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统编教材背景下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

刘伟

宜昌英杰学校 443000

摘要:新版的高中历史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部分突出了主题式线索,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要充分发挥主题式教学优势进行备课与教学。根据主题确定知识重点,进行知识整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构建起一条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将历史知识融会贯通,熟练掌握的同时,突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真正提高历史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策略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常使用灌输式等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以时间为主线,传授学生重要的历史知识。单一的课程设置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新编的统编历史教材,在高一完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学生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深入学习选择性必修三册。而选择性必修即是对影响人类发展的诸多方面按照主题式线索进行编排,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突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主题教学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枷锁,也能够让学生对人类的历史发展有更清晰而深刻地认识,主题意识也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进一步的研究性学习有积极意义。为其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主题式教学呢?

1 准确定位教学主题

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主题教学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想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价值,首先就要根据所传授的内容,准确定位教学主题。

如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分为六个主题:政治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如第一单元的“政治制度”主题,首先要准确定义什么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当然也涉及到这些制度的变革。所以本单元我们会围绕这些内容了解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影响。再到每一课的主题构建,如第一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先秦的贵族分封等级制与秦以后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这就是两个小的主题,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设计教学才能做到主题突出,符合课标要求。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其参与热情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准确定位教学主题。教师在引导学生定位主题时,可以着手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准确定位教学主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其次,在教授新课程时,教师可以将情景教学应用其中,运用情境教学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提炼主题。最后,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重要的历史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使其意识到确定主题对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在上第2课《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时,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根据第1课的经验,找出或归纳出第2课的主题是什么。或在完成第2课教学时,让学生归纳出主题,然后与第1课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学完第4课后,与前3课进行整合,使知识升华。

2 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服务主题、奉献主题

新编的统编教材可谓是提纲,其内容简而精,可谓惜字如金,仅依靠教材已是无法完成教学。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学生教材中重要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将其进行拓展和延伸,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延伸教学内容时,要紧密围绕教学主题,同时还要选取与其相关的内容,避免出现拓展内容脱离主题、拓展内容复杂繁多以及拓展内容“鸠占鹊巢”。例如,在《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课,应该紧紧围绕“雅典的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两个主题展开,素材要与这两个主题的内容有关。

3 注重主题的整合

主题整合是高中历史主题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主体整合:第一,要根据历史学科实际情况,将关联的历史知识整合在一起,并将其与学生之前学习的内容相联系,运用旧知识点引出新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此类教学方法可能会打破课程设置,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好每一章节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与历史学科联系最为密切的语文与政治学科,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如在学完第1、2、3课后,要将多个小主题整合,进行对比分析,归纳规律,以利于学生对主题下知识体系的构建。

4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4.1确定历史教学主题

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合理、科学地确定历史主题是开展教学的基础,直接决定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的效果。具体来说,在确定历史教学主题时,应注意:

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确定教学主题。

第二,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要对历史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明确,并紧紧围绕这一关系,设置出“一连串的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在历史主题中建立历史纵横联系线索。

第三,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设置历史教学主题时,必须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考虑学生的学情,力求设置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主题,并具有一定的可探究空间。

第四,关注历史与现实。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历史教学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而是要凸显历史学科的特点,为现实服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主题时,必须立足于现实与时代特点,科学设置教学主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4.2整合教学资料

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对课内、课外的历史教学资料进行整合,使其更好地配合主题式教学模式。由于历史课本上的内容有限,对历史事件的描述相对比较简洁,为了更好地开展主题式教学,必须要对课外的教学资料进行整合。通过对课内、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为学生开展主题式学习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料,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促使学生在对多种学习材料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归纳和分析能力,以及材料分析和应用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4.3借助多元化形式,设置主题式活动

首先,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为了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开展主题教学时,必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历史教学主题等,给学生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进而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参与到主题学习中。

其次,问题探究教学。在主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结合历史教学主题、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置一些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并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等形式,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对主题知识的探究学习。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传统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教师必须要充分借助主题式教学模式,确定教学主题、整合教学资料、采用多元化的主题式教学模式等,全面提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统编教材背景下,主题式教学成为必然,这符合教育体制改革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主题教学的优势与价值,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小婷. 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1.

  2. [1]张逸红.论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教学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2021(06):25-28.

  3. [1]殷莲子. 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4.

  4. [1]乔仪晴.高中历史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研究和探索[J].学周刊,2012(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