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防火安全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养老院防火安全对策探讨

覃力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消防救援大队,广西 南宁 53019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持续增加,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也呈现出了逐渐加快的趋势。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老年人的生活,社会中养老院的开办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但是,在养老院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因消防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养老院火灾问题越来越普遍。文章就针对现阶段养老院防火安全管理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对此类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养老院;防火;安全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日渐凸显,养老行业快速发展,各式养老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养老院不属于公众聚集场所,且规模普遍不大,开业前无须经过公安消防部门许可,未纳入日常消防监督管理的范围,致使此类特殊场所在火灾技术防范和日常消防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了建筑防火间距、耐火等级不足、平面布置不符合要求、消防设施不合格等消防安全隐患大量存在的现状。

1养老院防火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疏散不符合规范要求

经调查,许多养老院大都是利用老式学校、办公楼、住宅楼等其他建筑改建而成,甚至有些民办养老院直接设在居民楼或自己家中,仅有一部室内疏散楼梯,造成安全出口的数量不足.有些三层以上的养老院未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在日常管理中,部分养老院贪图方便将破旧家具、煤炉、鞋架等杂物放在公共走廊、楼梯间处占用疏散通道,堵塞了逃生通道,影响人员疏散,一旦起火容易因疏散不及造成人员伤亡。

1.2消防设施达不到救援要求

作为民营老机构,重视的是养老院的成本和收益,增加过多的成本会影响收益,因此,在养老院的建设中,消防设施的投入微乎其微,部分养老机构只设置简单的灭火器,简单的基本操作尚难掌握。在装修过程中,使用的装修材料更是违反规定,如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装修过程中乱拉电线,封锁安全出口的情况较为普遍。绝大部分养老院都未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015年在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的排查中,100家养老院中,30家还存在着灭火器过期或者设置不合理的情况,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灭火器无法投入使用,初起火灾很难防控。消防机构针对养老院进行整改过程中,发现涉及的问题多,部分整改机构整改完毕后又再次出现隐患复发的状况。

2养老院防火安全对策探讨

2.1保证养老院建筑的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少于两个

根据《建规》规定,老年人建筑内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老年人建筑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当必须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同时,养老院要严禁占用任何疏散通道,对于需要堆放的杂物,可以建立相应的杂物室,将易燃可燃物品与生活用品分类存放,确保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2.2通过资源整合保证防火安全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民政部门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统筹规划职能,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对本地区的养老院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和整合,将养老院的发展与当地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对地区养老院的总数进行合理控制,杜绝未经审批的养老院进入到市场中。与此同时,要通过广告宣传的方式扩大对当地有资质的养老院的宣传力度,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将老人送至有资质的养老院中。针对养老院内部长期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需要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必要的时候,为了促进民办养老院的高质量发展,政府方面需要给予适当补助,社会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养老院的运营给予必要的支持。除此之外,养老院自身也需要加大对经营模式的创新力度,实现自身盈利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切实保证本机构的防火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在对机构运营进行预算规划的过程中,针对相关消防设施的配备以及火灾隐患的整改需要安排专门经费。养老院内部还需要做好人员配置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防火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分工,在此基础上,促使养老院自身能够针对潜在的火灾隐患问题进行自查自改,不断实现自身组织疏散能力的提升。

2.3强化落实各级消防主体责任

消防部门应强化消防三级管理机制,将养老院的消防安全落实到乡镇和街道,督促乡镇和街道切实履行养老院管理工作。加强对街乡、派出所、民政部门的业务指导,使他们的消防安全检查真正发挥作用。明确养老院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人,开展“四个能力”建设,实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严格要求从业者消防培训合格上岗。管理人、消防专兼职人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和保安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落实消防巡查检查措施,严格用火用电管理,对消防设施的操作进行培训,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熟练掌握消防工作要求和应急处置程序;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全面提升人防、技防的统一协调。

2.4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养老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应制度先行。消防机构应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监督管理的制度,强化执法行为,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应责令改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养老院及其场所,应联合多部门开展彻底整治。对非法违法经营的养老场所,消防部门应依法予以取缔。对逾期未整改的,要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对拒不整改的以及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的,要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取缔,并给予及时的曝光。明确监督管理责任制度,消防部门应根据辖区实际实现网格化管理,实现养老机构监督员直接问责制,结合派出所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养老机构的走访、实地踏查等工作,消防机构应重视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及时登记火灾隐患情况及相关整改情况,对于监管不力的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应按照监管机制进行处理,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应纳入基层公安派出所及消防机构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重点行业,实现养老院检查的具体化,清除监管中的盲区。

2.5加强对入院老人的消防宣传教育力度

消防宣传教育是普及消防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消防意识,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大消防宣传力度,让老年人了解相关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的基本内容,认识到日常生活用火、用电、用气、用油的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预防常识,熟悉疏散逃生的路线、自我保护以及呼叫求助的方法等,使得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人为的火灾事故自然会减少,也会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6规范用电安全

养老院的用电安全对消防安全具有直接性的影响,应加强对用电安全的宣传和教育,保障其电气线路和设备由专业电工负责安装和维修,不得私自更改或自行安装和维护,杜绝私接乱接的现象。在对于明敷电线应穿管或加线槽保护时,严禁用铜线、铝线代替保险丝。此外养老机构内的人员不应违规使用电器设备,在日常的护理中,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安全用电意识的引导,尤其是使用明火照明及卧床吸烟等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社会机构来说,养老院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具有更高的难度,需要养老院管理人员以及老年人自身主动提升自身的防护安全意识,针对现阶段养老院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养老院正常运营的基础之上,有效维护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惠.养老院消防安全状况与防范对策分析[J].消防界(电子版),2019,5(22):52.

[2]罗永强.养老院消防安全要放在心里抓在手上[J].中国社会工作,2019(17):25-26.

[3]李艳艳.英国养老院火灾事故[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5,34(11):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