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技术在车险经营模式变革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车联网技术在车险经营模式变革中的应用

申祥保 王权宇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鹤壁, 458030

摘要:目前,关于车联网在车险中应用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车联网保险产品的设计、车险费率的确定、车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等方面。对于车险运营中最重要的承保和理赔两个环节,以及车险网络技术在车险业务模式改革中的应用,讨论相对不足。车险业务模式改革的应用需要建立在新一代通信技术成熟的前提下,目前这一条件基本成熟。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车联网技术在车险业务模式中的应用前景和模式,如何消除传统车险业务模式的弊端,以及目前仍面临哪些障碍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车联网技术;车险经营模式;应用

1车联网技术的推广与车险改革的必然性

车联网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搜集与传输动态的驾驶信息,而保险公司可根据车联网所提供的信息开展UBI(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产品)服务。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可将汇总的信息逐项分类,或按照超速的次数排序、或者按照急刹车的频次排序、或按照急转弯的次数列举等,把这些数据或单项或综合,建立起驾驶行为风险系数模型,将该模型与费率调整结合后进行科学精算,可得出一个适宜的车险价格区间,以便主动筛选优质客户。在车险成本逐年升高、车险利润却逐年减少的背景下,区分优质客户为公司节本增利的效果非常明显。

车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信息的回放与输送为保险人提供真实的车辆信息,从而提高保险人理赔服务的质量。一般而言,如何正确评价用户信用一直是理赔过程中的难点。尤其是当被保人与相关渠道联系起来之后,取证就变得更加困难。这与其说与客户的信用好坏相关,不如说是由传统经营理念的缺陷造成的。

2车联网在车险经营模式变革中的应用

2.1应用框架与步骤

第一步,对汽车安装车联网终端设备(以下简称车载终端)。这是车联网运用于车险经营中的基石,并且车载终端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功能:一是信息收集。对各类车载传感器传输的车辆自身各项指标进行实时收集。智能化程度越高的汽车,能够收集到的数字信息越多,对车险经营向数字化变革的作用也就越大。二是卫星定位功能。能够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三是类似于行车记录仪的影像记录功能,能够实时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外界环境信息。四是无线网络连接功能,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五是事故报警功能,在车辆碰撞传感器触发或者发生非正常熄火等状况时,能够自动向后台发送事故警报。六是与后台远程通话的功能。

第二步,车载终端通过移动网络向数据接收和处理平台实时传输车辆的运行数据、位置数据和行车影像等数据。当前,已经普及的4G网络基本能够满足上述信息传输的需求。随着5G时代的到来,信息传输效率将大幅提升。

第三步,数据接收和处理平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首先,根据车险定价平台的需求,向其提供车辆运行数据(例如行驶里程、行驶环境、驾驶行为习惯等)。定价平台运用这些数据建立定价模型,针对不同客户群开发不同的车联网保险产品,并对每一台车的保险费率进行精准定价。其次,对于车载终端传回的事故警报,将车辆出险信息(位置、影像、配件受损情况等)实时向理赔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平台能在第一时间向客户提供精准理赔服务。最后,理赔服务平台定期向车险定价平台反馈赔付信息,用于校正定价模型,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2.2要丰富产品,加强精算分析

经营理念的转变最终需要新产品支持。在不追随千人一面经营方式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强化自己的精算队伍,以确保制定出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产品。在这方面,国外的经验可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大数据可将车载诊断系统记录的数据分成若干类别,比如,刹车、转弯、提速为一类,时间、地点、距离为一类等,并据此对客户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不同的公司会因为生态环境因素的原因产生出不同的风险系数,也会对不良驾驶行为中的各类数据产生相异的理解。在我国北方,保险公司可能对疲劳驾驶的数据要求更严格一些;在南方,可能会对急转弯的数据要求苛刻一些。所以,尽管驾驶行为可区分为相对固定的类别,但每一项的权重会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建立适合自己的风险模型,创新适应市场规律的精算体系,这应该是保险行业接受车联网挑战的另一个现实策略。

2.3重视客户服务质量

现阶段,保险消费不足是车险业务最大的缺陷,承保比例只是车辆总数的一半。追究其原因在于:保险意识淡薄及费率相关的问题;保险服务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了能够提高客户服务质量,首先,业务人员应细致了解客户,并挖掘客户所具有的经济特性与社会特性,并以此为切入点来优化服务。社会特性所呈现的是,一个客户不满意的态度会对周围人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经济性所呈现的是,客户分析对比投入与收益,其往往愿意选择最大化的收益,减少支出,客户不愿意轻易转保。基于此,保险公司应基于客户这两点特性,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拓展客户群体。同时,作为典型的服务型企业,保险公司服务水平知己而影响公司经济效益,客户服务竞争是车险服务市场竞争的关键。基于此,保险公司为了能够拓展自己的客户范围,应注重自身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的提高,树立良好的信誉,尽力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当客户需求得以有效满足后,其满意度则会不断提高,且这种满意度会延伸到一定的范围,吸引更多客户,从而有效提高了投保率。

2.4大数据背景下的汽车保险车

大数据背景下的汽车保险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和车联网技术的用户通过定制车险行业的运营体系,保险公司通过对驾驶员的车速、行驶里程、驾驶习惯、刹车使用情况等进行综合的检测和分析,并记录和存储数据,建立风险评估模块,确定返保比率和下一年保险的定价,这些技术通过保险产品的硬件终端产品将数据植入到车辆诊断系统(OBD)盒子中来完成。比如在汽车救援和汽车保险领域的应用,是通过汽车故障诊断系统的接口OBD等车载设备与汽车电脑之间进行连接,系统平台读取车载网络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信息获取车主驾驶行为和车辆实时数据参数,如急刹车工况、急加速工况、急转弯的次数、记录故障码的次数和内容、车辆ID身份号码、发动机的油耗等。通过对这些数据完善和分析,和对车联网大数据系统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降低骗赔保险风险。也能够形成一套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体系。

2.5是普及知识,提高服务意识

所有的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客户,没有客户的积极参与,不可能有良好的效益,更谈不上改善交通生态。车险销售人员要积极地向客户宣讲车联网的工作原理及其所带来的社会价值,而客户只有知道车联网的各种知识后,才有可能认真了解产品的构想,进而了解产品中所包含的个性化特征。当客户使用车联网产品之后,销售人员要及时跟踪客户的驾驶数据,并以合适的方式给予提醒或奖励,充分让车联网产品与客户关联起来,这显然已经不单单是提高救援效率、方便在线处理等传统意义上的服务意识,而是包含了如何优化驾驶员驾驶行为的新意识。

结论

车联网的应用给社会与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必将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和新型产业的研发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应用车联网最大的有点在于系统平台对于大数据的信息处理,该系统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车辆的联网以及保险理赔中的诸多问题。通过大数据处理系统中的数据处理,能将联网的信息实现共享,将该技术运用于汽车保险领域,使得保险行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给汽车的后服务体系带来一定的增值服务和利益。

参考文献:

[1]黄语骁.车联网网络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世界,2019-10-08.

[2]郑智,魏爱国,高文伟.车联网技术与发展[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9-3-25.

[3]杜玲利,程明敏,董伟.浅谈车联网[J].汽车实用技术,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