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症”

/ 2

五招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症”

熊俊

四川省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省 德阳市 618013

网络成瘾症是指上网行为(包括游戏、社交聊天、动漫及看网络小说等)冲动失控的现象(如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等),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和不当的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并伴随和上网有关的耐受性、戒断反应(如易激惹,出现极端情绪和行为)以及强迫性行为等。除上述症状外,网络成瘾的人多存在非常突出的昼夜颠倒,即白天睡晚上玩,这会对自身的健康、视力、骨骼、脊椎及肌肉等方面均有损害。其次,网络成瘾症好像是一个原因,但它背后常常存在继发性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全面覆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症”。

一、网络成瘾症的病因有哪些?

1.1、生物学原因

遗传和神经生化,即长时间上网能改变人体内环境,是大脑中多巴胺释放,令患者产生欣快感;网络成瘾者的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与物质成瘾所引起的大脑改变相似。

1.2、心理社会因素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在网络使用动机上更倾向于虚拟社群、匿名交往、自我肯定、娱乐放松、消磨时间、互动游戏等动机;人格特征,网络成瘾者有明显的人格特征,如孤独、害羞、低自尊、内向、多疑、悲观、情绪不稳定、自我约束力差等;冲动。

1.3、社会因素

容易获得,网吧分布广泛、对青少年上网管理不严;家庭因素,家庭功能不良如家庭矛盾冲突、家庭暴力、单亲家庭,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差等于网络成瘾的发生关系密切;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

  1. 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症有什么危害?

2.1、角色混乱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沉迷于网络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真实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混乱。当青少年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网络设备,寻求安慰,消极逃避现实,对青少年自我人格塑造极其不利。

2.2、道德感弱化

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与其人面对面打交道,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的行为监督,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欲望,导致网上违规、违法行为。

2.3、人格异化

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与亲人朋友之间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而网上大量信息泛滥,青少年在网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产生冲动、冲突,患者个人症状比较严重,会出现暴力攻击行为。

2.4、学习挫折

导致成绩下降,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形成恶性循环。

2.5、健康损害

日常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睡眠减少、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神难以集中等,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紊乱、免疫力下降、身体越来越虚弱,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甚至猝死,可合并情感障碍、抑郁、焦虑或典型精神障碍,甚至精神分裂症。

三、如何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症”?

3.1规范、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青少年模式

鼓励游戏公司开发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积极主题、内容健康且情节有趣的电子游戏,阻止不健康进口游戏泛滥,并加强不健康游戏的审查和监管管理制度,如制定游戏产品评审分级标准和分级管理制度。并通过各媒体平台多宣传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的心理咨询热线,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中心”,聘请专业心理工作者进行咨询指导。

3.2重视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在网络上寻求较好的满足以补偿现实的缺失;心理需求现实缺失越多,则网络满足优势越大,从而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趋势越严重。言传不如身教,如果家长成天拿着手机或ipad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只对电子产品感兴趣,通过网络来满足自己娱乐的需要,而对其他事情不感兴趣。因此,在与孩子的相处中,给予高质量陪伴,放下电子产品,亲手引导孩子一起去接触世界、探索世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3.3鼓励孩子合理使用网络

适当通过网络满足孩子娱乐、交往、获取知识和信息等需要。在现代社会,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在以一种更加深刻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果一点不使用网络,可能会在将来的社会寸步难行。可以鼓励孩子上网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更多利用网络的积极功能。在通过网络娱乐和交友时,帮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自控力,是有控制的玩,家长不能一味地禁止,如果完全禁止和压抑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学习控制自己的机会,一旦孩子离开父母获得自由,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尤其注意不可以电子产品作为奖励,青少年的自控力尚未建立成熟,较易受到网络上花花世界的诱惑,对此,家长应鼓励孩子选择一项兴趣爱好,在选择时,家长不可过多建议和干预,一切尊重孩子想法,并鼓励孩子坚持,以此培养青少年的世界观。

3.4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及增加运动教育投入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加有关“网络成瘾症”的相关惩罚条款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并加强未成年人法学理论建设和少年法律人才的培养。扩大未成年人的课余活动空间,加速少年宫、科技馆及社区少年活动场所等的建设。

3.5预防治疗与对症治疗

网络成瘾的治疗,强调以预防为主,根据病情轻重采取相应治疗。家庭治疗、门诊治疗这两种治疗用于网络成瘾程度比较轻,患者依从性比较好。早期发现要高度重视,要调节负性和释放情绪、多参与户外活动、处理人际关系,这是家庭或在门诊可以进行的治疗。对于自控能力差,存在严重抵触情绪、冲动过激行为、拒绝治疗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可进行住院治疗。住院后首先应用药物稳定情绪、控制冲动行为之后采取心理治疗,后续主要是预防复发。药物治疗目前以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为主,减轻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控制冲动行为。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即行为矫正、认知重建与减少伤害,然后动机强化技术、人际交往。其他治疗主要有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体育干预有体育锻炼、运动干预还有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

结论

总之,“网络成瘾症”更像是一种心理疾病,在其治疗中,除改变外界环境外,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