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马招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228

摘要: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岩土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问题,给工程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安全威胁。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问题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变形等问题,为有效降低灾害发生概率,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和预控措施,保障岩土工程的顺利推进。本文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及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预控


由于我国复杂的地质地形条件,岩土工程施工之前,相关施工单位应当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预控。在地质勘察结束后,为有效保障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按照勘察结果,采取更加科学的防治技术,并制定合理的预控计划,根据计划内容进行施工,才能更好的保障工程相关人员的自身安全。在确保灾害隐患被消除的基础上开展施工,科学合理的运用防治技术,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安全与可靠,才能更好的实现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状况的有效防控。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概述

1.1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作为地质工程中的重点,在工程开展之前,一定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才能有效保障岩土工程的顺利开展。通过岩土工程施工,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基本状况,掌握相关地质信息后,针对具体的地质情况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岩土开挖和加固,才能保障岩土工程处理的安全与可靠,实现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根本性预防和控制。因此,在岩土工程中,应当注意考察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地质灾害预控体系,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问题的发生,避免工程安全事故。

1.2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比较多,通常地质灾害都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比如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人类的过度开发所造成的植被破坏,进而使得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问题频发。同时,一些地质灾害发生后,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改变,还会因此进一步引发次生灾害,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1]。地质灾害的发生具备突然性,发生规律不确定,因此,为保证生产生活安全,就需要加强地质灾害预防体系建设,制定完善的突发灾害应急方案,以便在灾害发生后,快速获取相关灾害信息,并及时对相应的地质灾害问题进行预防和控制。

2、岩土工程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2.1滑坡

地质环境中的斜坡如果长时间受到雨水及其他地表水的侵蚀,就很容易导致滑坡问题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斜坡表面的岩土结构受到地表水的侵蚀后,很容易发生涣散问题,岩土工程开挖作业时也会破坏斜坡岩土表面结构,使得岩土结构强度变弱,进而出现整体下滑现象。一旦发生滑坡灾害,很容易给附近的人员造成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在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工程预控工作。导致滑坡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表水侵蚀、暴雨冲刷、地震以及工程开挖作业等,森林植被减少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也会导致滑坡灾害的产生,为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就一定要重视滑坡问题。

2.2崩塌

由于一些原因陡坡发生分裂,岩土结构中土体和岩体出现空隙,岩层整体结构失去原有的平衡,就会严重影响到岩土结构的稳定性,使得岩土出现崩塌、碎裂问题,相应的岩土从母岩上脱落,跌落山谷后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问题。为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需要针对岩土崩塌现象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人类活动中,过度开挖作业就会导致崩塌现象,给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且在一定程度会造成经济财产损失。

2.3泥石流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雨水天气环境,在一些存在积雪和冰川较为丰富的地区,加上地势较为险峻,就很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且泥石流中还会有一些碎石,对所在区域环境的车辆和人员带来伤害。人们把这种泥和碎石相结合的灾害特征称为泥石流。岩土工程施工中导致泥石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山体的过度开挖,破坏工程所在环境的森林植被,进而造成水土流失问题的发生,就很容易引发泥石流问题。

2.4地面变形

地面发生形变主要是指地表出现坑洞问题,通常由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所导致,岩土表面被破坏后,使得地表被挤压,出现移位或断裂等情况,进而造成地面发生塌陷、沉降等变形问题。地面一旦发生形变,很容易给现场工程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威胁,因此相关工程单位应当注意做好防控措施。岩土工程施工中发生地面变形的主要原因通常是采矿过度破坏了工程所在地质岩土结构,使得结构松散,发生形变。还有地表熔岩流动、地下水过度使用等问题都会给地质结构变化产生影响,进而发生严重的塌陷和下沉问题。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

3.1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时,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工程防治技术,充分运用避让、遮挡支护、截断排水、护坡加固压脚卸载等工程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发生概率。比如在岩土工程中采用截断排水技术,结合护坡加固和遮挡支护技术等,能够有效防治地质灾害。同时,按照灾害发生时的具体气候状况,运用合理避让技术,将灾害发生地附近的居民安全避让转移,可以减少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问题。在岩土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制定合理的预控方案,才能更好的保障灾害防治效果,进而确保岩土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

3.2生物技术的合理应用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对生物特殊功能的利用,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有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等方法。通过植树造林,能够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确保工程环境所在地水土的稳定,还能有效降低水流冲击力度,且具备一定的地震抗压能力,有效防止滑坡灾害。植树造林还可以平衡自然生态,保持自然环境的合理发展,确保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周期相对较长,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发挥生物防治技术的租用。因此,需要根据区域地质灾害的具体情况,采纳合理的灾害防治技术,才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3.3运用新型动态监测技术

采用新型动态监测技术,通过对地质环境变化中可能存在的灾害隐患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控地质灾害信息,能够有效预防灾害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问题。在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地区,布控相应的监测系统,对环境变化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搜集相应的环境变化信息并及时反馈,监测人员根据监测结果,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提醒附近居民采取科学避让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3.4完善地质灾害预警机制

完善地质灾害预警机制,需要相关部门与社会多个组织结构联结起来,才能有效放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尤其是地质灾害频发地区,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控教育,强化灾害防控意识,推广灾害预防和自救知识,才能更好的保障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预警机制,需要科研部门和媒体机构共同构建灾害信息互动平台,确保灾害信息发生时能够及时准确预警,通过建立更加广大的预警范围,增加相应的监测区域,才能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发生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结语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控制是很复杂的工程,地质灾害问题会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而长期存在,因此,要降低地质灾害安全风险,就需要不断研究地质灾害防治与控制措施。同时,对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生态环境发展,才能更好保障社会经济健康、绿色发展。对于防治技术和预控措施的应用,要明确地质灾害特点,确保相关防控措施能够科学、有效的应对灾害问题,才能更好的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葛军武.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4):31.

[2]张雷.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 No.430(0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