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高洁

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中心小学校 62170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综合已然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后的趋势。在新课改的理念下,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结合,不仅可以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牢笼”,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还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并明确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着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小学语文要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料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优势

(一)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会有更多的途径去寻找素材,扩充自己的教学设计,并利用信息技术所拥有的声音、图像和影像资源,将比较难懂,抽象的知识点转变成了学生可以直观理解的知识。因此,老师也可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后的时间借助电脑在网络上进行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的探讨和研究等。这样看来,老师可以更自如地掌握信息教学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就能有助于学生长时间学习兴趣的激发,并引导学生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当老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时,如果能抛弃传统、乏味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就可以减轻学生课堂上所受到的拘束感,从而能够让学生在充满信息化和生活化的语文知识海洋中遨游,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语言表达途径,使学生更加"聪明"地学会语文。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相应措施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建语文情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建相关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运用中可采取视频、图片、声音等方式与课堂相融合,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展示给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受到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的从被动上课变成在课堂上的主体,从而更好地打开学生的学习思维。

比如,教师在教学《火烧云》这篇文章时,由于课本上只有图片和描述的文字,略显得有些枯燥,很多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少,无法对火烧云的场景展开充分的想象。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找到有关火烧云的视频,并借助多媒体设备在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火烧云的美,这样可以让学生根据火烧云的情景对课文加以阅读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加深对本堂课的印象,从而能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一般小学的课堂时间都在40分钟,而在传统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除了要完成制定的教学内容,还要完成设立好的教学目标,40分钟基本都不够,并且,语文本身是一门语言类学科,本就有些枯燥。而现如今,课堂中有了信息技术的介入,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也要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设备,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上课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会丰富课堂的教学。

比如,当老师正在教学《天火之谜》这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与"雷暴"有关的知识和图片。在查找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而自我学习的能力,也同时扩大了他们的认知领域。老师也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来让学生自己探究这种自然现象的形成。通过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探究,终于找出了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而另外一些学生会动手制作一些有关上述问题的课件,将自己的实践过程通过信息技术与大家分享。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在丰富了课堂上的内容,改变原有的枯燥课堂的同时,也指引学生将语文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在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过程。

(三)运用信息技术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每一节课的内容和知识点都会存在一些重点和难点,而怎样让学生突破这些难点掌握到知识,才是老师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知识点,降低知识的难度,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先对本节课重难点知识进行一个大体的分析,并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案进行改善。

比如:学生在学习《十五夜望月》这首古诗词时,要从中去了解、感受作者写这篇古诗词时有什么样的情绪,进而达到利用作者的情感对古诗词加以理解的目的。但是,由于学生还处在一个知识领域尚未完全的阶段,在对古诗词方面的理解还有些吃力,并且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不是学生日常所能接触用到的话语,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会因不理解古诗词的意思而放弃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力量,通过信息技术的功能去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从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这也为学生后续学习古诗词做了一个铺垫。比如可以将“十五的月亮”通过图片展示出来,教师结合图片去讲解其中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十五的月亮”含义的基础上,再去学习古诗词,并且能够把所了解到的含义引入到古诗词内容当中,进而达到理解作者情感的目的,大大优化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束语:总之,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创建相应的语文情景,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但信息技术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教师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教师本身也要对知识进行讲解,这样才会让学生在接受语文这门学科的同时,喜欢上语文,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袆.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学周刊,2020,(27)

[2]罗华妮.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