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与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4
/ 2

煤矿开采技术与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王立强

身份证号码: 22028219820911****

摘要:煤矿开采是在岩层中进行的,其顺利进行依赖于地质资料。一些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多是由地质资料的不全面造成的。地质资料的获取是通过煤矿地质工作实现的。因此,必须要认识到煤矿地质工作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煤矿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获取开采区域的地质情况,为开采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安全生产;管理

1煤矿开采技术

1.1深层矿井开采技术

深层矿井开采以原有矿井为基础向深层延伸,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但深层矿井开采技术也面临诸多问题,矿压会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巷道断面也会不断变大。在矿井深部高应力影响下,矿井围岩移动表现得更为剧烈,巷道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变形,出现底鼓等地压现象,需采取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保证达到足够的支护强度,避免巷道发生严重的变形破坏。由于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岩体应力变大,危险煤层数量增多,冲击地压频次、强度和危险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层瓦斯压力也会随着采深的增加而不断变大,瓦斯涌出量有着升高趋势,瓦斯问题越加严重,需要引进先进、可靠的通风设备。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热害,温度过高会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伤害,煤矿生产效率不高,需采取冰冷低温辐射降温技术,加强通风降温效果。

1.2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

开采缓倾斜煤层时,采煤工作面需要配备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柱。采煤后,搭设临时煤柱,清理浮煤。输送机移动一定距离后,进行定期支护和矿柱崩落。机械化开采需要配套采煤设备进行综合开采,设备选型和生产能力应结合煤层厚度、煤层倾角、煤层埋深、层间距离等因素确定,综合机械化采煤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开采效率。工作面自动切割方式具有较强的煤层破坏能力。缓倾斜薄煤层开采煤矸石的可能性较大,开采设备承受较大的振动和冲击,对支护结构和开采设备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还包括犁煤开采、螺旋采煤等技术。每种开采技术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需要结合具体煤层条件和开采要求进行选择。

1.3自动化开采技术

自动采煤技术采用三维建模技术确定采煤机的坐标,采用远程控制技术进行采煤,采煤机接收控制系统发出的控制命令。采用动态视频监控方式,能更好地了解工作面,掌握生产现场情况,实现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工作面截割控制采用记忆截割控制算法,可根据工作面情况反馈执行器位置,控制截割速度。自动采煤技术是一种无人化采煤技术,需要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和液压支架之间实现良好的配合。

2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2.1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煤矿开采是高危行业,生产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需要煤矿企业管理层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地优化与完善安全管理措施,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率,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作业人员应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了解安全作业的现实意义,紧绷安全思想弦,将安全生产思想贯穿于采矿作业全过程,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让作业人员掌握安全理论与安全技术。应在煤矿开采区域张贴安全宣传标语,时刻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制订安全操作流程,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可更好地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奖罚机制,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施工进行评比,对安全操作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资金奖励,对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违章操作的人员给予处罚。

2.2完善运输系统

煤矿开采中用到的各类机械设备是比较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如果这些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或者设备存在缺陷以及人员操作问题,都容易引发机械伤害。特别是在煤矿运输设备中,如果设备维护不当或者操作原因导致翻车撞车,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完善运输系统是保证煤矿安全开采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运输方案能够帮助煤矿获取较高经济效益。运输系统一旦确立,在开采过程中不易改变,必须在设计初期就将安全措施因素考虑进去。煤矿的地质条件、地形条件、预计采用的开采方式、煤矿规模、周边环境等各种因素,都对运输系统提出了要求。只有适应煤矿的实际情况,满足运输方便快捷、系统安全稳定、劳动保护到位等各方面条件,才能保证后续开采有备无患。在分层开采原则下,选择便于开采运输使用、路线最短、安全性最好的方案,落实运输方案,验证可操作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2.3确定生产因素

大量的煤矿开采经验以及研究表明,生产要素的确定是保证煤矿开采规范程度的基础,是安全生产的保证。生产要素包括开采台阶的位置、高度、角度、工作平台宽度、工作线长度等,通过生产要素可以确定开采工作面如何布置,这些信息都会影响到开采安全,应依据规范来确定。目前很多煤矿对生产要素的控制不够重视,随意开采,应该进行整改纠正,否则煤矿安全问题仍然严重。生产要素的确定不够科学合理,则容易在开采期间就引发塌方、泥石流等问题,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谨慎操作严守操作规程也无法避免发生此类安全问题,属于煤矿“先天性”问题。煤矿生产因素的确定也和边坡稳定度有关。开采完成后的边坡稳定性体现在开采期间内。开采期内剥离量搬运越少,则安全性越好。如果帮坡角的选择是比较陡峭的,开采完成后要将坡顶不稳定的岩石土壤等剥离,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2.4建立标准安全管理模式

煤矿开采会应用多种新型开采技术,这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考验。应建立起标准安全管理模式,在保证煤矿安全开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率与质量,制订出保证煤矿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让作业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模式的创建中,多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对煤矿生产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科学划分作业环节,根据不同的作业环节制订管理细则。确定安全操作流程,保证煤炭开采工作有序进行,对煤矿开采进行宏观掌控,进一步提高安全作业系数。

2.5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应创新煤矿生产管理方法,结合新型煤矿开采技术与煤层地质构造,选择最为合理的机械设备。根据开采作业现场情况制订管理流程,实现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可及时发现开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作业人员与机械设备的安全。

2.6减少冲击地压事故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也在增加。鉴于冲击地压造成的严重后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冲击地压。目前,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尚不明确,这导致很难从根本上阻止冲击矿压的发生。大量现场经验表明,冲击矿压的发生不仅与煤矿的开采方式有关,还与煤矿地质条件存在很大的关系。例如:义马地区煤矿经常发生冲击地压,其主要原因是在义马煤田内有一条贯穿煤田的大断层,在开采时会造成断层上积聚的能量释放。为此,缓解冲击地压的主要措施是获取煤矿的地质资料,并根据煤矿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开采方案。掌握了煤层的地质构造情况及地应力异常区,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冲击地压造成的危害。

3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新型煤炭开采技术被研发出来,煤矿开采效率与质量可以得到保证。但煤炭行业仍是高危险行业,需要构建起新型的安全管理思路,降低安全事故率,更好地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韩晓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19):82-83.

[2]马晓江.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矿业装备,2020(05):96-97.

[3]张伟.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模式[J].当代化工研究,2020(12):165-166.

[4]焦彦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及管控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14):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