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什么?如何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什么?如何护理

袁奉英

简阳市红十字平泉中心卫生院 四川 简阳市 641409


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民众生活习惯的转变,罹患慢阻肺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从临床治疗的角度分析,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的复杂,与环境、个体生活习惯都有关系,而且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死亡率都很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剧烈的咳嗽、咳痰、喘息等诸多病症,而且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治疗办法能够让患者完全康复。那么在临床上治疗慢阻肺都有哪些措施呢?又应该如何对此病进行护理呢?

  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都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一旦患病,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咳嗽、喘息等病症,甚至有些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全身性憋咳的问题,因此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

慢阻肺的发病因素比较多,甚至我们还很难找出一个明确的病因来,近年来,有医学专家提出,患者之所以会发作这种疾病,主要跟环境以及个体有关,而且二者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目前公认的可能出现的病因有:①吸烟可以说是慢阻肺的重要发病因素。长期吸烟的人肺功能出现异常的概率比较高,而且在临床上因为吸烟问题而出现死亡的慢阻肺患者人数要比非吸烟者高的多,甚至被动吸烟也会导致人体的呼吸道出现类似的症状或者患上慢阻肺;②职业问题导致的粉尘与化学物质:如果一个人因为职业问题而长期接触粉尘或者化学物质,那么同样容易患上慢阻肺;③空气中的烟尘或者二氧化硫等物质在明显增加时,慢阻肺患者就会发作明显的急性病症。而且空气中的粉尘同样会导致人体的支气管黏膜出现问题,使得我们的气道清除功能受到损害,为细菌的入侵创造了绝佳的条件;④患者如果出现了呼吸道感染,那么病毒的入侵将加剧慢阻肺的病变速度。

  1. 关于慢阻肺疾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1. 慢阻肺疾病的临床治疗

医学研究发现慢阻肺将给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肺损伤,在临床治疗中其重点在于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尽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避免病情加重,减慢肺部功能的下降速度。支气管舒张剂是治疗慢阻肺疾病的主要临床药物,临床上也建议慢阻肺患者初次治疗方案以吸入治疗为主,且可根据治疗的成效分为长效性药物与短效性药物。短效制剂的作用是缓解患者的喘憋症状,如万托林、爱全乐等;而长效制剂则更合适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以上的患者,常见药物有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及噻托溴铵等。除了吸入型制剂外,慢阻肺患者还可以应用口服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缓释茶碱等。

  1. 慢阻肺疾病的临床护理

不同阶段的慢阻肺患者需要接受不同的临床护理,而常见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种:①氧疗。所谓的氧疗是指通过低氧的形式来刺激患者呼吸中枢神经,确保患者的通气状况可以保持通畅,但是在氧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要保证氧气压力值始终被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若是氧气压力值的控制工作没有做好,那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在患者氧疗的过程中,吸入的氧流量应当控制在1~3L/min之间,且患者及其家属绝对不能擅自对氧气的流量进行调整,有些人可能认为氧气流量越高越好,总是喜欢擅自将流量加大,但其实过高的氧流量对疾病的控制没有任何好处。对此医护人员应当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讲解,让他们明白控制氧流量的重要性;

②若是想要提高临床治疗的成效,患者还需要接受康复锻炼,对于慢阻肺患者而言,康复锻炼也是临床护理中的关键,因此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学会保持与改善呼吸道的通畅。首先要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这两种姿势有利于肺部的扩张,然后再让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先让患者进行深吸气,关闭上喉头来增强气道内部的压力,再收缩腹肌,同时对肋间肌进行收缩以此提高胸腔内的压力,当肺泡中的压力提高后,将其声门打开,随后将痰液排出; ③腹式呼吸也是慢阻肺患者在临床护理中最常接触到的一种护理办法,此法可以提高机体的呼吸效率。首先让患者采取一个舒适的体位,将自己的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胸骨底部,感受自己的横膈活动情况,然后再将另一只手放在上胸部去感觉胸部与呼吸机的活动情况,先进行呼气再进行吸气,经鼻深吸气后,要感觉自己的上腹部再逐渐往外进行扩张,随后将气体由口缓缓吐出,上腹部开始向内进行回缩,并慢慢放松;

④坚持有氧训练。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慢阻肺患者一旦患病就不能再进行体育锻炼了,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适当的有氧活动反而更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有氧训练多是以步行为主,在护理过程中通常要以12分钟为限进行距离测定,了解患者的活动能力,等患者适应了步行活动后,再采用亚极量行为与登梯练习来改善机体的耐力。然而患者要注意的是,在刚开始的时候,患者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而是应该量力而行,等到身体的耐受能力提高后,才可以逐渐增加其运动量。

  1. 小结

综上所述,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治疗起来较为“棘手”的疾病,此病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治疗方案复杂,然而即便如此,若患者没有接受过全面的、系统的护理措施,同样很难收获到理想的治疗成效,因此不管是在临床治疗期间还是在家休养期间,患者都应该根据临床医生的指导来接受护理措施,在巩固了治疗成效的同时,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尽量不要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