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8
/ 2

论 “ 四史 ”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武 强

天津商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300134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把“四史”融入思政课是做好思政课的应有之义。“四史”学习宣传教育具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和特色,这是做好“四史”融入思政课的前提和基础。“四史”融入思政课对思政课各要素提出了一些新要求,教师理论要强、融入标准要高,这位做好“四史”融入思政课提供了标准和目标。“四史”融入思政课还要处理好目标与方法、资源与能力、整体与部分、规律与创新等四对关系。

关键词:“四史”;思想政治课;关系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好宣传好“四史”意义重大。做好“四史”融入思政课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必须做好的重点工作和完成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四史”学习宣传教育的特点

“四史”与思政课虽然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四史”学习宣传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特色。了解好“四史”学习宣传教育的特点是做好“四史”融入思政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涉及历史素材内容多

“四史”包括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四史”涉及到的史料非常丰富,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也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进行的理论创新,还包括“四史”进程中许多反面人物、事件等。这些丰富的历史素材给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巨大的“素材库”。丰富的历史素材在为思政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同时,也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在历史素材中迷失,甚至于被负面的思想所影响。

2.涉及时间跨度大

“四史”中社会主义发展史已经有500多年,中共党史到今年正好有100年,新中国史有70多年,历史最短的改革开放也已经有40多年。如此大的时间跨度为深入学习好“四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既有上百年也有不足半百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的素材可供挖掘,有太多的人物和事件都要涉及,有太多的著作和文章需要阅读。思政课教师能否梳理好“四史”各部分的发展脉络、主题主线、经验教训等,直接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水平。


二、“四史”融入思政课提出的新要求

“四史”融入思政课既是我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要求,也是我们做好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重要契机和重要机遇。“四史”融入思政课具有与其他内容融入思政课所不同的要求。这些新要求既是做好“四史”融入思政课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我们做好思政课的新任务和新标准,有助于推动思政课再登新台阶、实现新发展。

1.要求教师理论强

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具有专门的全国统编教材,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四史”内容想要更好的融入思政课,必须增强其理论性、系统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思政课教师要善于从浩海如烟的历史素材中去粗取精、去伪求真,对“四史”内容进行分析、加工、提炼、升华。但近年来思政课教师队伍人数增长很快,大量年轻教师和其他专业的老师转岗成为思政课教师。部分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理论素养不高成为制约“四史”融入思政课的因素之一。

2.融入标准要求高

“四史”与思政课两者之间虽然具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思政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近些年来深受社会上、校内外许多人的关注和关心。但讲好思政课却很不容易。既要有理论深度,又要浅显易懂、吸引学生;既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在这其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好学生主观能动性;既要满足对一般课程的共性要求,又要满足对思政课的“特殊”育人要求。这些都对“四史”融入思政课提出了更高思想要求、更高目标要求、更高技术要求等。

二、“四史”融入思政课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做好“四史”学习宣传教育和做好思政课工作具有许多共通性,又有许多不同之处。正是因为如此,才涉及如何做好“四史”融入思政课这一问题。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争取实现“四史”更好融入思政课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在融入前、中、后等不同阶段涉及到的几对关系。

1.把握好目标与方法之间的关系

做任何事情都有目标,目标是指引人前进的明灯。做任何事情还要讲究方式方法,方式方法要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目标是方法的根据,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是否有助于目标的达成是选择方法的标准。方法是帮助达到目标的手段,解决的是怎么干的问题,合适的方法有助于目标的达成,不合适的方法反而会阻碍目标的达成甚至破坏目标实现。

“四史”融入思政课的目标在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史”融入思政课的方法要立足于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等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实践,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四史”融入思政课要重点解决好目标与方法的统一问题。既要系统全面,又要扎实管用;既要指明方向,又要具体步骤。例如,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而“四史”正是从历史的脉络中告诉了我们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后传入中国,使得中国人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进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建立了新中国,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2.处理好能力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能力是具有主体性的动态主观能动性,资源是客观存在的静态被改造对象。能力要以资源为基础,没有资源再好的能力都没有机会发挥出来;资源需要被整合过程中来提升和展示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材料收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而“四史”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资源,如会址、旧址、故居、陵园、博物馆、纪念馆、遗物等;还包括许多精神资源,如精神、故事、口号、歌曲、知识等。

重点是要善于使能力与资源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思政课教师要在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开发和利用好“四史”资源,在整合“四史”资源的过程中锻炼和提升能力,从而更好使“四史”和思政课之间实现和谐融入、共振共长。

3.掌握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部分需要服从于整体。同时,部分影响着整体,部分的变化也会引起整体的变化。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使“四史”融入思政课。

“四史”和思政课都是完整地整体,其中“四史”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发展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四个部分。思政课也可以从横向上分为《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版)四门课,按照纵向可以分为大一和大二、本硕博等不同阶段。处理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求“四史”和思政课既要处理好两个整体之间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四史”各部分与思政课各部分融合的关系;既要考虑到具体课程或者学生阶段的不同,也要考虑到“四史”各部分本身内容和资源的供给。

4.解决好规律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规律是我们从实践中得出的正确认识,具有普遍性。创新是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发现、认识和总结规律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创新需要在充分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四史”融入思政课涉及到的规律包括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认知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要处理好规律与创新之间的关系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掌握“四史”丰富资料和思政课基本内容要求的基础上,遵循思政工作相关规律,更多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话语使工作活起来,提高“四史”与思政课融合的实际效果,真正产生1+1>2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N].人民日报,2021-02-21(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作者简介:武强,(1989.12-)男,河北邢台,汉,助教,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