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罗奕

九江市中医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体检的10例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均实施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诊断。观察组实施MRI扫描时长分别为近7分钟和近4分钟,对照组扫描时长近6分钟。结果:在节点度DC以及DCW计算下,比较G1-DC、G2-DC,G1-DCW、G1-DC、G2-DCW的定量差异,结果显示节点度DC以及DCW上扫描时长不同,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与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价值(p>0.05);本次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0%。结论:磁共振检查过程中近4分钟时长优化扫描可以将脑小血管疾病潜在的静息态标志物提取,对疾病在后期诊断提供具体的资料,值得推荐。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脑小血管病;扫描

随着近些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脑小血管病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疾病发病与认知、精神障碍、脑卒中有一定联系,是导致老年人产生血管性痴呆的关键原因。在脑小血管产生的脑实质病变中,脑白质疏松以及认知损伤密切相关,也属于该疾病的磁共振成像的标志物[1]。常规的磁共振成像的标志物主要是定位以及定量评价患者的病灶,但是该疾病中的脑白质疏松,在患者的脑中广泛存在,定位以及定量相对比较困难。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够将脑网络病变实施必要评估,对疾病诊断意义重大[2,3]。本次探索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患者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将同期参与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年龄41岁~80岁,平均(50.23±10.34)岁;观察组年龄42~80岁,平均(50.36±10.29)岁;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常规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可参与比较。纳入标准: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排除标准:意识障碍人员;有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障碍人员。

1.2 方法

观察组:

检查中提醒患者平卧,且保持安静,并将头部固定,之后用梯度回波-回波平面脉冲序列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相关数据,扫描具体范围是从颅底到颅顶全部脑组织。G1扫描参数是层厚以及层间距、矩阵、扫描时间长度分别是3.5毫米、0.7毫米。64*64、6分钟40秒。G2扫描参数:层厚以及层间距、矩阵、扫描时间长度分别是3.5毫米、0.7毫米。224*224、3分钟54秒。

对照组:本次诊断用到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其扫描参数:层厚以及层间距、矩阵、扫描时间长度分别是3毫米、0.57毫米、64*64、6分钟12秒。

1.3 检查指标

观察组2个扫描时长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相关数据以及诊断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617fa15bcba6f_html_e615e5eae1235ac8.gif ±s)、计数资料行t检验、617fa15bcba6f_html_268e44a4eac3b028.gif 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统计观察组2个扫描时长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相关数据

在节点度DC以及DCW计算下,比较G1-DC、G2-DC,G1-DCW、G1-DC、G2-DCW的定量差异,结果显示节点度DC以及DCW上扫描时长不同,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与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价值(p>0.05),其中TDC=10.139 TDCW=10.516。

2.2诊断准确率

10例人员诊断准确的例数是9例,占比90%。

3 讨论

脑小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会对患者的较多器官有连累作用,例如脑小动脉、分支动脉、毛细血管以及小静脉,患者在临床会出现情绪异常以及步态异常等。该疾病发病率是脑卒中的6倍左右,其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疾病中发病率是90%,该疾病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抑郁,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应重视对该疾病的有效诊断以及相关治疗[4]。功能磁共振成像是近些年发展的功能影像性技术,该检查技术的优势是分辨率相对较高,且检测者辐射暴露较少,可以对移位患者实施重复检查,且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与任务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更加简单易行,检查中患者可以有效配合,操作人员比较容易控制诊断质量。一般适合对大样本的临床研究。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以BOLD信号的成像为基础的方法,操作基本原理是因为大脑神经兴奋会导致患者局部脑血流量以及血液内含氧血红蛋白不断提升,局部耗氧量也逐渐增加。因为局部脑血流量增加较多而耗氧量增加相对较少,进而促使患者的毛细血管和静脉内的含氧血红蛋白浓度相对增高,脱氧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脱氧血红蛋白在医学上属于一种顺磁性物质,可降低氢质子周围的磁场稳定性,缩短T2*衰减时间,而该指标的下降可能会导致T2*加权成像中的兴奋区信号增强为高信号。若是在检查中需要涉及到任务态以及静息态,一般需要先对患者实施静息态磁共振成像。扫描过程中一般需要同一批数据采集中统一被试的状态,并在扫描结束后询问患者在检查中是否睡着,保障检查的科学性

[5,6]。当人脑处于静息状态时,脑功能并非完全静止,而是存在内在的功能活动等。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是让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进行全脑MRI扫描,检测脑区基线状态下的自发神经元活动,判断各个相关脑区之间的网络连接,集中体现出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状态下的自发功能活动。静息态时大脑存在多种网络系统,如默认、注意网络等。静息态时的常见网络系统默认网络的改变与人脑静息状态下认知功能的维持和变化密切相关,可能在认知损害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节点度DC以及DCW计算下,比较G1-DC、G2-DC,G1-DCW、G1-DC、G2-DCW的定量差异,结果显示节点度DC以及DCW上扫描时常不同,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与G1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价值(p>0.05),其中TDC=10.139 TDCW=10.516.可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研究中的应用,在扫描参数不一致的情况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数据基本一致。并且观察组诊断率为90%,这对疾病在后期的治疗有积极的辅助效果。

综上所述,磁共振检查过程中近4分钟时长优化扫描,可以将脑小血管疾病潜在的静息态标志物提取,为疾病在后期诊断提供参考,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陈海峰, 刘任远, 秦若梦,等. 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患者静息态海马功能连接研究[J].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 2018, 1(3):P.180-187.

[2]马思懿. 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脑默认网络及局域一致性功能磁共振研究[D]. 南京大学, 2019,10(18):81-82.

[3]毛德旺, 袁建华, 丁忠祥,等.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功能区定位中的初步应用[J]. 浙江医学教育, 2018, 13(1):48-50.

[4]郭会映, 孙芳, 张宗军,等.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15(10):191-192.

[5]]康洪兵, 戴冀斌.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老年抑郁症患者脑功能及结构异常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15(11):96-96.

[6]杨丹, 徐运. 弥散张量成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脑白质损伤相关性认知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作用[J]. 华西医学, 2019, 34(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