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在主流意识形态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

吕厚忠

中共滨州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 山东 滨州 256600

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根本性质的重要体现,是其对应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更是一个执政党必须要牢牢掌握的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方针原则,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工作必然要践行这一核心理念。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因为它切实回答了“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一、从理论层面认识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人民性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要认清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提高引导舆论的能力,掌握意识形态上的决定权。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一把手要对整个工作负责,另外其他的相关成员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加强监督制度,加强组织协调性。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领导班子队伍的建设,领导板子带动着其领导下的成员,其的言行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统一、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信仰,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不移走中国发展道路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二)坚持理论守正创新。“意识形态领域,真理不去占领,谬误就会丛生。”目前的中国正处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世界在变革,中国也需要变革,这个时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指导,使人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站对位置,提升政治鉴别力,从而自觉的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蚀。一个理论不应只是利用其权威性来约束他人,而是要经得起推敲,并且能够在现实中应用,并与其他各种理论进行对比,从而才能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

(三)把握意识形态整体性。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其是思想、意识领域当中的指导地位以及思想精髓。中国的特色主义就是其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其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基础。在中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中,要完全融入这一理论,就要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在中国现阶段,有必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也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

(四)拓宽大众化宣传途径。首先,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服务性。宣传工作要把党以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人民的切身情况相互结合。其次,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渗透力。很多调查表明,当人们津津有味地吃着麦当劳、肯德基、汉堡包等“洋食品”时,也在慢慢地失去了中国应当有的文化。最后,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民群众的感召力。感召力在于形式的创新性,要使得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得群众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能够切实的感受到其强大的感召力。如宣传中国梦教育,我们可以举办一些“身边的感动”、“公益活动”“传统文化表演秀”等形式来融入信念教育,增强文化的感召力,使其自觉的接受主流价值导向。

二、当前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四个主要难点

(一)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作为主导意识形态有被弱化的趋势。当前,能够准确讲出理想信念是什么的人越来越少,或是将理想信念等同于宗教信仰、人品修养或道德底线,认为干好工作,当个好人,就算有理想信念了。理想信念不仅具有个人指导性,同样具有群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个别党员干部队伍中也有理想信念产生偏差的群体,存在的参教信教、求神拜佛等行为,就是思想上缺乏信念支撑的表现。

(二)干部群众正面临多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冲击。如外来文化的冲击,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防线的松懈,经济利益的腐蚀,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等等。最根本的是在信仰方面发生了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日益泛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被淡化。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

(三)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图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因经济科技优势,其文化在比较中处于强势地位,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历来是美国维持其霸权地位所必须实施的战略。在具体操作层面,他们极力宣扬“淡化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标榜资本主义的民主与自由。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量国外产品、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进入中国,出国留学、旅游、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外来文化和价值观念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形成巨大冲击,忽视政治、追求财富、追逐自由成为当下的热潮。

(四)网络舆论对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的挑战。网络成为超越国家界限和意识形态阵地的“超国家领域”,重视网络阵地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意义等同于守卫国门。有资料显示,目前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90%以上是英文信息,其中80%以上由美国提供,中国的网站仅占世界独立域名网站总数的0.07%,网络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总流量的0.05%。由于这种巨大的“数字鸿沟”,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意识形态的话语霸权,凭借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使受众不可抗拒地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信任感。

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四条具体路径

近年来,各级全面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强化党性原则,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在党委政府部门中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懂引领、会管理、能讲明的思想宣传文化领域专业干部。在高校、中小学中推行意识形态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在企事业单位,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不断推进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巩固和提升。

(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大众化宣教有机结合。党的理论创新生机勃勃,但大众化、普及化和国际化程度相对较弱,往往只体现在文件中、报告上、还有领导讲话里。语言深奥晦涩,别说群众不爱听,党员干部听起来都费神。意识形态工作要“入耳、入脑、入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服务群众与引导群众相结合,把满足需求与提高素养相结合,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在对外宣传上,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对负面舆论和不同声音不能装作看不见、听不到,要积极为群众解疑释惑、澄清误区,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过去,在世界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竞争中,中国处于防御态势,面对各种错误思潮仅仅是批判,甚至因怕扩大影响而回避谈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都涉及到,可以各取所需,照顾到各个社会层面的人不同的精神需求。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和正能量,核心价值观承载的就是正能量,只要广泛传扬,一定会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立场、明确方向,坚持正确的道路。

(三)注重网络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宣传部门要把宣传和管理的方向向网络延伸,推动党报党刊、新闻媒体、电视台等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加快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转型升级;加强和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他们进行网络舆论监督和不实信息的删除、屏蔽;在原则性问题上,主流媒体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网络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对突发事件加强引导。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抢占网络舆论的先机。

(四)党员干部要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重点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并给人民群众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今天的党员干部要继承老一辈的精神,学习中国特色,培养世界眼光,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