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密度下的基础教育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城市高密度下的基础教育规划研究

李静静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集聚,在城市高密度变化下的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供需结构出现新的变化,部分新城新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有针对性的调整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优化供给机构,完善分配机制,满足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提高教育的普及度、普惠度和优质度,本文论述、了城市高密度下基础教育规划设施布局不均衡以及现有教育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探讨教育设施用地布局优化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城市高密度;基础教育;教育规划


一、基础教育规划研究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提到: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优质均衡,育人质量和保障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龄人口布局变化带来的入学压力,“十四五”期间要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优质均衡,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发展;社区教育多元创新发展;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均衡布置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二、城市高密度的发展背景分析

(一)生育政策的影响

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在2016年全面启动了生二孩的生育政策,城市人口集聚等多重因素影响,以及三孩政策全面实施等政策背景,生育政策变化对于新型人口来说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作为人口政策重要组成部分收益政策调整,要根据未来出生人口的变化来实现资源优化性配置,防止对城市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户籍制度的改革

2016年,杭州市出台了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这一意见中基本实现了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的全覆盖,在新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基础教育资源的有效改革,严格按照这个时间段的政策规定进行有效的划分,符合条件并持有居住证的务工人员有同样的就学资格。从中可以看出户籍制度的变化对于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来说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三)人才政策的变化

人才政策变化也会加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各个城市为了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纷纷出台了人才新政和人才引进的若干意见,加强了人才引进的力度。由于城市本身基础资源是有限的,在人口密度增加的同时需要加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还要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使得城市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

三、城市高密度下基础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现状基础教育学校优质资源分布不均衡

城市的新城新区快速发展,成为年轻人安家置业的首选,推动了人口集聚,但在引入房地产发展的同时,优质学校的控制指标落实情况欠佳,大多呈现强校规模过大且用地相对紧张,实际学生数、班级数每年递增迅速,与标准差距越来越大,生均面积不达标,超规严重。

而新城新区中弱校存在学生招不满,班级数以及学生数不断递减,生均用地面积严重超标。 教育发展存在供给不充分,不均衡。名校“挤破头”,弱校“无人去”的现象。与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2)现状建成区空间拓展较难。

该类情况主要集中于城市的老城区,建成时间较早,公共配套设施较为成熟地区。本身学校用地规模紧张,各项指标都已饱和,周边可拓展空间资源有限,无法扩招扩建,以至于学校发展受限。

3)偏远不发达地区,教育服务半径覆盖率较低。

在城市发展中相对偏远,位于城市远郊地区,这类片区大多以农林用地为主。乡村人口居多,除了农业生产人员,大部分人口为常年外出打工者。造成了该地区教育资源分布较为稀疏,服务半径覆盖率较低的现象。

6184d14fd7335_html_19f3fd3bf079bd2.gif

某城市远郊地区幼儿园现状覆盖情况

6184d14fd7335_html_fee25c0706c9e7ed.gif

某城市远郊地区小学现状覆盖情况

6184d14fd7335_html_193ebc5cdbbae48a.gif

某城市远郊地区初中现状覆盖情况

、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应对策略

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基础教育学校,采取不同的空间策略。按照均等化的办学方针,对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从建设、布局、质量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空间策略,重点实现各类基础教育学校的均质化发展。优先按照高标准建设好新建地区的基础教育学校,再慢慢优化调整配套相对完善的建成区的基础教育学校。

1)、对于配套相对完善的建成区——合理布局、调整优化

针对建成区学校数量不足、容量不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城市发展的需求出发,在用地和布局规划中适度超前,结合居住用地的分布,按照不同阶段基础教育学校的服务半径要求合理布局,调整优化,确保基础教育学校空间落地,满足规划期末人口需求。

6184d14fd7335_html_3f86a58dbfd59633.gif

配套相对完善的建成区——合理布局、调整优化

2)、新区及待开发地区——消除盲区、增加配套

对于非城市集中建设地区,进行原则性的规划,确定基础教育的位置及规模。进一步明确在新区建设中,配套学校与住宅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通过对教育设施千人学生数、教育设施数量、生均用地面积等指标进行全面分析。按照以地核轨的计算标准,预测每个学校层次的班级数、学生数并明确其规划措施,可以基本做到教育设施规划布局的全覆盖。

6184d14fd7335_html_b732a116dea8fd92.gif

新区及待开发地区——消除盲区、增加配套

3)改革办学体制,学校发展“个体”变“群体”,优质教育资源“高峰”变“群峰”

通过名校举办分校、名校托管弱校、组建教育联盟等方式,构建集聚品牌学校特色的集团学校,衍生出“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农校”等多种办学类型。鼓励主城区优质教育向郊区、农村和薄弱片区辐射,加快新城新区集团化建设步伐,支持新区新建学校高起点办学,实现了疏散主城人口、提升新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功能品质的政策目标。多形式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辐射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区域、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营造“合作共赢”的良好教育生态。


结束语:

在城市高密度发展背景下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子女的就学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教育政策的调整来实现产业的有效规划,完善基础教育中的设施和资金等等,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教育资源的扩大化调整,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提高城市当前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婷. 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布局研究[D]. 天津大学, 2014.

[2]罗翔, 陈洁. 城市新区应对生育新政的基础教育设施规划策略—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 规划师, 2019, v.35;No.300(24):23-27.

[3]中共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南京改革》第26期. 2021.