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3
/ 2

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

费震禹 吴晗 夏荣臻 陈安华

高邮市水利局,江苏 高邮 225600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现阶段,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项目,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水灾害,由于水灾发生地对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处理信息能力不同,以及数字化信息未能全覆盖,使得防汛抢险工作受到极大影响,致使人民财产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防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水利部门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采集、收集、传输以及分析信息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有效地对汛期水情灾害情况进行监控,并利用准确可靠信息制定防汛部署方案,通过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防洪能力。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利防汛;信息技术

引言

水利工程主要通过人工方式调节自然界中的地表水与地下水,运行环节复杂,属于利国利民的优良工作。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水利防汛建设的重要性,并在各个方面予以改进,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水利工程防汛信息化的意义

1.1数据监控及时

在水灾高频发生区域,尤其是季节性洪水,运用信息化处理技术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可以有效提升预警能力,针对水灾隐患达到了预警状态系统会自动报警,提醒监控人员立即上报并按照应急预案采取相应防汛措施,使得防汛工作高效开展,同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降低财产损失。

1.2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进行,而由于水利工程本身工程量较大,导致其施工方式和操作技术烦琐,影响范围巨大,细节众多,对于管理工作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施管理监督工作,不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效果。

2水利工程防汛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建设轻管理。当前大多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依然更为重视建设工作,没有系统管理水利工程,甚至部分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没有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二是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当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但质量水平却在下降。部分施工单位仅重视眼前经济利益,盲目使用不合理的施工技术,扩大市场占有率,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甚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工程建设环节较为复杂,属于长期作业工程,建设时必须将质量放于首位,避免存在侥幸心理,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三是物质存储存在问题。当前部分水利工程物质储备无法满足工程发展,施工期间经常出现材料短缺问题,影响了整个施工进度。且一旦出现紧急险情,材料不足甚至会延误汛情。四是群防队伍管理组织不到位。施工人员属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主体,但当前施工单位并未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施工人员缺乏防汛抗险意识,自身施工水平较低。五是堤防存在突出的险点与隐患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应充分重视防汛工作,严格勘察堤防险点,排查隐患,以致无法保证防洪深度与广度的合理性,一旦发生汛情,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3水利工程防汛信息化的应用策略

3.1提升防汛信息化管理理念

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均应树立防汛信息化管理理念,强烈意识到防汛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中,凭借信息化技术能够填充传统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信息技术难题。水利工程防汛工作重在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而是信息化管理技术正好可满足这一要求,从而极大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另外,增强水利工程建设防汛信息化管理意识,可以提升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决策水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人员应该积极探索研究,结合工作实际需求研发先进技术及防汛物资产品,通过新技术或新产品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

3.2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水利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主要是由分布在河流和工程项目建设现场的各种传感器来采集,这些传感器采集到的是模拟量,经过模数转换装置换算成数字量,通过互联网或者局域网上传到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采集之后,需要做好实时在线分析,这种分析是基于对数据进行归一化之后进行的,这样才有利于发现数据中蕴含的规律性变化,才能取得有价值的信息。

3.3提高防汛抢险技术水平

水利防汛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不断提升组织与抢险技术水平,为此后防汛抢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防汛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保持正确科学理念,合理配置各项防汛要素。作为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防汛工程也属于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具体工作中应借鉴长期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应用,灵活应对。其次,相关工作人员应结合防汛情况制定可行的执行计划,包括各种应对危险的方法与措施,资源调查工作情况以及器材使用与设置情况等。最后,日常工作中也应定期开展防汛演练活动,保障防汛工作人员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应对汛情的对策,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两个方面。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也通过实践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当出现汛情问题时,工作人员在双层次进行投入,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经济损,发挥水利防汛作用。

3.4工程绘图

工程绘图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能够为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这个角度分析,工程绘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会直接决定水利工程建设的水平的质量。传统人工绘图模式不仅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存在较大的误差,绘制出的图形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即使发现错误,也难以对其进行修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图形的准确性,降低人工绘制带来的误差,可以十分方便地对错误进行修改,有助于绘图精度的提高。在工程绘图环节,CAD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其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绘图的便捷性,保证图纸准确可靠。

3.5监督防汛工程软硬件质量

水利防汛工程中应重点做好软硬件设施的监督与控制工作,一是保证硬件建设质量,工作人员通过科学手段分析汛情,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发生特点制定可行的防治方案,保证各个单位严格监督、审查防汛设施质量,一旦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二是保证软件质量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往防汛管理方式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了保证防汛效果,当前水利工程建设期间也开始引入信息技术,建立了防汛系统,通过专业信息技术监督控制汛期,以及时预测、及时通报。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的广泛推广及运用,如通信技术、卫星遥感、GPS等信息技术在防汛工作中发挥各种先进性,实现防汛工作全覆盖监测灾情,为防汛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的技术保证,并经过统筹分析便于较为准确地发现各种问题,进而有效地提升水利防汛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防汛工作,有效地提升防汛能力,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最终加快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晓华.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1):180-181.

[2]崔亚军.郭良.唐学哲.于天洪.水利信息化与防汛工作[J].河南水利水利信息化,2006(9)33-34.

[3]李芳春.河南经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运行思路及策略[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43-46.

[4]曾孝坤.信息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2622.

[5]郭若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利防汛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5(29):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