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监管模式现状与发展方向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河湖监管模式现状与发展方向思考

叶燕娟

当涂县水利局 安徽省 马鞍山市 2431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作为城市水资源、水环境重要载体的河道湖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要和迫切。针对我国河湖管理的现状,分析了在河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新时期的河湖管理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抓好水资源、水环境规划编制;理顺河湖管理与保护体制机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保障河湖功能的发挥;全面提高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河湖管理;水生态环境;科学规划;水资源管理信息化

引言:河湖的管理与保护,是一个由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在人口稀少的农耕时代,人的活动对河湖产生的影响很小,河湖基本上处于自然状态,也就谈不上河湖的管理与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的活动对河湖的影响不断增加,只要是在河湖自然修复能力范围之内,河湖的管理与保护仍然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人类活动对河湖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河湖正常功能的发挥,甚至影响到河湖的健康生态,加强河源管理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现代水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河湖的管理与保护,维护河湖的健康生态,以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河湖管理需求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论旗帜,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河湖管理着力聚焦管好“盆”和“水”的问题。“清四乱”作为河湖管理标志性工作,一定程度上为狭义的河湖管理;笔者以为广义的河湖管理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以历史参考状态、未受损状态或最佳状态作为参照基准,通过各类技术手段使得河湖达到水量适宜、岸线完好、水质优良、生机盎然、公众满意、管护完善,对长期或突发的扰动能保持弹性、稳定性以及一定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可以持续为人类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未来河湖管理需要做到精细化,主要满足以下需求:

(1)全河段多要素。河湖健康是整个河湖系统健康,并非单个河段、单个要素的健康。当前,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的河湖管理,将河段划分管辖区域,受经济发展、技术装备水平等条件限制,河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河湖管理一方面要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即从河源至河口按行政区划划分河段河湖管理的同时也确保整体河湖管理共同达标;另一方面,河湖管理涉及洲滩岸线、河道采砂等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的协同管理与资源配置,要实现与水利建设管理、水政执法等相关部门的左右互联,保障调度管理一体化、监管全覆盖。

(2)全时段多方位。河湖开发利用是时空分布的过程,不同河段不同时段河湖开发利用形态不一。尤其对于河道非法采砂、河道垃圾倾倒、堤防垮坡等现象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只有多方位、持续不断地监测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河湖管理,维护河湖的健康生态。

二、河湖管理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对河湖等水资源实行的是统一管理与分级、分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多龙管水”模式。长期的河湖管理实践表明,水的分割管理,造成管理“内耗”和低效低下,加剧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导致经济快速发展以牺牲河湖资源和水环境为代价,产生了一系列严峻的问题。

2.1河道采砂问题严重,管理形势不容乐观

大规模、长河段无序超量的采砂,使河床形态发生急剧的变化,河床严重下切,改变流势和河势,深槽迫岸,掏空堤脚和桥敦基础,严重影响堤围和桥梁等涉水建筑物的安全。伴随河床下切,水位下降,影响沿河供水等取水工程的正常运行,甚至取不到水,供水量及保证率无法满足,危及供水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先后多次发生因滥采江砂而引起长江大堤崩岸事件。河道采砂管理是全国性的难题,年年专项整治、强化监管,但河道非法采砂、违规采砂仍然是屡禁不止、顶风作案,采砂管理形势不容乐观。一是一些地方非法采砂现象屡禁不止,且方式和手段更加隐蔽和迅速;二是部分区域小型采砂船聚集且管理尚无有效手段,不按要求集中停泊,长期藏匿在通江河道内,一有可趁之机即出江偷采;三是部分地区管理和处罚力度不够,对非法采砂现象监管和打击不力,非法采砂有明显回潮趋势,已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影响。

2.2涉河建筑违规违章建设,侵占河道行洪空间

河道堤防占用现象普遍存在,其中长江堤防非法占用现象突出。以南京长江堤防为例,长江堤防被民房占用情况严重,难以执法拆除;长江沿岸共有占用户385家,其中历史占用的86家,已发证的92家(含堆砂经营27家,造船厂6家),非法占用的207家,非法占用户数量巨大;沿江区县政府对堤防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违法开发项目、占用长江行洪道的现象存在,加大了水行政执法的难度。河道堤防的占用严重影响了河道汛期的行洪,造成了河势不稳定

[4]。同时河道管理范围内违规铺设排污管道、堤防违章植树、违章建筑、非法取土等现象屡禁不止。县乡河道是河湖管理的薄弱环节,河道管理范围内内坡面耕种、乱搭乱建、堆放杂物、倾倒垃圾、围坝养殖、设置阻水性渔具等水事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河道防洪和引排水功能的发挥,削弱了农田水旱灾害防御的能力。

三、河湖管理模式探讨

要满足全河段多要素全时段多方位的河湖监管,可以采用无人机河湖监管模式,主动适应新时期管理数字化、精细化。

(1)无人机、无人船周期监测

基于河湖划界成果,设定无人机航测范围,按照分布式原则布设无人机库,通过自动控制飞行算法替代无人机手动操控,周期性开展无人机自动巡河替代人工巡河,形成航测影像及水上地形系列资料。无人船通过同步水位信息,自动避障功能,周期性开展水下测量,形成水下地形系列资料。

(2)图像自动识别技术

针对无人机获取的系列影像资料,通过采用基于地物光谱分析自动识别、模型自动识别、采用面向对象提取方法和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方法识别地物、河湖水面覆盖;同时配套水质反演算法,反演氮、磷、叶绿素等主要指标。

(3)河湖形势研判

结合河湖划界成果、水上及水下地形资料,研判识别地物是否在河湖管理范围内;根据设置河湖岸坡相控点,结合无人机影像、无人船地形系列资料分析其相对位置的变化,预判河湖岸坡发展趋势;通过遥感反演,判定河湖水质情况;同时,根据系列水下地形资料,通过地形法,研判河道采砂、河道冲淤演变趋势。

四、结语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当前河湖监管的主要工作模式优缺点,结合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发展,探讨技术与河湖监管进行深度融合,提出适应于未来河湖管理需求的河湖管理工作模式构想,进而为河湖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丰华丽,刘九夫,林锦等.对生态流量保障体系的认识和思考[C].“建设生态水利推进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2018.

[2]郭佐卿.贵州地区喀斯特河湖水系连通生态环境响应机理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19.

[3]尤鑫.黔南州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6):29-36.

[4]郑江坤. 潮白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对人类活动/气候变 化的动态响应[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