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和疫情防控常态下传染病防控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3

综合医院 COVID-19患者临床特点和疫情防控常态下传染病防控探讨

张彩云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医学科 天津市 300052

摘 要】目的 通过收集COVID-19疫情期间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确诊和疑似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和筛查过程,为今后呼吸道传染病的筛查和识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 回顾性统计2020年1月21日—3月20日就诊本院发热门诊确诊和疑似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发热门诊共有就诊患者5674人,其中男性2685人,占47.3%;女性2989人,占52.7%。年龄分布14-98岁。共筛查130例疑似患者,其中确诊COVID-19患者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33.5 ±11.8岁。患者发病到确诊时间2-12天。排除COVID-19患者1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就诊症状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583,0.841,0.787),在流行病学史上有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COVID-19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上无特征性表现,在流行病学史及影像学上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临床医生快速筛查及时隔离COVID-19疑似患者。发热门诊规范筛查COVID-19流程有效阻止院内传播,为今后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筛查和识别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流程。

关 键 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门诊;流行病学史;肺部影像特点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疫情期间经本院发热门诊所有患者鉴诊流程的基本情况,旨在为今后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筛查和识别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流程。

1.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020年1月21日-3月20日就诊于本院发热门诊的患者。

    1. 研究方法

1.2.1数据收集 收集本院发热门诊自2020年1月21日-3月20日每日就诊患者电子病历信息,包括确诊COVID-19者及排除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及核酸检测结果。

1.2.2 COVID-19疑似及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1-6版)[1]标准,发热门诊筛查、隔离疑似COVID-19者,将疑似病例的呼吸道标本(鼻、咽拭子)及血标本送至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经CDC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确诊的患者,转诊至海河医院进行治疗。经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次采样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者解除隔离。

1.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617fa19a5cd2b_html_1ed4f19acabbc137.gif 表示,分类变量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t’检验,分类变量率的比较应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热门诊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自2020年1月21日-3月20日共就诊5674人,其中男性2685人,占47.3%;女性2989人,占52.7%。就诊患者年龄分布14-98岁,其中21-40岁就诊患者占总就诊人数的47.92%。

2.2 发热门诊筛查COVID-19患者情况 自2020年1月21日-年3月20日共筛查疑似COVID-19者130例,最终确诊病例6例,确诊者中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33.5 ±11.8岁。其中1例以腹痛症状自行就诊急诊外科,经急诊科严格的筛查后被转诊至发热门诊。(表1)。

表1. 确诊COVID-19患者一般情况

序号

性别

年龄

临床表 现

出现症状日期

确诊

日期

流行病学史

临床分型

1

40

发热

-

1.22

武汉返津

普通型

2

21

发热

1.23

1.28

武汉返津

普通型

3

35

发热

1.21

2.01

天津宝坻

重症型

4

64

发热

1.27

2.01

否认

普通型

5

41

发热

1.31

2.02

武汉返津

普通型

6

39

腹痛

-

2.02

大连返津

普通型

注:-为数据缺失。

2.3 确诊与排除COVID-19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4例排除COVID-19患者中踢除影像学资料不完整者共有97例。与确诊6例患者比较,确诊者和排除者年龄、性别、就诊症状无统计学差异(p=0.583,0.841,0.787),在流行病学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2)。

表2.确诊COVID-19者与疑似者的基本情况分析


排除组

确诊组

t/χ2

P

617fa19a5cd2b_html_89db183d3e181a30.gif 平均年龄(岁)

39.3±15.2

33.5 ±11.8

1.253

0.538

性别

男(n)


45


2

0.338

0.841


女(n)

52

4



就诊症状

呼吸道症状(n)

呼吸道以外症状(n)

相关流行病学史

两周内去过武汉/疫区(n)

去过武汉外其他省份(n)

否认流行病学史(n)


92

5


13

15

69


5

1


4

1

1

1.365



12.185

0.787



0.002




呼吸道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憋气,胸痛;呼吸道以外症状包括:腹泻,乏力,肌痛等

2.4 COVID-19确诊组与排除组影像学比较 COVID-19确诊组患者两肺磨玻璃阴影发生率明显高于排除组83.33%(5/6) 比 27.84%( 27/97);确诊组患者小叶间隔增厚表现同样高于排除组。确诊组与排除组在实变影、支气管壁增厚、胸膜增厚表现上差异不明显。6例确诊患者胸部CT均未见胸腔积液或纵膈淋巴结肿大(表3)。

表3,COVID-19确诊者与疑似者肺部影像学比较


影像学表现

频次(n)

构成比(%)

617fa19a5cd2b_html_4a16877feb442a35.gif 解除疑似者

确诊者

解除疑似者

617fa19a5cd2b_html_469e878e664a8c33.gif 确诊者

GGO

两肺

单肺

55

27

28

6

5

1

55.88

27.84

28.87

100.0

83.33

16.67

实变影

27

2

27.84

33.33

索条影

34

3

35.05

50.0

支气管壁增厚

31

2

31.96

33.33

小叶间隔增厚

10

3

10.31

50.0

胸膜增厚

32

2

32.99

33.33

GGO:肺内磨玻璃密度影

3.讨 论

本研究共筛查130例疑似患者,其中6例确诊病例。6例确诊病例中2男4女,本研究发现COVID-19与排除者在年龄、性别上无差异,汤芳等[2]研究提示武汉以外地区每10万人中男女发病率分别为0.19和0.1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确诊COVID-19中83%患者2周内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与排除组有明显差异,与冯紫薇等[3]研究结果一致,表明流行病学史对于鉴诊COVID-19有辅助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核酸检测之前。

本研究结果显示,COVID-19确诊者和排除者就诊症状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COVID-19的易感人群无性别的差异,钟南山团队最新结果也提示发热并非COVID-19的主要症状[4]。据报道[5]无症状COVID-19患者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患者病毒载量相似,两者并无明显区别。本研究发现,确诊组中有一例以腹痛就诊,所以呼吸道症状并非COVID-19的特征临床表现[6-7],呼吸道症状不能作为确诊COVID-19的特征性线索。此外,Zhang H[8]报道,在腹部症状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检测到2019-nCoV,这提示COVID-19存在粪-口传播的风险。

本研究中,COVID-19确诊组肺部CT显示,两肺磨玻璃阴影及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发生率明显高于排除组,这提示COVID-19侵及肺部间质。最新研究[9]显示:取自COVID-19死亡患者的组织学样本存在双侧弥漫性肺泡损伤伴纤维黏液性渗出。有文献报道[10],某些病例因早期仅行胸部X线检查缺乏影像学表现未能及时划为疑似病例,本院对于所有就诊发热门诊患者行肺部CT检查,降低对于疑似患者的漏诊。

总之,COVID-19感染症状多样,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多,发病时间长短不等。流行病学史和胸部CT检查是呼吸道传染病临床重要筛查依据。发热门诊规范筛查COVID-19流程有效阻止院内传播,为今后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筛查和识别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流程。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EB/OL]. [2020-2-28]. http: //www.nhc. gov.cn/ yzygj/ s7653p/ 202002/ 8334a8326dd94d329df351d7da8aefc2.shtml.

[2]汤芳,王晓芹,栾进,佟宇浩,曹德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OL].武警医学:1-5[2020-04-18].https://doi.org/10.14010/j.cnki.wjyx.20200324.003.

[3] 冯紫薇,李润田,王悦,尹光雅,刘竞成,高文彬,路佳.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趋势分析[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5[2020-03-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456.R.20200323.1004.006.html.

[4] Guan Wei-Jie,Ni Zheng-Yi,et.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0.

[5] Zou Lirong,Ruan Feng,et.al. SARS-CoV-2 Viral Load in Upper Respiratory Specimens of Infected Patients.[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0.

[6]李妍,徐胜勇,杜铁宽,等.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及筛查流程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0,29(00):E007.

[7]陈琳,杨小平,郑南红,蔡挺,胡耀仁,顾吉娜,赵伟和. 6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临床特征[J/OL].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5[2020-04-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456.R.20200413.1612.006.html.

[8]Zhang H, Kang Z J, et al. The digestive system is a potential route of 2019-nCoV infection: a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based on single-cell transcriptomes.[J/OL].bioRxiv,(2020-01-31)[2020-02-22].https://doi.org/10.1101/2020.01.30.927806.

[9] Xu Z, Shi L, Wang Y , et al. 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Lancet Respir Med, 2020 [Online ahead of print]

[10] Zhu N,Zhang D,Wang W,et al.Anovel corona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pneumoniain China,2019[J].N Engl J M ed,2020,382(8):727-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