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外周介入术中护理中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心理护理在外周介入术中护理中的价值

吐送古丽 ·卡斯木 布帕提古力 ·艾合买提 李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 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外周介入术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临床护理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外周介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8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和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情绪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37.1±3.2)分,优于对照组的(40.2±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策略对外周介入术患者的手术开展具有更好地保障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外周介入术;护理价值


外周介入手术指的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结合手术技术,帮助医师扩大手术视野,从而实施微创手术。介入性治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案,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缓解思想顾虑。将本院收治的外周介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8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现对调研结果汇报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外周介入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来源,在其中随机抽取80例,诊疗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以随机法设计方式分组。此外,在回顾患者基线资料中,观察组有男性26人,女性14人。患者年龄在16-73岁之间,平均年龄(55.7±5.8)岁,对照组中,则有男性2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17-74岁,平均年龄(55.4±6.3)岁。在一般资料对比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在患者入院后对家属和患者讲解医院情况测试情况,并结合疾病的基本情况进行护理建议和注意事项说明。其次在手术前也要对手术过程进行讲解,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慌感,并配合术前准备。在手术中可以由陪床护士进行陪护,可以询问患者的感受,并且指导其进行呼吸来缓解心情,调整呼吸频率。在术后,由于患者会担心手术效果,由此可以进行手术情况的简单反馈。同时在围术期全程都要做好对患者的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需要进行患者手术用时和住院用时的统计。此外,调研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结果,结合SAS量表进行。

1.4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以[n/%]描述一般资料,并用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描述患者的不良情绪、手术用时和住院用时,并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护理上看,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和住院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x±s

组别

手术用时(min)

住院用时(d)

对照组(n=40)

86.7±20.4

12.3±2.1

观察组(n=40)

66.9±18.3

9.3±2.0

t

10.399

3.593

p

<0.05

<0.05

与此同时,在不良情绪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在SAS评分中为(37.1±3.2)分,优于对照组的(40.2±3.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外周介入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更小,且手术的精确度高,已经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表现。在临床手术治疗中,患者依然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为了促使外周介入手术的顺利开展,我们应当对患者进行术前辅导以及术后的相关问题反馈,从而降低治疗的心理压力1】

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十分必要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具有必要性。在手术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股动脉穿刺,则需要进行前期的提醒,也有利于患者进行自我心态的调整。对于已经开展过介入治疗的患者,以及药物反应较大的患者,需要进行病情变化的详细记录,更好地开展对症治疗。在术后,也要加强对患者饮食日常生活方面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改善不良作息,积极地面对术后康复治疗。

在开展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有效的沟通十分重要,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个性特点来进行护理,也要注重信任关系的建立,帮助患者对疾病和介入治疗方案有清晰的认识。在沟通技巧中,往往需要结合非语言交流。例如眼神、表情、姿势等,其可以起到强化情感的作用。此外,有学者提出心理护理的关键在于体谅患者,尊重患者,能够予以患者隐私上的保护2】。对于情绪状态悲观的患者,其往往认为治疗方案无法达到预期,缺乏信心。这就需要以鼓励为主,缓解患者的恐惧情绪,并了解外周介入手术治疗的原则和方案。在心理护理策略的应用下,需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的调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同时保持情绪的稳定,合理地安排围术期生活3】。最后,护理人员还应当做好各项技能的自我提升,及时解决问题,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心理护理策略对外周介入术患者的手术开展具有更好地保障效果,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可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鲁雪梅,瞿平.浅谈心内科介入病人心理护理的创新性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303-303.

[2] 谭瑛,王永春,肖平等.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0):2823-2825,2826.

[3] 李英芝,冷秋,王丽梅等.外周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