部位预留结构缝,由此可见,在框架结构中变形缝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必须保障其施工质量,否则将会直接损伤建筑物。而这就要求进行变形缝施工时必须严格遵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对框架结构的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技术人员若不能保证框架结构施工质量,会影响整个施工建筑的质量,由此可见,加强框架结构的创新探索,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潘俊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192-193.

[2]贾玮.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21(05):136+138.

[3]杨清华.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运用[J].建筑结构,2021,51(0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