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乐微 水静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心脏中心 5114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与价值。方法: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名,都接受手术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预防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肺部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针对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71%,比对照组22.86%低,P<0.05。结论: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中用预见性护理,利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肺部并发症;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围手术期

医院儿科心血管疾病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包含多种病理类型,主要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与动脉导管未闭等,可危及患儿生命健康[1]。目前,医院一般会采取手术疗法来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治疗,但术后并发症非常多,不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本文选取7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2019年8月-2021年7月),旨在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与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8月-2021年7月本科接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7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生16名,男生19名,年纪在3个月-7岁之间,平均(3.49±1.25)岁。对照组女生17名,男生18名,年纪在4个月-7岁之间,平均(3.51±1.36)岁。患儿资料完整,无药敏史。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凝血机制障碍者。(2)过敏体质者。(3)术前肺部功能异常者。(4)严重营养不良者。(5)中途转院者。(6)资料缺失者。(7)恶性肿瘤者。(8)糖尿病者。(9)肝肾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2组围手术期都接受常规护理:手术准备、病情监测与用药干预。研究组配合预见性护理:(1)术前。合理调整病房温湿度,嘱家属合理为患儿增减衣物,以免患儿着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同时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与地板,避免交叉感染。注意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60min。注意观察患儿血气分析和吸氧指标的变化,若患儿出现紫绀与呼吸频率改变等症状,需立即调整氧流量。采取扣背等方法促进患儿排痰。借助视频与图片等,为患儿和家属讲述疾病知识,介绍手术流程、预期疗效和目的等。认真解答患儿和家属的提问,打消他们的顾虑。采取逗弄、拥抱和抚摸等方式,消除患儿负性情绪。对于年纪稍大者,可采取玩游戏、讲故事或者唱儿歌等方式对其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心态稳定性。做好家属的各项解释工作,及时告知家属患儿的病情与治疗情况,以取得其积极配合,减少护理纠纷发生几率。(2)术中。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器官插管的长度与管径,避免引起呼吸道损伤的情况。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密监测患儿血压、体温、呼吸、脉搏与心率等指标,若有异常,立即处理。(3)术后。每隔3-4h冲洗洗患儿口腔与鼻道中的分泌物1次,若患儿具备咳痰能力,需鼓励其咳嗽、咳痰。若患儿痰多且不易咳出,需利用震动排痰机对其施以排痰处理。予以患儿鼻导管或者面罩吸氧治疗,对于缺氧状态明显改善者,可选择小流量持续吸氧的方式,以免因高浓度吸氧而引起呼吸抑制的情况。对于胸部透视无异常病变、完全清醒、尿量正常、循环稳定、血气分析正常且闭式引流液减少者,可拔除呼吸机导管,并使用喘定和地塞米松。强化营养支持力度,要求家属为患儿提供高热量、高维生素与高蛋白的饮食,以改善患儿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进程。鼓励患儿多饮水,以促进机体中毒素和污物的排泄。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指导其做适量的早期功能训练。

1.4 评价指标

统计2组肺部并发症(肺间质水肿,及低血氧症等)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617bb1eac9a44_html_771c14a1e393ca6c.gif )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针对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71%,比对照组22.86%低,P<0.05。如表1。

表1 统计肺部并发症表 [n,(%)]

组别

例数

肺间质水肿

低血氧症

肺不张

胸腔积液

发生率

研究组

35

1(2.86)

1(2.86)

0(0.0)

0(0.0)

5.71

对照组

35

2(5.71)

2(5.71)

2(5.71)

2(5.71)

22.86

X2






7.1584

P






0.0241

3 讨论

临床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作为小儿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和遗传、病毒感染、缺乏营养、药物损害及放射性辐射等因素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3]。若病情较轻可无症状,但若病情严重则会出现晕厥、紫绀与呼吸困难等症状,危及生命健康[4]。尽管,通过手术治疗能够抑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进展,但容易引起肺间质水肿与肺不张等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乃新兴的护理方法之一,涵盖以人为本理念,可针对围手术期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些并发症进行预防和干预,以有效减少患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从而有助于确保患儿疗效,改善患儿预后54]。此研究,在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预见性护理后,患儿极少出现肺间质水肿等并发症。为此,医院可将预见性护理作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一种首选辅助护理方式。

综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用预见性护理,利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芳. 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综合护理价值[J]. 健康大视野,2021(9):146.

[2] 杨晓存,吕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医药,2014(17):232-234.

[3] 苗玉华.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措施[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7):113-114.

[4] 李雪莲.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的护理效果分析[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10):232-233.

[5] 李红莉.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医药科学,2015(22):115-119.

作者简介:乐微,职务:护师,单位名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科室:心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