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小学德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周美茹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浙江 温州 3258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注重德育教育的落实,注重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产生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重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增强学生个人的爱国意识,让学生发展成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爱国主义教育可谓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同时是校园精神文明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动爱国意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贯彻爱国主义知识,帮助学生提高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小学德育;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发展学生的知识能力,而且需要帮助学生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在小学时期的德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小学德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对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品质、良好政治思想以及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将德育与其他课程教学任务进行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推进背景下,教师需要尽可能培养学生较强的爱国意识,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计划,保证小学德育的整体教育效果。

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在于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方面的思想教育,是小学时期德育教学的关键内容,同时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对学生后期的学习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贯彻于小学德育教育中,有助于学生提高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国家属于一个整体,每个人都国家建设的一份子,国家的繁荣昌盛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小学生可谓是国家的美好未来,承受着振兴祖国的重大责任,所以教师需要注重爱国教育的全面渗透,促进学生建立统一、健康的信仰于价值观,促进学生逐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较强认同感,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与国家建设利益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提高国家归属感。其次,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有助于学生获取一定的具体荣誉感。小学德育教学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人的团结协作、热爱集体的思想意识,积极主动为集体提供力量。爱国主义教育的全面渗透有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国家主人翁意识, 帮助学生获取良好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社会责任感,在集体环境中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建立良好的荣辱观念。最后,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加强的社会责任感。每个人处于集体、社会以及国家等大环境下,都必须肩负自己需要完成的义务,了解自身发展与国家建设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明白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积极主动践行自己的社会职责。[1]

二、在小学德育教育实践中全面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

1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形式变得丰富多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小学时期的教育教学增添了一定活力。教师在落实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准确把握这一点,利用功能完善的信息技术,适当延伸教学内容,充实教育形式,为学生构建丰富、有趣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完善学生的德育素养,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爱家乡”相关德育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提前收集一些与家乡或者国家息息相关的资料,如电影片段、图片以及文章,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给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看一段彰显自己家乡宜人风景的影视片段,然后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内容主要包括,该影视片段描述的是哪个年代,该年代背景下的家乡与现阶段的家乡存在哪些不同之处,影片中什么场景触动自己心玹,这个场景促使自己产生了哪方面情感等等,让学生在欣赏家乡宜人风景的同时,建立较强的热爱家乡情感。最后,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呈现一段有关家乡的诗词朗读,鼓励学生一边聆听,一边体会其中的情感,全面认识家乡对一个人的关键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充实教学形式,集中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而且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立体化、生动性,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内化教学内容,在耳濡目染中建立良好的爱国主义情怀。

2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落实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注重班级文化的构建,以文化建设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小学时期的日常活动往往局限于教室内部。所以教师在组织德育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班级文化构建,为班级学生提供爱国主义情怀的系统化教育和影响。例如,在教室黑板报的装扮中,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国情,为班级学生推荐相关的黑板报内容,让参与装扮黑板报的学生借助自主学习,主动搜集相关资料并完成黑板报的装扮, 进而全面了解爱国主义的良好精神内涵。同样,并未参与装扮黑板报的学生,由于长期处于黑板报内容的影响和熏陶下,简洁性掌握了有关爱国主义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班级图书区域投放《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充满爱国主义色彩的书籍,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阅读学习,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建立爱国主义情怀的课堂文化氛围,促进学生逐渐形成优秀的阅读习惯,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爱国主义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实现一举两得效果。

[2]

3开展多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背景下,学生所坚持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着其学习效率和成果。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元化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知识,如班级范围的“猜历史名人”主题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在脑海中幻想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如“毛泽东”,为学生通过十五次询问关键词的良好机会,教师仅仅负责回答是和不是,让学生大胆猜测这位历史杰出人物的名字,利用这种活动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对我国历史杰出人物的认知情况,而且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独立解答问题的优秀习惯。又如,组织评选“校园报”活动,让学生自主开展参与布置校园报,借助教师的评分,对学生校园报的布置、内容给予排名并颁发相应奖励。进而促进学生提供荣誉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语

爱国主义情怀可谓是一种不可销毁的高尚精神,是作为中华民族儿女,必须时刻谨记于心。基于此,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教师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不仅是学校的一项必修课,同时是广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黄淑玲.小学德育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与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1(27):161-162.

[2]杜薛颖.爱国主义情怀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科幻画报,2021(04):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