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瘟防治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影响猪瘟防治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张军凤 杨晓东 李玲玉

肇东市鸿泰猪病医院 黑龙江省绥化市 151100

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提升,猪肉品质问题受到重视。近些年,我国爆发猪瘟病毒,养殖业受到严重威胁。猪瘟病毒是猪瘟病的病原,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病原。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猪瘟疫苗普免,使得猪瘟在我国得到很好的控制,每年仅有零星的病例报道,无大规模暴发案例。本文对猪瘟及猪瘟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猪瘟;防治效果;影响原因;对策

引言

猪瘟的发生普遍具有规模化特征,严重威胁猪的健康,同时也将破坏养猪业的稳定发展。猪瘟防治工作需得到养殖户的高度重视,运行全面的防控机制,提高猪只防疫水平。经过长期探索,猪瘟疫苗已面市,此时需要以合理的方式应用猪瘟疫苗,发挥出其在猪瘟防治中的应用优势。

1发病原因

猪瘟的发病通常比较迅速,究其原因主要有免疫接种不到位或者补铁过程操作不当等,要知道如果在养殖场养殖过程中有猪只患猪瘟则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猪场内的猪只都被感染,这样养猪场就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当猪只患猪瘟时通常也会由于猪瘟导致感染其他疾病,像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就是猪瘟的继发病之一,并且从近几年的治疗情况来看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链球菌也发生了变异,这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疫苗研发技术人员也应当不断革新,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的发病情况得到缓解,各大养殖场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猪只患猪瘟,避免出现大规模发病情况导致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2临床表现

本病的潜伏期视感染类型不同而差别较大,最急性型猪瘟在感染后的48h即可表现症状,急性型潜伏期为2~4d,慢性型在5d以上,临床上也有猪在感染后的20d才表现症状。

最急性型病例临床很少,出现症状后大多在数小时内就死亡,基本无治疗时间,表现全身广泛性出血,高热,部分猪有神经症状。

急性型病例较为常见,病猪体温在数小时内升高到41℃以上,高热稽留,能持续3~5d,表现精神不振,停食,被毛粗乱无光泽,经常弓背,全身不自主颤抖,耳朵下垂,眼睛呈半眯状态,喜爱喝凉水,不断呕吐。随着疾病的发展,病猪结膜开始发炎,眼角不断流出脓性分泌物,口腔黏膜坏死、脱落,皮肤表面有点状的出血区域,手指按压后出血部位不褪色。疾病初期粪便干燥,后期有短暂性腹泻,粪便不成型,有时带有血液,恶臭。公猪感染后阴茎包皮内有积尿,尿液浑浊。有些猪睡觉时有磨牙表现,后腿麻痹,走路不稳,精神沉郁,偶尔狂躁,临死前角弓反张,全身颤抖。

慢性型多数为急性病例转变而来,症状不典型,也无明显规律,体温忽高忽低,采食量下降但不停食,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由于该型以慢性消耗为主,大多数猪机体衰竭,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最终以死亡而告终。有些猪能耐过,但后期生长速度非常慢,机体僵化。

3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

3.1做好宣传告知工作

充分调动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包组干部及村及动物防疫员的力量,积极开展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工作。向辖区内所有养殖户发放《猪瘟防控告知书》,使其知晓猪瘟的发病机理、发病症状及危害性;粘贴《猪瘟防控明白纸》使其明白,疫情期间不得私自宰杀、加工、出售猪肉,不得买卖生猪,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不得瞒报、迟报、漏报;签订《镇康县禁止饲喂餐厨剩余物宣传告知承诺书》,让养殖户充分认识泔水及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的危害,让其提高防控意识,严禁使用泔水及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指导养殖场(户)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工作,宣传告知猪瘟防治技术及注意事项,宣传告知重视消毒工作、切实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同时,加强生猪贩运、屠宰等相关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

3.2强化生猪养殖的疾病防控工作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需要严格做好相关疫病的防控工作,因为当前我国针对猪瘟的疫苗,始终未研发成功,因此,为了实现对猪瘟的有效控制,需要采取病猪捕杀的相关措施,遏制猪瘟病毒的蔓延和传播。在猪瘟病毒多发频发地区要强化日常监测,一旦发现有生猪感染了猪瘟病毒,需要对病猪及时进行隔离和捕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在生猪养殖期间,需要掌握更加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各类饲料在喂养过程中需要进行高温杀毒,确保生猪饮用水不受外界的污染,定期打扫生猪养殖场所,实现隔栏喂养,避免生猪受到食物或病猪分泌物的影响而感染猪瘟病毒。

3.3紧急接种及疫病预防

当养殖场暴发猪瘟时,养殖人员应当首先对整个养殖场进行封锁,停止各种猪只及猪只产品的买卖,并对所有的猪进行测温检查,如果检测出患病猪,应当立即将患病猪的血液、内脏等进行深埋处理,防止病毒扩大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另外,如果出现病死猪,养殖人员也应当立即对尸体进行处理,并对整个区域进行彻底地消毒,注意一定要做到及时、精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控制猪瘟的发病,减少由于猪瘟发病给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当最后一只病猪死亡后三周,养殖人员要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确保养殖场的安全。另外,养殖场也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将损失降到最低,如果母猪在哺乳仔猪20日龄之前就感染猪瘟,养殖人员应当先给仔猪注射免疫疫苗,再让母猪给仔猪哺乳,这样一来可以避免母猪将猪瘟传给仔猪,造成仔猪大规模死亡。注射疫苗时要结合猪只的体重以及猪的品种生长阶段等来进行选择,在注射疫苗的时候,每只猪要用单独的针头,并在使用之前进行严格的消毒,切记不能重复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4提升猪场管理水平

对于商品猪场来讲,在购入仔猪时一定要从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种猪场引入,购入的仔猪严格检疫,前期先在隔离区观察一周左右时间,未发现有疑似症状者可转入生产区饲养。有条件的猪场尽量自繁自养,杜绝外来猪的进入。猪舍加强通风,防止舍内有害气体超标,地面保持干燥,粪便要及时清理,尽量通过人工清粪的方式处理粪便,之后集中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堆肥发酵处理。规模化猪场要建立标准的生物安全制度,所有人员都需要遵照制度规范行为。不同猪舍的饲养员禁止相互串舍,不同批次和品种的猪禁止混合饲养,兽医人员应勤巡场,发现有疑似症状病例的及时隔离诊断。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养猪场的规模开始不断扩大,养猪场疫病的种类也开始增加,各种疫病发生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很多养猪场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忽视了对猪舍的消毒工作及疫苗注射工作,这样一来就使得各种疾病在养猪场中频频发生。再加上有的养殖场会通过给猪只注射抗生素的方式来减少疾病的发病,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猪瘟发病的概率,但是要知道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后果远远超乎想象,长期注射抗生素会使得很多的病原性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样之后再开展免疫疾病预防工作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养殖人员必须要结合时代变化特点不断地更新自己的饲养观念,在防疫过程中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免疫方案,切实做到科学预防疫病。

参考文献

[1]王久臣.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8):119.

[2]吴丹,刘冬冬,李伟,等.关于常用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14):91-92.

[3]周军华.疫苗在猪瘟综合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5):118-119.

[4]李虹.影响猪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7,38(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