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3
/ 2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分析

夏菁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408000

摘要:高等教育是学生生涯的压轴码,高校毕业后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学生而是准就业(待业)人员,身份亦由在校学生变成职场人;对于学校教育的功能国外素有两个派别,社会适应派和社会改造派 — 前者认为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迁,后者认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积极地投入社会改革的大潮中去的。这两个派别虽然最终指向有所不同,但是性质是相同的;即学习是为社会适应而生的。学习活动存在的意义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那么,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应该怎样施行才不至于与市场就业背道而驰?下文将提笔探讨。

关键词:高校英语 就业 教学改革 个性教学

引言:

高等学校教育是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延续和升华,是我们从懵懂天真的学生转型为社会成员的最后一个舞台。因此,在高校中英语教师的职责具有多重性,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育人,教师的职业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们的高校老师为导师,何为导师?导师是指导学生人生梦想的老师,而不只是教会学生啃书本的教书匠。时代的迅猛发展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做一盏暗夜的明灯,照亮学生的求学之路,更要做暗夜里那个温暖的指路人,照亮学生的职业之路。为此,高校英语教学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为高校教育营造以就业为导向的良性教学氛围

新课标改革以来,高校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一度呼声过热,但仍无法改变应试教育的主体地位,“唯分是从”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近年来有一个问题却饱受争议?老师眼中的高分宠儿毕业后进入社会却往往被贴上“软实力匮乏”的标签。奈何教师手上的宠儿变成社会中用人单位眼中的“弃儿”?因为学生在高校教育期间的价值观教育偏离了就业行道。[1]英语有一个庞大的语系结构,如语音学、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等等,作为一门学科,教师应快速适应素质教育的变革,不要只把眼光投放在学科知识中,只教学生考高分,拿名次;更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务实教育中来,在实践中学,学以致用才是不与社会脱节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和职业教育观,把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并善用实例,举一反三,丰富学生的认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使他们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得益彰,互相作用。以社会的需求作为教学的游标尺。 譬如,当代社会用人单位录用学生时,不再只看学生的文凭,而把注意力慢慢像软实力过度,如询问应试者在学校组织或参与过何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过哪些创新?等等。

  1. 高校课程设置应多样化,丰富化

传统的高校课程设置学科比例过重,英语作为中国高等院校学生的第一外语是对语言及其运用要求非常严格的一门语言,没有实际运用相佐,死记硬背的学科知识不过是过眼云烟。鉴于此,高校课改委在设计高校课程时,应酌情增加实践课的内容,同时高校也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场地,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英语专业聘请外籍人士担任外教设立纯英课堂沉入式学习,帮助学生切切实实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再如购进语音音频设备让学生更好地听音辨音录音等等。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举办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还可以跨专业举办活动如英语翻译,让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语言去了解和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语言实用技能。

  1. 确立以就业为最终目的特色教学模式,鼓励个性化学习

为了帮助高校学生更好地就业,学校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就业意向开展特色教学。如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外贸实战》(书中讲授外贸工作环节,从询盘、报价、接单、跟单、出货、货款跟进等一系列外贸知识)就是很好的将英语与就业紧密结合的例证。高校也可以跨专业联动,如英语专业对计算机操作感兴趣的学生与信息技术专业“联动”,交流彼此的心得和学习经验;再如英语对文学感兴趣的学生与文学院学生互动,彼此交心的内容既可以是翻译中的文化流失,也可以是语言本身。[2]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跨专业联动,学生更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能对未来的职业有初步的导向甚至定位。

当然在特色教学模式下,高校也应大力提倡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因此施教,有针对性地教学生,做到“学生要什么,教师就给什么”。例如,某高校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梁某(女)英语写作和阅读都不拔尖,但是听力和口语非常出众,梁某喜欢表现自己也很喜欢播音主持专业;梁某在本专业与文学专业“联动”的活动中出色的展示了自己的英文口音,另在场的文学专业学生赞不绝口,顺而被两个专业的老师联袂推举,最终被选为校区双语播音员。

  1. 高校英语老师应提高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为人师表,应该站在时代的最前端,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把“嗅”到的“味道”反馈给学生,抛砖引玉,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中去。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体系,以身作则地去感染学生。教师还应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踊跃参与社会实践,更新自己的认知,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五、结束语

高等学校是教育生涯的升华,高校学生在即将投入社会之际,应有一个自信而华丽的蜕变。在就业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应紧跟时代脚步不断优化自己的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实际为导向,使学生在面临就业形势时胸有成竹,大步向前。

参考文献:

[1] 杨冯.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分析[J]. 作家天地, 2019,000(022):P.24-24,26.


[2] 张海静.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趋向探讨[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2019, 000(002):P.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