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痛的三则与十法

/ 2

针灸治痛的三则与十法

唐雪冬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铺子湾卫生院 四川威远 642450

一、为什么会出现疼痛?

(1)不通则痛。中医认为疼痛是各种原因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不通造成的,其核心是气血运行不畅。人身经脉流通、气血运行上下内外,若病邪相加,气行不畅,血运不调,气血不通,则出现疼痛。可概括为“不同则痛”。

(2)不荣则痛。人体气血阴阳充足,滋润温养脏腑经脉,脏腑经脉得荣则能维持正常功能;气血阴阳不足,脏腑经脉失于温养濡润,则产生疼痛。可概括为“不荣则痛”。

(3)外感邪气。瘀邪阻滞,气血失和,机体功能紊乱时,易致六淫邪气外袭,其中尤以风寒湿为多见,六淫侵袭、使经络闭阻,营卫凝滞,气血不通,而致关节疼痛。此外,关节、肌肉的不对称、不协调状态称为失衡状态,筋移位和骨错缝等均可引起疼痛。

二、针灸是如何治痛的?

针灸治疗疼痛主要是通过疏通脏腑经络,调理经脉气血运行来进行。针灸可以有效改善脏腑经络气血运行,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并且针灸具有消炎的作用。多数的疼痛是有炎性物质刺激所致,针灸可以激发身体的自然止痛物质释放,从而缓解疼痛。从西医学的角度来看,针灸能够引起脑内内啡肽等致痛物质分泌从而能够抑制疼痛,减轻疼痛感。

三、针灸治痛有哪三则?

1.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意思是说人体局部的疼痛,是由于机体局部的气血经脉不流通、不通畅引起的,如果气血经脉流通,则不会疼痛。中医理论很重视人体的气血,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人体局部受寒,或者急慢性的损伤,或者气血的减少、衰弱,均可以引起气血经脉不通畅而出现疼痛的症状。因此可通过针灸的方式使局部气血经脉流通,来缓解疼痛症状。

2.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经络病而致的疼痛,应当选取与疼痛部位相交叉、相贯穿的经络的穴位来治疗。也就是说熟悉掌握经脉循行分布对治疗疼痛是至关重要的。《标幽赋》中进一步提到:“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结,依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刺无不效。”这说明了经络气血阻滞时应针灸原穴、络穴、交会穴。并且进一步掌握经脉标本根结上下关系理论、采取迎随、呼吸、捻转、提插、开阖、疾徐等八种针法,在井荥输经合五种特定穴上,以正气为主、邪气为客,辨明邪正、补虚泻实的方法,则必然起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3.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讲的是脏腑疾病的取穴规律。脏腑也就是五脏六腑的统称,包括肝、心、脾、肺、肾五脏,和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这六腑。脏腑疾病可理解为五脏六腑的疾病,每一个脏腑都有它自己所归属的经脉系统,因此,治疗脏腑病就可以从它们所对应的经脉来入手,选取相应的门、海、俞、募穴来治疗。那么门、海、俞、募指的是什么呢?下面就来做具体的介绍。

(1)命名带“门”的腧穴

门,意思为关卡,带“门”的穴位意思是气血在经络通行的关卡,对脏腑气血运行具有调节作用。这些穴位多分布在头面部、胸背部、四肢。分布在头面部的有:耳门、哑门;胸背部的有云门、滑肉门、幽门、风门、、肓门、京门、章门、期门、石门、命门等;分布在四肢的有:神门、郄门、液门、金门。由于胸背部离脏腑最近,因此,胸背部上带“门”的穴位最多。治疗脏腑疾病时,多选择此类穴位,如风邪犯肺,可取风门、云门;脾胃不和可取滑肉门、章门、幽门;膀胱疾病,可取京门、金门、石门;肾脏疾病,可取命门等。

(2)命名带“海”的腧穴

带“海”字的穴位一般可以理解为能够激发充足的气血,如气海、血海。这些穴位具有较好的补益作用。多分布在头面,胸腹和四肢,大多还是以分布在四肢部为主,如气海、血海、小海、少海、照海等。气海穴有温养益气,补益回阳,益肾固精,强壮全身的作用,可调整全身虚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血海,血这里指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小海、少海分属小肠经、心经,心与小肠相表里,因此可治疗与心相关的疾病,如心悸失眠等;照海为肾经和阴跷脉交会穴,肾主一身阴阳,阴跷脉司目之开阖,因此可治疗失眠等症。

(3)命名带“俞”的腧穴

主要是背俞穴,即指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俞穴。有十二个,可以脏腑一一对应:肺俞、大肠俞、胃俞、脾俞、心俞、小肠俞、膀胱俞、肾俞、厥阴俞、三焦俞、胆俞、肝俞。背俞穴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并常与募穴配伍,共同治疗脏腑病。

(4)与“募”相关的腧穴

募指募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募”有聚集、汇合之意。五脏、心包络及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如肺募中府,大肠募天枢,胃募中脘,脾募章门,心募巨阙,小肠募关元,膀胱募中极,肾募京门,心包募膻中,三焦募石门,胆募日月,肝募期门。募穴可治疗相关脏腑证,尤多用于治疗六腑病证,常与背俞穴配合使用,称为“俞募配穴”。

四、针灸治痛有哪十法?

针灸治疗疼痛的十种立法,简称“十法”。主要有疏风止痛法、散寒止痛法、祛湿止痛法、行气止痛法、活血止痛法、温中止痛法、消导止痛法、养血止痛法、清热止痛法、补肾止痛法。下面就“十法”来做依次介绍。

1.疏风止痛法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善动不居,意思是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能够侵袭人体头面部肌肤表面,使人体营卫失和,最终导致疼痛。治疗时应采用疏散风邪、调和营卫的治法,选取头面部穴位,如风池、风市、风府。风池祛风解表;风市祛风通络,为治风邪的要穴;风府散风熄风、通关开窍。风邪无孔不入,表里内外均可遍及,侵害不同的脏腑组织,可发生多种病证。因此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外感风寒、头痛、有汗、脉缓”等症状来具体辨别。

2.散寒止痛法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由于寒邪束表,卫阳郁遏,因此患者具有恶寒、发热、无汗的特点;寒邪侵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寒邪侵犯人体,使机体阳气受损,失去阳气温煦,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甚至使经脉发生凝结、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治疗应以散寒通络、行气止痛。选穴大椎、昆仑、后溪。大椎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能够清热解表、助阳散寒;昆仑为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后溪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三穴配伍共起散寒通络、行气止痛之功。

3.祛湿止痛法

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无能,治疗均应健脾利湿、行气止痛。取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中脘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三阴交健脾祛湿;足三里补中益气、调理脾胃、升清降浊。三穴共起健脾利湿、行气止痛的作用。

4.行气止痛法

气滞指因饮食邪气、七情郁结或体弱气虚,导致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的病证。主要为肝气郁结,治以疏肝行气止痛。取肝俞、期门、阳陵泉。期门为肝的募穴,肝俞与期门为俞募配穴,能够调理肝脏气机,达到疏肝理气的作用;阳陵泉是胆经合穴,能够疏肝利胆,三者配伍使用起到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治疗胁肋部疼痛。

5.活血止痛法

外伤、气滞血瘀、瘀血阻络所致的疼痛多为刺痛,并且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夜晚加重,治疗多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治法。取穴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血海活血祛瘀、引血归经;三阴交补血活血,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三者能够活血生血,祛瘀止痛。

6.温中止痛

寒邪直中,伤及脾胃,则运纳升降失常,以致吐泻清稀、脘腹冷痛,治以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取穴中脘、脾俞、气海。脾俞针、灸并用,起温阳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中脘、气海行灸法,起到温中散寒的功效;三者配伍使用共同达到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

7.消导止痛法

食滞中焦、停于胃肠,导致出现便秘、腹胀、脘腹疼痛、嗳腐吞酸的症状,治以消食导滞,行气止痛。取穴中脘、足三里、天枢。中脘、天枢配伍调理肠胃,足三里调理气机,通胃腑以下行,增胃肠之蠕动,使饮食积滞可下行,积滞消则痛止。

8.养血止痛法

多因外伤或手术出血导致失血过多,筋脉失于濡养而致疼痛,治以益气养血止痛。取穴肝俞、脾俞、阳陵泉。肝俞调肝养筋,脾俞健脾益气以生血;阳陵泉舒筋止痛。三者共起舒筋养血止痛之效。

9.清热止痛法

火邪热盛,肌肤肿胀,血行不畅,则易疼痛。治以清热消肿止痛。取穴十宣、大陵、丰隆。十宣放血泻脏腑热,丰隆从阳明以泻六腑热。

10.补肾止痛法

肾主骨,肝主筋,肝藏血,肾藏精,肝肾亏损,精血亏损,筋骨失养,常致腰膝疼痛。

治应补肝肾,强筋骨。取穴肝俞、肾俞、太溪。肝俞肾俞调补肝肾,太溪肾经原穴,三穴配伍共起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

五、结语

针灸治痛的三则与十法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上述穴位仅供参考,读者不必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