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与风险监控对策

闫硕

身份证号码: 61030219880521****

摘要:安全生产是每个行业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亦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其中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尤其重要,近年来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频发,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血的教训不但是一种告诫和提醒,也再次为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认识不足,意识不够,思想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现场管理不到位,安全防护不够完善等。

关键词:土木工程;安全;现状;风险监控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基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建筑工程有了迅猛发展。建筑工程具有特有属性(包括动态性、功能性等等),非常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力度,大大推动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仍处在相对较低的阶段,每一年都有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需要充分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土木工程建设安全现状

1.1施工场地的防护设施不齐全

很多时候,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没有足够的安全防护设施,即使是有一些设施可能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体现,这样固然不能有效地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比如,工人戴的安全帽是多次循环使用的,好多都已经老化了,不具备防护的效果,戴着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但如果真的发生事故,使用时间太久的安全帽不能对头部起到保护作用,那么就会对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另外,比较突出的防护设施问题还有防护设施的材质是否能够起到高效的保护作用,若是不符合安全要求,那么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还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相关管理者应该注意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监督,担起保护施工人员安全的重任。

1.2安全检查工作不够细致

有些施工单位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安全管理的时候不按要求和标准实施,或者是打一定的折扣,都将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工作做得不到位。因为安全检查工作做得不到位,就难以确保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方案得到全面落实,并且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内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因此对于这一方面的工作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3缺乏安全意识

在建筑行业的施工现场,很多施工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很高,其施工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不能对安全问题加以足够的重视,这样就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另外,一些管理人员也存在着缺乏安全意识的问题,存在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问题及工程质量的现象,这将为后续的工程埋下隐患,安全系数比较低,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正常发展。

2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监控策略

2.1采取多种具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

随着现代建筑工程技术手段的进步,要积极利用科学技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一,加强建筑工程安全信息化管理。积极开发利用现代建筑软件,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事故情况分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不同区域数据之间的共享,及时获取事故信息,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另外,要推动建筑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监督施工现场的情况,保证施工的规范性。除此之外,对于深基坑等特殊性结构要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问题所在,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应对,降低基坑施工坍塌事故发生的几率。第二,推广同步控制整体提升脚手架技术。可以在脚手架提升工程中积极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合适位置设置不同类型传感器(包括位移传感器、测力传感器等),及时将所得信号传输到控制系统中,获取允许力的极限值。在后续提升中,一旦超出设定极限值控制系统就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从而自行停止升降并将负荷变动情况展示出来,以便及时进行故障排除,避免受到人为因素干扰而引发故障,减少整体提升时间[5]。第三,进一步推动物料提升机远程可视安全系统建设及应用。从以往统计数据可知,井架吊篮停层不准确事故也是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事故,其占到高空坠落事故的1/5还要多。针对此事故,利用物料提升机远程可视安全系统可以将吊篮出料口等信息及时展示到显示器当中,操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观察到吊篮进出口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施工人员的视觉盲区。

2.2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围墙或围挡,设置高度:毗邻主干道不低于2.5m,次要道路不低于1.8m。项目部和工人宿舍等临时设施在搭设时应采用阻燃材料。根据工程的体量现场应提供保证安全施工的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重点部位、生活和工作区应配备满足需要的消防设施。在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结构的沉降、位移、水位等情况应有第三方进行监测,并制订方案;基坑边1m范围内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及设置施工设备,坑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和保证人员上下的应急通道。现场的施工临时用电规范应符合行业标准,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TN-S接零保护系统。搭设脚手架时所有搭设材料须把关后方可进场,钢管、扣件要进行检测,使用的密目网应该为阻燃型产品;架体内的基础设施、扫地杆、立杆、连墙件、竹笆的铺设、安全通道等设置应符合制定的方案。临边洞口例如,楼梯口、楼层周边、预留洞口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后浇带预留位置应有防护措施,电梯口应设置防护门,电梯井内每隔两层应有防护措施。施工通道口须设置安全通道防护棚,长度要根据高坠距离确定。

2.3强化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的相关领导人需要认识到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所在,对于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需要进行细化和完善,让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安全管理意识,确保整个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全面的落实和推进。在安全管理意识不断深化的前提下,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选择最佳的安全管理方案和措施,从而能够满足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工期不受影响、施工质量得以保障的前提下,整个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需要,安全管理工作的职业做如下规定:(1)如果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在1万m2以下,对于安全人员的设置不得少于一人;(2)如果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在1万m2以上,5万m2以下,不得少于两人;(3)如果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在5万m2以上,不能少于三人。在对安全员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根据工程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进行安全管理人员的合理搭配,并且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来加强对分包施工队伍的管理,最终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建筑施工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话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不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仍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使建筑施工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详细掌握建筑施工中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技术,并且通过做好设计工作、完善技术交底等措施,有效减少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促进建筑施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端阳.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及应用[J].建筑工程与管理,2020,2(2):52-54.

[2]张玉清.论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及安全防护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9(5):271.

[3]宋永伟.新时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J].建材与装饰,2020,(17):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